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

2015-07-13孙承绅

财经界·下旬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创新

孙承绅

摘要: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并不能为事业单位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它的使用能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服务。本文将站在财务管理的高度对我国事业单位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财务管理视角下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创新

一、引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单位,其固定资产也属于公益性质,也是事业单位进行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更是提高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效率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资金拨款购置的,是事业单位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现阶段如何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好、用好,对我国财政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事业单位存在于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更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因此,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效能、确保事业单位行政任务的完成、国家财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了进一步使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我国财政部于2012年12月颁布并实行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确认、入账、计量、、报告等都做出了明确的、更为详细的规定与说明,为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指明了方向。但是,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2013年颁布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事业单位购入的固定资产是这样进行账务处理的:将实际支付的购买价值直接进行费用化处理,并直接计入到当期的支出中,并按照其购置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对于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采用的是虚提的方式,每月按照实际的计提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虽然在新制度中这种对固定资产的虚提折旧法,已经比原来的制度中不计提折旧的规定有了较大的改进,并且能够客观的、真实的反映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的耗费等发生损耗的情况,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仍十分明显,如:“固定资产”科目中所显示的是固定资产购置的原值,对其磨损情况并不作出反映,长此下去,这种挂账行为将会导致资产的总量虚增。

三、财务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与优化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对财务人员等的培训

这就要求我国事业单位的领导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领导的关注可以是给其他员工做出榜样,使单位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树立其强烈的爱护固定资产的思想与理念,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事业单位还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他们到外面学习、参观、培训,或与兄弟单位互相交流固定资产的相关先进管理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一定要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纳入到绩效工资考核的制度中,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激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对固定资产的购进、使用、处置、报告等进行全过程、立体式监督与管理

我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购进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必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财务监督与管理。即:对固定资产从申请购置开始先填写请购单,并对其审批、调整、执行、领用、保管、评价、分析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考核,形成对于固定资产的动态化管理,即:从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验收、入账、使用、计提折旧、报废等过程建立完善的、全方位的管理。

(三)实现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目前,我国各行各业中纷纷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不例外,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的前提下,一定要建立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其与财务管理的无缝对接,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水平,更实现了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动态化、精细化的管理。更使得固定资产的信息实现了单位内部与外部的共享。另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还必须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与专业的测试,对于系统中不完善的地方及时提出建议,为今后系统的调整、软件的开发、修正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充分挖掘信息系统的价值,为固定资产信息化的完善奠定基础。

总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事业单位必须以此为契机,认真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新会计制度中的规定建立科学的、有效的、规范的、信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为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向华.新时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2(4)

[2]孟琳.简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和会计处理方法[J].投资与合作,2013(11)

[3]李晶.新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5)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创新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