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工作的“有心人”——记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西孟村党支部书记范长文

2015-07-13

新长征 2015年4期
关键词:辽源市有心人石料

■本刊记者 柳 絮

走进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西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图景:宽敞笔直的水泥路,干净整齐的红瓦房,设施齐全的文化大院,不少农户家里还停放着小轿车……如今的西孟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农民生活越来越富裕。这个美丽村落的当家人就是范长文。

47岁的范长文,现任西安区灯塔镇西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二十余年来,无论是此前任村治保主任、民兵连长还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增加村民收入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处处做农村工作的有心人,时刻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努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深得群众的称赞。

抓经济,带民致富

看到今天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的西孟村,我们很难想象过去的西孟村是怎样的状况。西孟村在1996年以前是一个村集体欠债1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贫困村,当时村民们的生活处境十分艰难,村里没有钱,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村民们没有致富门路,生活水平很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贫困村,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村民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终于在2000年实现了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多元。2006年,西孟村不仅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还被辽源市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进村”。

西孟村的这一变化,离不开当时任西孟村治保主任、民兵连长范长文的不懈努力。他始终把增加村集体收入,帮助村民致富放在心上,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提起西孟村这些年来发生的喜人变化,村民们也都不禁竖起大拇指说:“我们能过上好日子,走上致富路,多亏了范长文,他是我们致富的铺路人。”范长文是土生土长的西孟人,1996年5月,他当选为村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并开始了率兵带民奔小康的征程。西孟村具有得天独厚的石料生产业,所生产的石料被辽源市权威部门检测为优质建筑石料,有很好的销售渠道,但几年前,采石场的石料销售曾一度陷入了“淡季”,原因是深加工不够。范长文从钻研建筑石料的生产与销售做起,并请来建筑专家对石料进行分析测试,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分类,因为生产不同型号的石料,不仅能占领市场,而且还能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根据对建筑市场调查的结果,迅速调整了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建筑用石,很快便打开了局面。辽源市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四浑辽那公路等重点建设工程用的都是他们村生产的石料。当时,西孟村年采石量已达20万吨,产品不仅牢牢地占领了辽源的建筑市场,还远销四平、公主岭、梅河口等地,每年仅采石一项就可创收400万元,实现税收35万元。

随着采石业的蓬勃发展,加快了西孟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范长文并没有就此满足和止步。面对采石场石料外运的商机和村里运输业运量小且零散的现实,他争得村党支部的支持,借助采石业又搞起了运输业。2005年初,他组织几名民兵骨干,利用一些好朋友和同学关系,多方筹集资金20余万元,先后扶持他们每人购买了一台农用运输车,成立了西孟村运输队,不但承担了西孟村采石场的石料运输,还积极寻找其他运输项目,并负责工程结算等,如当年与辽源市开发区几个开发商签订运输建材合同,到年底结算运输费30余万元,每人净赚3万多元。为扩大实力和增强车队的运输能力,把西孟村的运输业做大做强,他们又抓住辽源市棚户区改造工程运输量需求大的契机,发动村民集资购买了5台大型运输车,半年期间每台车的纯收入超过4万余元。

在发展村采石业、运输业的同时,范长文还建议对全市的养殖业进行考察论证,并积极协调帮扶村民刘伟利在养殖肉食鸡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改变小打小闹的经营方式。2004年,经他协调为刘伟利贷款5万元,并帮助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养殖场,可一次性出栏肉食鸡1.5万只,每年的纯收益都超过30万元。刘伟利于2005年被辽源市评为“科技兴国带头人”、“西安区十大致富状元”。在范长文的积极推动下,全村又扶持了20户肉食鸡养殖户,年出栏肉食鸡超过20万只,年纯收入超过65万余元。

经济落后不可怕,思想落后才可怕,文化的匮乏才是西孟村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脱贫致富既要靠扎扎实实地干,也要以提高村民们的文化素质作为支撑。范长文积极协调共建单位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将该院的图书馆作为学习基地,使村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都可以免费到那里学习和查阅资料。在他的建议下还在村办公楼里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订报纸杂志20多份,购买了5000余册农业科技图书,为乡亲们学习成才、脱贫致富搭建了平台。为让群众开阔眼界,增长见识,2005年,他还组织全村百余人到东辽县安恕镇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养猪技术;2006年9月,在新农村包保试点期间,他又组织全村40名民兵参加了省农博会,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了解致富信息。通过参观学习,全村村民学习钻研致富技术知识的热情更高了。目前,全村有60%以上的农户掌握2门以上的实用致富技术,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致富途径。西孟村崇尚科学、勤劳致富的氛围浓了,比、学、赶、帮、超的劲头足了,大家都在为早日把西孟村建设成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2010年,范长文当选为西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村书记后,他更加重视抓好西孟村的经济建设,把帮助村民致富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他十分重视招商工作,他分析村里在招商工作中的优势和可以利用的资源,有目的地进行招商引资。坚持着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投资环境,经村党支部多方协调,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办理土地申请手续等。西安区重点企业亚星电控、希玛食品公司、德春米业纷纷落户西孟村。范长文还介绍村里的村民去企业工作,使一部分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作,不必跑去城里打工,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为有效利用农闲时间,进一步提高村民致富能力,范长文聘请多名专家学者,传授家畜饲养、林木种植等相关技术,共举办培训班30余期,调动了广大村民致富的积极性。在扩大养殖业规模上,西孟村以发展龙头养殖户为主,通过他们带动小型养殖户和贫困户致富。刘伟利养鸡出名后,经常有人到他家“取经”,他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养殖技术传授给其他村民。在他的帮助下,村民车向东、张志友、刘淑华等人都靠养鸡发了家,有的还成了“百万富翁”。西孟村养鸡总产值达到700万元以上,上千平方米的养殖场有5个,小型养殖场30多个。

“现在农民的来钱道儿很多,只要肯吃苦,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村地少人多,通过发展采石业、扩大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以及组织农民劳务输出,让农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如今,不少村民都是开着车外出打工,近一半农民都在市里买了楼。”范长文向记者如是介绍。

行走在西孟村,能看见许多农家小院里停放着吊车、推土机和大货车。范长文说,现在村里依靠运输业致富的农民不在少数。有的村民干好了,一年能挣几十万元。

前些年西孟村被划分到工业园区范围后,村里部分土地被征用。该村把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作为重点,积极引导村民进行劳务输出,努力拓展增收渠道。现在,每天都有企业的通勤车到农民家门口接送村民上下班,大部分妇女都在袜厂打工,平均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抓环境,建设家乡

为打造美丽家园,范长文首先从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入手,组织全村清理垃圾600余吨,改善了村屯卫生环境;退耕还林300余亩,使原有采石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得到修复;在村内修了“户户通”水泥路6公里,方便了村民们出行。2010年7月20日遭遇强降雨袭击后,西孟村四组水库告急,三组拦河闸告急,东辽河段出现险情,村党支部面对突出其来的险情,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充分展现了农村党员干部形象,圆满完成了西孟村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任务。2011年,西孟村先后被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市“首届农信杯最美乡村”。

打造西孟村优质的文化环境也是范长文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西孟村的“文化大院”是值得西孟村村民们骄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平整的地面,院子里乒乓球台、篮球架一应俱全。范长文告诉记者,每到农闲的时候,这里最热闹。楼上的“农家书屋”整洁素雅,书柜里的图书种类丰富,从文学名著到历史文献,从养殖专业书籍到科技光盘,从各种报刊到时尚杂志一应俱全,超薄电脑还可以满足村民们的上网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质量,范长文还想着村里也应该有个健身活动团体,于是就积极组织了秧歌队,让村民们利用每天晚饭后的时间健身,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冬闲的时候,范长文充分利用村里的“农家书屋”,组织大家读书看报、学习农业文化知识,村民们不再打麻将、唠闲嗑,没啥事干了。“文化大院”与“农家书屋”的成立,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使村民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很多有关农业书籍及其他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2011年,西孟村的“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市“优秀农家书屋”。

范长文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面对村委会人员少的困难时,他没有退缩;当他高烧不退还打着点滴需要在家休息时,为了不影响全村工作进程,他没有休息一天,仍坚持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上级组织下达的党建工作任务。他还自觉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从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村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飞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党员群众个个表现出务实、创新、争一流的工作作风和干劲,村委会党建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范长文的努力得到了上级的广泛认可和群众的一致称赞,他多次被市、区、镇评为“优秀村干部”、“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基层干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崇高品格。

猜你喜欢

辽源市有心人石料
高密度电法在建筑用石料勘查区遴选中的应用
揭佳怡: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陈靖璇 做传统文化的有心人
做英语学习中的有心人
浅析辽源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
辽源市气候特征分析
辽源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思考
植物“粘”上石料——用植物胶水与石料制作环保耐火钵的研究
工会需要“有心人”——孟连县孟马镇工会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