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资源配置差异解构

2015-07-14李春

时代金融 2015年17期
关键词:二元结构城乡经济配置

李春

【摘要】我国城乡经济的二元化结构在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中表现的越来越突出明显,已经成为制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对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揭示中我们发现,金融资源配置是形成城乡差距的核心因素,城乡金融市场的分割与不平衡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保持总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首先认清了城乡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配置上存在的差异,找出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制度根源和市场竞争因素,提出了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如何以金融作为推力,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护航作用;在政策层面奠定农村经济金融体系扩大并完善的基础;建议在扩大农村金融覆盖率,给予农村经济主体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上实现逐步缩小城乡差,打破城乡经济二元化格局。

【关键词】城乡经济 二元结构 金融资源 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睹目的成就,但三农问题的积淀仍然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我国的城乡差问题验证了罗格纳·纳克斯上世纪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解决城乡二元问题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新常态经济均衡发展的思路。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金融因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提出

我国在城乡经济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比较突出的国家,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严重问题。我们不能否认城乡二元问题存在的制度因素。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推进工业化与现代化过程中,实施过的统购统销、户籍、人民公社等制度造成了城乡的分割;改革开放以来追求的GDP过快增长而对结构的忽略固化了城乡的分割状态,近三十多年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已经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予以承认。现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积淀了诸多客观和主观因素。其中金融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早在上一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外经济金融理论研究者就开始从金融角度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与金融关系问题,探索金融与经济二元结构的关系问题,近几十年来国内研究者也加入其中,与众多的国外研究者研究相关问题,因研究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大多数学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的结论一致,即金融发展在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促进作用;少部分学者则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有的学者在中观层面分析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关系时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结论;当然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方面,有人也通过实证分析了金融抑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及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作用。学者们无论从哪一角度、哪个层面分析,亦或是得出了相同与不同的结论,有一点是一致的,即金融与经济是紧密相关,经济二元与金融均衡发展紧密相关。然而金融失衡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表现如何?金融资源在城乡配置的差异存在什么问题?本文试图在提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解决城乡经济二元化的有效途径。

(二)城乡经济发展的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分析

1.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首先经济的发展决定了金融的发展。因为经济增长产生供给会引导并促进金融的发展,这一因果关系产生了与“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中的资本形成不足的恶性循环刚好相反的循环,也就是资本形成充足为经济增长提供投资资金,随着经济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形成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的产生,所产生的循环是:资本充足→资源生产率高→人们收入水平高→储蓄能力强→资本充足。按此循环,经济越发展,人们资产越富足,参与金融市场交易越多,就越能促进金融体系更强、更大的发展。其次,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金融市场具备的融资功能、转换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调节功能及信息反馈功能,这些功能产生的正效应不仅可以大大节约社会资本,降低各种风险,还可以解决资源配置时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所以金融市场越具深度、广度,金融系统越完善,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

2.城乡经济二元化的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分析。“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资本形成不足是贫困循环产生的根源。资本的供求影响着资本的形成,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即体现为资本形成不足的市场。加速农村经济中的资本形成是破解农村经济发展恶性循环, 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前述中已经表明金融经济中的推动作用,就目前状况看与存在于城市的由庞大的现代金融体系形成巨大的反差的是,薄弱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撑着若大的我国的农村经济。现在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由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2006年以来成立的村镇银行构成,由此看来,为农村经济主体服务的金融市场是比较狭窄的。那么农村经济与城镇存在差异的金融因素差异应该是其核心因素之一。存在差异的原因剖析:

第一,金融制度安排偏向性导致金融发展差异。我国金融制度安排偏向于追求速度。我国2010年经来成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这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模式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我国一直都地奉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无论是政府财政支出,还是金融体系建设,亦或是金融改革都明显地侧重在城市区域。其中金融制度化因素是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加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三大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显示,第一产业5.9%,第二产业55.5%,第三产业38.6%,从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多年来第二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而第一产业的贡献率最低,因为第一产业的投入产出率低,成就体现不明显,政府很难在金融制度上进行突破,将重点放在农业,哪怕是均衡的制度安排。

我国的金融制度偏向城市大的利益集团。从地域上分析,我国的国有企业分布于城市,尤其是具有垄断性质企业集团和银行机构,他们对于自身利益的保护必然牵制经济改革政策出台与实施,况且政府的主观意愿与垄断集团的利益趋同,权利主体与利益主体的一致性必然导致金融制度安排向城市倾斜,于是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各城市的金融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形成了庞大的规模,而农村则金融体系相比之下很薄弱。

第二,市场竞争的选择性导致金融发展差异。我国城乡的差异存在历史和天然的原因,多年的积淀也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差,不符合资金逐利的条件。在市场经济下,资金是按市场规律流动的。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的落后,面对现代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与失衡的农村产业结构及农产品种类单一的矛盾,面对低层次的农业产品提供,面对不完善的农业、农村制度化建设,完全靠市场的力量是保证不了资金的流入的。曾经在农村设有分支机构的国有银行在实行市场化运作后纷纷脱离农村领域,在农村处于垄断地位的农村信用社也想尽办法实现资金的外流,目的只有一个,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金融市场竞争的结果使城乡金融发展差异越来越大。

上述分析可以说明金融发展失衡是形成我国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核心要素。

二、破除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差异,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等需要金融资源的引导,资金是促成上述要素合理配置主导因素,客观上对财政、信贷支持提出了要求。根据前面的原因分析,我认为从长远考虑应该在政策层面上采取相应措施:

(一)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护航作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政府与农村市场金融资源配置关系协调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是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的先行者。在履行建设新农村银行的职责中要有所为,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健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一是在普惠金融意识指导下建立多元化的微型金融机构,我国农村经济主体以家庭、个人、中小企业居多,根据这些特点,建立如担保、信贷等机构,不图做大,关键是其功能性。发展普惠金融,增加金融的覆盖率对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有效的。二是在金融管制放松扩大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深度改革阶段,今年的五月又正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在这些改革措施的支持下,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应该适当放宽,为提高市场效率创造条件。三是有计划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农村金融抵御系统风险最佳模式。

(三)实施城乡差别化的金融发展策略

政府对农村的金融扶持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有别于一般城镇金融机构,制定差别化的监管标准和指标体系,在风险防范基础上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灵活性。在税收上予以优惠,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创办为农村服务的金融机构。在人才引进战略上要出台鼓励性措施,需要国家财政的投入和制度相结合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高端人才吸纳和稳定,为农村金融机构实力增强和发展后劲提供保障。

(四)为农村经济主体创建宽松经营环境

农村经济主体是农村金融体系服务的对象,也是农村金融体系生存发展的基础,其生存与发展直接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健康,为此,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主体的健康发展。可供选择的措施包括:降低农村经济主体融资门槛;放宽抵押物的审核条件;扩大对农村经济主体的税收减免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上述这些措施都有会释放农村经济主体的能量,成为农村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保证。

三、结论

我国城乡经济二元化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完全靠金融主体的市场化运营打破二元化经济结构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政策与制度的安排创建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但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首先需要金融的推力作用,而金融先行必须靠政策制度化安排,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调整是需要统筹安排的,所以针对城乡经济差异的制度性措施也是多元的,金融的制度化措施也只是其中的一项,因此城乡经济的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和持续性还将存在。所以我们要客观看待全社会金融资源的城市化流入,在有效发挥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作用的基础上缩小城乡金融差异,通过国家有步骤的农村各项制度的安排,实现农村金融环境的根本改变。现在需要社会各方主体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为缩减城乡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差异,实现城市一体化目标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课题组.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突出矛盾与未来走向[J].《管理世界》2014(9).

[2]李万超.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结构研究[D].辽宁大学,2014(4).

[3]冯林,王家传,蔡超.金融资源配置差异视角的城乡二元解释[J].《农业经济问题》2013(1).

[4]李华.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4).

[5]刘仁伍.破解城乡金融二元化难题[J].《中国金融》2012(13).

[6]陈刚,尹希果.中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的新政治经济学[J].《当代经济科学》2008(3).

猜你喜欢

二元结构城乡经济配置
从民国北平郊区的“留守”“空巢”现象看城乡经济流动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析
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论高校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江苏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建议
计算机Linux网络操作系统特点及服务器配置研究
政府与市场在城乡商贸流通中的协调作用探索
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耦合与协调模型的分析
基于PCA-AHP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以鄂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