APP下载

上海:“一城九镇”那些年

2015-07-14刘亚晴张琰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松江风貌小城镇

刘亚晴+张琰

松江泰晤士小镇在设计时,注意到“再造‘生长感”的问题。“整个社区呈现出一个自然生长、不断更新并充满活力的卫星城镇风貌”

李大爷老两口住在这里一年后,再也受不了了。冰箱里什么都有现成的,用不着下楼买菜,但他们还是决定要尽快搬走。他们这套百余平方米的房子位于上海的安亭镇,是儿子买给他们养老的。

老两口住了一段时间后,感到不对了,“你以为我下楼买菜就只是为了买菜么?我是想逛逛呀,但这里没什么可逛的地方,就连能说话的邻居都很少碰到。”

安亭新镇是上海“一城九镇”计划的试点城镇之一。2001年初,上海正式提出“一城九镇”计划。至今14年过去了,很少有人再提起上海这个当年轰轰烈烈的“大动作”。

直接移植西方国家的“风貌”

2000年,全国范围内兴起小城镇建设。当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国城镇化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2001年1月5日,上海市政府出台《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意见》,明确提出“一城九镇”的试点计划:“市政府决定,本市重点发展‘一城九镇”,即松江新城,以及朱家角、安亭、高桥、浦江、罗店、枫泾、周浦、奉城、堡镇9个中心镇。

最引人关注又饱受争议的是这些城镇的“特色风貌”。上述意见指出,“借鉴国外特色风貌城镇建设的经验,引进国内外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建筑风格,重点在城镇新建城区,因地制宜地塑造‘一城九镇的特色风貌”。

可以说,“一城九镇”是在肩负着改变“千城一貌”的使命下诞生的,但它强调的“特色”,特别是直接移植西方国家的“风貌”,也使之成为最大的争议。

青浦朱家角的风貌定位中国江南水乡风格。朱家角的发展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基础,由“江南古镇”升级为“新江南水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王兰认为,当时规划界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风貌”建设过于迎合市场;二是当时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公共交通配套没有跟上。

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一城九镇”的规划目的,是“用一种风格化、异域化的东西来吸引从中心往外走、能动性强、支付能力高的人”。

“当时,上海市测算出市中心的常住人口为900万,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希望减少中心城的人口,从900万减少到800万”,因此,“一城九镇”提出,要解决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带动郊区发展的问题。

每天都有新方案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俞斯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重提“一城九镇”的问题意义不大,因为那时“有它自身特殊的时代背景”。

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教授王志军却认为,对于上海而言,“‘一城九镇规划建设后的评估十分重要”。“几乎所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都由国际团队来完成,这在2001年是十分不容易的”。

王兰认为,由新城开发公司总体负责,上有大的集团公司,下有开发主体来做特定区域的开发,“一城九镇”的这种建设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机制隔离,兼顾居住和就业发展的实施主体。

“一城九镇”刚开始推进时,速度非常快。王志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那时的规划似乎每天都在改,每天都有新的方案”。与此同时,2001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上海市域中心城区、新城、中心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体系。

2004年11月,上海市政府发表了《关于切实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上海郊区发展的规划纲要》,临港新城、嘉定新城含安亭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二级城镇。短短两年,“一城九镇”就演变成了“三城七镇”。

根据2004年的规划纲要,新城是郊区建设的重点,也是各区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般为30万人口的中等规模城市。其中,松江、嘉定、临港等三个新城被确定为近期重点发展新城,人口规模将达到80万~100万,约占郊区人口的四分之一。

又过了两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十一五”期间“1966”的城镇体系发展规划,也就是:1个中心城区,9个新城,约60个新市镇,约600个中心村的四级城镇体系。这个体系旨在消除城乡二元对立,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多时间里经历调整,各个城镇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两次公布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共276个小城镇列入其中。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的通知》,在第一批116个试点名单里,上海市“一城九镇”中的试点并不在列。

2008年公布的160个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中,上海的崇明县陈家镇和嘉定区安亭镇并列其中。

成败与很多因素相关

从对西方国家移植的原型的模仿,到由外国设计师领衔设计,这个转变并非全无好处,它为城市形态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使人们得以看到不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形态。王志军认为,“所有的小镇形态都有原型,甚至涵盖了整个欧洲城市发展史”。

比如,新城建设中,松江泰晤士小镇在设计时,注意到“再造‘生长感”的问题。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起草的《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方案设计文本》提到,“整个社区呈现出一个自然生长、不断更新并充满活力的卫星城镇风貌……”

猜你喜欢

松江风貌小城镇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天桥”(环球360°)
包裹的一切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国特色小城镇
赋役故事
库车城市风貌
骑马到松江
新休闲主义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