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阳台里的园艺故事

2015-07-13程灵芝程灵芝杰克

园林 2015年3期
关键词:园艺阳台女儿

文 ◎ 程灵芝 图 ◎ 程灵芝 杰克

最美阳台里的园艺故事

文 ◎ 程灵芝 图 ◎ 程灵芝 杰克

喜欢种花,是从小的习惯;爱上园艺,是机缘,也是顿悟,几乎是在我与现在的房子一见钟情的瞬间,一个关于阳台的园艺故事就在我脑子里铺陈开来。

我的最美遇见

五年前,孩子要上小学了,我们需要找一个更大点的、距离学校更近点的房子。在我和先生花了近半年时间,绕了一个大圈子,都颇感沮丧之际,一个机缘巧合,不同的中介竟然把我俩同时带到了现在这个房子里,就在那么短暂的相见中,我俩第一次默契地认定不再寻找了。而让我一见钟情的,是两个闲置、荒芜的露台。前主人是位建筑规划师,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忙碌着设计更多美丽的房子时,实在挤不出更多的时间来打理自己的房子。因此,当他说起这两个露台确实有些浪费、希望遇上更能善待它们的主人的时候,我脑子里飞跃过无数生机勃勃的画面。

的确,这样一场并不刻意的遇见,就是最美阳台园艺故事的开始。时隔一段时间后,房子的前主人登门拜访,他们欣喜、赞叹的眼神,和由衷的一句“房子找对主人了”,给了我们最大的鼓舞。

我想要的最美阳台

我的两个露台,一南一北,都是不规则的狭长型(L型),面积其实都不大,累加起来大约也就40多平方米。我先后通过朋友和市场,找了几位专业的设计师,出了几张效果图。看似都很好,但就觉得不是我想要的。“那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阳台”,当设计师反过来问我时,我决定自己设计。我最想要的阳台,不只是花草的陈列橱窗,而是人与花草共同的精神家园;不只是某一个季节的休闲,而是任意时光的放松;最重要的一点,它要成为我和家人心灵交流的一部分,成为我引导女儿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桥梁纽带。但是要把脑子里的这种想象转化为设计图,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我收集了国内外许许多多的最美阳台设计,从中一点点找灵感,找可以呈现的效果。

花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在不断地与设计师沟通、交流中,想象终于化为具体的图纸。两个露台被分成三个不同的空间:有一个斜面的玻璃阳光房,这样冬天,人和植物可以晒太阳、又不用被风吹,女儿心爱的小动物们也有个温暖的窝;有一个半封闭的休闲区,以盆栽和可以不断延伸的藤蔓植物为主,春夏两季,可以与闺蜜们在这儿享受下午茶时光;还有一个北面朝东的、全开放的露天播种区,这儿在设计上算是最大的留白,也是住在顶楼的我们,可以接天连地的最好想象。在这三个空间布局中,都有我最为满意的亮点。

比如,阳光房由外向内的斜面,不仅拉宽了内部空间,还巧妙利用斜面与栏杆之间的距离,均匀设置了一系列中间带孔(方便挂钩穿过)的木条,其本身就是最自然朴实的装饰,又是美丽垂吊植物的依靠。如今,这儿的窗户早已不需要窗布,我可以根据季节和喜好,随意地调整我的绿帘子、花帘子;女儿也可以随意地挂上她的风车、风铃,还有圣诞节、春节特有的园艺小布偶、窗花;有时候,突然觉得一切都是累赘,就只想看看纯净的天空,那么,就拿走所有的装饰。动静虚实之间,可以很自如地随意切换。

又如,半封闭休闲区外墙上对称的黑白相间的木栅栏,至今,我都还记得那位经验丰富、朴实忠厚的木工师傅说的一句话:“我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才想出来这个格栅怎么才能做出‘既简洁、又美观’来”。是呵,多谢这位耐心、细心的老师傅,不厌其烦地帮我返工。如今,红色砖墙上的这两块木格栅,既是花墙,又是花架,成为阳台美景向外延伸、向天空延伸的最美梯子。当我和闺蜜们在这聊天喝茶时,她们总会惊叹:“这里是花儿是主角呢,还是花架,看它们早已融合为一体了呀”。

再如,在完全开放的露天区,根据地形,我们设计了一个L型的防腐木花箱,中间连着两个木椅子和一个木茶几,看起来,它们与花箱既连成一体,又有层次和功能的变化;同时,还设计了一个椭圆形、面积比较大的花箱,与L型花箱也连成一体。如今这里的葡萄树和三棵爬藤络石,已经成为最美篱笆墙。领居们散步经过,如果抬头,她们一定能看到这不断向外、向下延伸的绿篱笆。春天的时候,这里开满了风车小碎花,不仅满屋清香,还满园清香关不住,一直传递过路人。

我想要的最美阳台,在它从抽象转为现实的过程中,我全身心投入每一个细节。在每一个细微的调整中,我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巧借空间,最大化延伸我的绿色世界,让人与植物、与自然恣意融合。

我所理解的园艺=园丁的艺术+热爱

我是从事教育工作研究的。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我一直相信,教育始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基础、最坚实、最重要的力量。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的理解是,做教育工作,需要精湛的教育技巧加上无限的热爱,才能实现以心灵唤醒心灵。

我同时又是一位母亲,和大多数的中国母亲一样,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教育责任。我非常爱我的女儿,也一直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观察、缺乏耐心的妈妈。

这些年,无论作为一名以爬格子为主的教育工作研究者,还是作为与孩子共成长的伙伴,最深刻的启迪、最自然的纽带,来自我和家人、特别是和我女儿共同打造的最美阳台。我眼里的园艺,是园丁的艺术加上热爱,无论是从种子还是从苗子开始,除了“因材施教”,细心呵护很重要,更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心,植物们才能生机盎然,这点和教育是多么的心灵相通。也因此,每当我工作烦闷,或是在面对女儿有急躁情绪时,只要蹲下来,看看这些花花草草、园艺杂货,我总能茅塞顿开,恢复平静。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这里的每一棵花草、每一件摆设,都有一个与我们共成长的故事。

比如,挂在阳台门上的一块铁皮,上面用印象派手法画着一个勤劳的园丁,左手拿着铁锹,右手拎着浇水壶。在他旁边有句醒目的话“He who plants a garden plants happiness”。这是我和女儿去看多肉植物展览时淘到的,女儿见到它时随意说的一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妈妈,这就是我们最美阳台的标志,就是它了”。是的,勤劳的双手,加上满满的爱心,就是我们的幸福花园。在我和女儿眼里的园艺杂货,不在乎多稀奇,多贵重,在乎的是融入其中的那点小心思,融入其中的审美情趣。有了这个共同的阳台花园,特别是从去年我们俩同时迷上了多肉植物,就有了园中园的“多肉小花园”。我们每次去旅行,总是乐此不彼地为家中的多肉大小朋友们淘宝。我们视家中多肉植物为朋友。2014年的寒假带她去美国,她在迈阿密的海边淘到了许多贝壳。她说这是给多肉朋友们的新年礼物。是呵,我们出国旅行没有大包小包购物,拖着唯一的一个旅行箱,里面却是分量不轻的石头和贝壳,这就是属于我们的幸福。由于我和先生都曾经在蓝色军营中呆过,对大海有特殊的情节,女儿也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们的园艺摆设中,与海洋有关的比较多,几乎每一样都有一个搜集故事。

又如,阳光房里的白色摇椅和书架。这是先生送给我和女儿的礼物。这个书架专为最美阳台而设,上面都是植物宝典和攻略,现在,上面最多的还是多肉植物书籍。有朋友送的,也有自己买的。我相信,每一个热爱植物、热爱园艺的朋友,都曾经经历过种啥死啥的沮丧期。那是因为我们过于相信一些植物的不死传奇。再容易养的植物,如果我们不了解它的生长规律,也是一样的结局。当然,我和女儿也并非刻板的“本本主义”。我们从书籍中找规律,从经验中找个性。女儿最喜欢给多肉植物做个性编号、标签,上面不仅有名字,还有它们对阳光、雨水的喜好情况。记得一次短暂出行,女儿写了好几页“注意事项”交给爷爷奶奶,有图,有字,生动形象,一看就懂,把全家人都乐坏了。女儿从园艺中形成的这种把研究当乐趣的习惯,逐渐地转移到她的学习中。她喜欢做科学小试验。寒假里,她动手用香草做香水试验,作为“给亲爱的妈妈”的新年礼物。

还有,南北露台上的两棵桂花树,这是我们刚刚搬好家、阳台还没有打造好之前就种下的。5年前,它们还只是一棵筷子一样的小苗苗,我们一年换一次盆,松一次土。现在它们已经长得比我家每个人都要高了。南面的一棵还是种在大盆里,可以移动;北面的一棵种在花箱里,已经和爬藤络石和蓝目菊连成一片、融为一体了。每年桂花飘香的时候,就是我和闺蜜们下午茶的约定,也是先生和他的伙伴们烧烤的约定。尽管每个人平常都特别忙碌,但是因为这些花花草草而设定的聚会,我们偶尔也能慢下节拍,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友情的真谛。女儿还给我们的阳台起了名,叫“第一家花草咖啡厅”。有朋友来的时候,爱折腾的她,总要给大朋友们许许多多的惊喜。在她的季节目录里,每一样植物都是小主人。

这样的最美阳台故事很多。正因为这样的故事,我们的日子每天都有变化。园艺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珍爱生命。看着一个个顽强生长的生命,哪怕是一片叶子,也能不断展现生命的喜悦。这是无声的生命教育,女儿现在是班级里的环保志愿者,也是植物小专家,已经可以给同龄小朋友做讲座了。

程灵芝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园艺发烧友。

我希望:透过城市普通的一扇窗子,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阳台是我们生活的缩影,每一个不规则的角落都可能成为不俗的意外空间;再借用会说话的栏杆和墙壁,可以不断延伸植物空间。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现在不同的季节,在我的阳台里都有盛开的花儿。有些花的花期非常长,从春天一直盛开到冬天。我希望,透过城市一个普通的窗子,让每一个过路人,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这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

猜你喜欢

园艺阳台女儿
猫阳台(一)
猫阳台(四)
猫阳台(二)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奇葩
大三的女儿
园艺系
海的女儿
园艺
《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