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鼓浪屿丹麦大北电报局及海底电缆遗迹调查

2015-07-13陈振坤

群文天地 2015年3期
关键词:鼓浪屿电报机房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丹麦在华设立大北电报公司,敷设香港——上海、上海——长崎、长崎——海参崴海底电缆。同年5月,大北公司与英商中国海底电报公司(英商大东电报公司的前身)订立合同,划分双方在中国经营电报业务的势力范围,议定大北公司的水陆电报线,不能延伸到香港以南;中国海底电报公司的水陆电报线,不得延伸到上海以北。上海、香港间定为双方共同营业的区域,大北公司可以先在沪港间独自设一水线,中途在厦门、汕头登陆,此线收入,由两公司平分。

一、大北电报公司在厦门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初,大北公司在鼓浪屿田尾路21号开办。是年三月,在敷设沪港水线时,未经清政府许可,擅自将线端登陆鼓浪屿引入其公司洋楼内,开始收发电报营业。清政府多次派员交涉,令其拆除,该公司置若罔闻。直到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该公司与中国电政机关签订合同,准许登陆营业并借用厦门电报局电报水、陆联络线20年,后又续订展期至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年底,分别在厦门海后滩(今鹭江道中段)和鼓浪屿田尾路21号正式设立电报收发处,直接向公众收发电报营业。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国民政府召开全国交通会议,决议收回合同期满的电信主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元旦旧合同期满,厦门电信局如期将厦门大北水线(电报)分公司借用鼓浪屿田尾路沙滩至厦门沙坡尾水线房的电报水线及由水线房分别至该分公司海后滩电报收发处水线截断。同年2月12日,强制撤销该分公司海后滩和田尾路电报收发处的电信营业权,停止其直接向公众收发电报。此后,该分公司仅保持接转香港、上海电报业务,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封闭。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北电报公司恢复接转港、沪电报业务。1961年,该公司将设备转让给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2月9日,由上海邮电管理局与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签订转让契约,1962年3月,厦门邮电局派员接收大北电报公司在厦门的财产,该公司在厦门的历史宣告结束。

二、大北电报局海底电缆发掘

本次发掘的目的是寻找大北电报局的海底电缆,发掘的位置为鼓浪屿田尾路18号厦门市鼓浪屿干部疗养院西南方向,其院内洗衣房为原大北电报公司电报收发室与机房,坐东北朝西南,前后檐有回廊,典型西式建筑。此建筑距低潮时海岸线70米,西南方向3米为沙滩,海拔高度2.5米。

发掘的具体位置为距电报收发机房70米处。

(一)发掘过程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此次发掘的海底电缆应为大北电报公司铺设的上海-香港水线,厦门为中转站。经申遗办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70年代曾经对此处的电缆进行过挖掘,与电报机房较近的电缆已被挖出。经讨论,认为离海岸线越近越可能发现电缆的残段。所以,发掘应在退潮时进行。附表为发掘前后厦门低潮时间表。根据工作安排,确定2011年6月19日至6月21日对其进行考古发掘。

由于是在海岸线进行发掘,与内陆考古发掘不同,每当涨潮时海水将淹没发掘位置,退潮时所有迹象会被泥沙覆盖,无法大规模布置探方进行发掘,故此次发掘采用探沟的形式,在涨潮之前尽量挖深,等第二次退潮时在上一次所挖探方两侧再布探沟进行发掘。

在与电报机房平行距其西南方向70米处开1×5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探沟,探沟边缘与电报机房西北侧山墙成一直线,编号T1,从沙滩表面逐层向下清理,直至潮水上涨,深度为1米,

待潮水再次退去后,在T1东南方向,与电报机房平行位置连续开两个1×5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探沟,与T1相接,编号T2、T3,发掘方式、发掘深度与T1相同,向下挖掘10厘米开始渗水。

与布置T2、T3方法相同,布置了T4、T5两个探沟,发掘深度与方法与T1相同。

(二)地层堆积

2011DHT1分为4层:

第1层:沙层,厚13.17厘米,沙层内夹杂大量碎石;

第2层:沙、黑色淤泥层,厚10.20厘米;

第3层:黄色粘土层,厚20.44厘米;

最下层红色粘土为生土层。

2011DH T2、2011DH T3由上向下分为三层:

2011DH T2:

第1层:沙层,夹杂大量碎石,厚5.8厘米;

第2层:黑色淤泥,厚5.10厘米;

第3层:黄色粘土。

2011DH T3:

第1层:沙层,夹杂大量碎石,厚5.8厘米;

第2层:黑色淤泥,厚10厘米;

第3层:黄色粘土。

2011DH T4、2011DH T5层位结构相同,分为三层:

第1层:沙层,夹杂大量碎石,厚5.10厘米;

第2层:沙、黑色淤泥,厚5.10厘米;

第3层:黄色粘土。

(三)主要发现

1、遗物

在第1层沙层底部发现一金属器物,怀疑为固定海底电缆所用的金属构件。

在2011DH T2、2011DH T3第1层底部发现三件金属构件,其中T2一件,T3两件,使用功能应与2011DH T1发现金属构件相同,作为海底电缆的固定装置。

T4、T5中未发现任何遗迹遗物。

2、结果与讨论

现代海底电缆的敷设方式。

海底电缆敷设主要包括电缆路由勘查清理、海缆敷设和冲埋保护三个阶段。电缆敷设时要通过控制敷设船的航行速度、电缆释放速度来控制电缆的入水角度以及敷设张力,避免由于弯曲半径过小或张力过大而损伤电缆。其中,在浅滩段敷设时,电缆敷设船停在距离海岸4.5千米的地方,通过岸上的牵引机牵引,将放置在浮包上的电缆牵引上岸,电缆上岸后拆除浮包,使电缆下沉至海底。深海段敷设时,电缆敷设船释放出电缆,使用水下监视器、水下遥控车不断地进行监视和调整,控制敷设船的前进速度、方向和敷设电缆的速度,以绕开凹凸不平的地方和岩石避免损伤电缆。

在施工的最后阶段,主要是对海底电缆进行深埋保护,减小复杂的海洋环境对海底电缆的影响,保证运行安全。在沙地及淤泥区,用高压冲水产生一条约2米深的沟槽,将电缆埋入其中,旁边的沙土将其覆盖;在珊瑚礁及粘土区,用切割机切割一条0.6×1.2米深的沟槽,把电缆埋入沟槽,自然回填形成保护;在坚硬岩石区,需在电缆上覆盖水泥盖板等硬质物体实施保护。

近代海底电缆的敷设方式与现代海底电缆的敷设方式相比,现代敷设海底电缆增加了许多先进科学仪器和现代工程施工方法。但在总体上海底电缆的敷设方法框架没有改变,依然要依靠海缆敷设船的牵引,利用浮包进行悬挂。通过对海底电缆敷设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本次考古发掘出土的三件金属构件应为敷设海底电缆时悬挂水中海缆或固定浅滩段海缆的金属丝和金属扣。由于发掘条件与发掘手段的限制,本次发掘未能找到海底电缆的残段,待等各方面条件完善后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上海邮电志编纂委员会编[M].上海邮电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

[2]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M].厦门市志·第一册,方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作者简介:陈振坤,厦门市博物馆保卫部主任。)

猜你喜欢

鼓浪屿电报机房
论岸桥机房无焊接化改进的优势
汤姆的电报
厦门鼓浪屿之行
FATE, PLAY, LOVE
电报
传“电报”
名家印迹
浅析现代信息化机房建设策略
管理学校机房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