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课教学实践研究
2015-07-13丁勇
丁勇
一、注重“感知”,激发探究兴趣
初三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教师更多地应该从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出发,给学生提供可感知,形象化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提高演示实验的惊奇度、趣味性
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学手段,也是让学生感知化学的一个窗口。感知现象的神奇,引导学生自然地分析思考“为什么”?接着继续观察,最终用化学原理进行解释,经历“疑问——观察——顿悟”的过程,体验化学实验带来的无穷乐趣。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白纸显字”、“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点铁成铜”、“点铜成银”等学生在电视屏幕中看到的“魔术”,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神奇的“魔术”,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2.提高分组实验的指引性
与演示实验相比,分组实验是学生自主活动,直接感知现象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引导学生观察主要实验现象,同时渗透科学实验的素养与方法,具体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布置具体的活
动任务,或用问题进行指引。
例如,“盐跟金属的反应规律性”,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知识的内化。
(1)布置探究活动
实验1:将铁丝插入氯化铜溶液中。
实验2:将铂丝插入氯化铜溶液中。
实验3:将铜丝插入硝酸汞溶液中。
实验4:将铜丝插入硝酸锌溶液中。
(2)学生探究、记录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结合实验现象思考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填写表格如下。
标号反应物金属盐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①FeCuCl2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Fe+CuCl2
FeCl2+Cu
②PtCuCl2没变化——
③CuHg(NO3)2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Cu+Hg(NO3)2
Cu(NO3)2+Hg
④CuZnSO4没变化——
(3)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从①、③组可以看出,铁比铜活泼,铜比汞活泼,也就是说,活泼性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从②、④组可以看出,铂没有铜活泼,铜没有锌活泼,也就是说,活泼性较弱的会属不能把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注重“融知”,做好特色化学实验
如果说“感知”是接近化学、吸纳知识的话,那么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创造性使用化学知识、实验方法,做好特色化学实验,提升化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感知阶段是融知阶段的基础,从课改新教材的变化来看,教材的实验部分在“改进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两大方面有所变化,其实质在于促进学生内化知识,切实提升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透过教材可以明显感觉到:新教材增加了探究性实验的量,对于验证性实验也渗透了探究味,将验证性实验作为探究活动的一种形式,配合思考和分析,达到探究的目的。
例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笔者认为这节实验课教师设置好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讨论,接着分组探究,让学生经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具体操作、理论分析等
科学探究过程。
问题1:这个实验为什么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作为反应物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没有其他物质可以代替?
设计意图:对于化学实验而言,反应物的选择至关重要,这个问题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成物为二氧化碳的反应有哪些,是学生自主搜索和回顾原有认知的过程。学生自主搜索资料,进行总结:(1)将单质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2)加热碱式碳酸铜可以生成二氧化碳;(3)分解碳酸可以生成二氧化碳;(4)甲烷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5)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以上方法中是否可以找到替代反应呢?(1)在空气中燃烧单质碳或甲烷的产物纯么?(2)碱式碳酸铜生成二氧化碳需加热;(3)碳酸本身不稳定;(4)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高温,条件苛刻,实验室无法实现。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反思“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优点为:(1)不需要加热;(2)反应前没有气体,生成物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容易净化。
问题2:实验中的石灰石是否可以用其他来代替呢?稀盐酸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
这个问题是学生未知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学生的探究兴趣度也很高,此时为了节约实验探究时间,可以将要探究的方案分为A、B两个,以学习小组(4人)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
A组(稀盐酸组):小组内部每个成员拿一只试管,分别放入块状的、等量的石灰石、碳酸钠固体、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并在试管上贴好标签,接着同时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B组(稀硫酸组):小组内部每个成员拿一只试管,分别放入块状的、等量的石灰石、碳酸钠固体、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并在试管上贴好标签,接着同时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对比交流,实现感知、融知,同时强化了化学实验意识。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全方位考虑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条件三大内容,只有同时满足了,才能顺利地完成实验,得出科学结论。
(收稿日期:20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