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旋律”作品创作谈

2015-07-13李惠君中央民族大学10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主旋律思想性文艺作品

李惠君 (中央民族大学 100000)

一、什么是“主旋律”作品

“主旋律”原本是一个专业的音乐术语,即指贯穿整部音乐作品的主要旋律部分,其是整首音乐作品的核心。如果将其引申到政治语境中,则“主旋律”又可以代表国家核心战略思想,也可以代表国家领导层所作出决定性指示。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主旋律”作品一般是指表现和弘扬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作品,它是一种特殊的文艺作品类型。

江泽民曾在1994年的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弘扬主旋律,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中央的基本思想指导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将集体主义的精神和思想,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大力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以及人民幸福的思想,大力弘扬通过诚实劳动获取美好生活的思想观念。后来这一文艺主张又得到历届领导人的支持,其内涵得到不断丰富。本文主要针对“主旋律”艺术作品进行了探析,简要分析了“主旋律”作品现状,并对其创作进行了深入思考。

二、“主旋律”作品现状

我国经济水平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提升,目前我国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建设也在稳步前进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已经深入到基层群众,政府对文艺事业的支持鼓励显著提升,特别是对“主旋律”文艺作品的支持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支持,使“主旋律”文艺作品发展具备了肥沃的土壤,得以迅速生根发芽。从目前实际情况来说,“主旋律”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上升到了一定高度,创作出一系列具有优良的艺术品质、崇高的思想境界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其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获得了政府部门和普通群众的一致好评。但是,在“主旋律”文艺作品不断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主旋律”作品内容重复性较高、思想表现单一、内容缺乏创新;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主旋律”作品的受众群体较小,从业者较多;从资金角度来说,“主旋律”作品的创作过程资金花费逐渐攀升,但是与之对应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部分“主旋律”作品沦为某些政客展现政绩的途径,使得“主旋律”作品在本质上变味,得不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支持。笔者曾经通过一系列调查方式,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进行了关于“主旋律”作品的相关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是对“主旋律”作品的看法和期望。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网络问卷中大部分人表示对“主旋律”兴趣不高或者没有兴趣,稍有认识的人也对其评价不高;街头调查中,接近半数的人群表示对于“主旋律”作品没有认识,但是有想要了解的兴趣。定点访谈主要是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了真实访谈,学历越高以及职位越高的人群对于“主旋律”作品的认识更加深刻,并且有许多自己的看法。学历越低及职位越低的人群对“主旋律”的认知水平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由此可见,“主旋律”作品目前的受众群体依然较小,其仍然主要流传在高学历高职位的人群之间,尚未普及到基层群众。所以“主旋律”作品应该在政策和体制的优势下,不断创新作品内容,提高作品质量,推动其向人民大众普及。

三、“主旋律”作品创作思考

(一)真诚的创作态度是本位

让“主旋律”作品走进生活,回归大众,成为普通人民群众之间的主流,是文艺工作者在“主旋律”作品创作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确保艺术纯粹性的根本就是要保持真诚的创作态度,回归创作本身。“主旋律”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必定会面对一个创作主体选择的问题,即作品是为了谁而创作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艺术家将其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创作位置之上,端正其对作品的认知态度,明确作品是为谁创作。伴随经济飞速发展,信仰缺失逐渐严重,社会大众被经济利益蒙蔽了善良的心灵,使其原本高尚的精神受到污染,迷失在匆忙的社会中。所以,“主旋律”作品创作应当承担起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把弘扬民族文化和树立核心道德价值观念的重任扛在肩上,并且在“主旋律”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切实将这些内容融入到作品中,使其贴近民众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艺术性是唱响“主旋律”的使者

我党曾经明确提出,文艺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兼具艺术性、观赏性和思想性,在“主旋律”作品中应该“有所表达”,有明确的思想导向。因此,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处理就成为了“主旋律”作品创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性衡量因素。艺术性既是思想性的基础,也是思想性的关键,艺术性可以决定思想内容的表现方式。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艺术工作者,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明确“主旋律”作品艺术性和思想性之间的关系,并且彼此之间达成共识,以促进“主旋律”作品的发展。我国政府部门给“主旋律”作品创作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使其具备了优越的发展空间。但是,优越的发展空间可能造成“主旋律”作品创作出现偏差变味,沦为某些政治家的政治工具。除此之外,“主旋律”作品创作要防止出现思想性超越艺术性的问题,不能过分夸大艺术的社会功能,使其超出原本的功能范围。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主旋律”作品中必须进行协调统一,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牺牲艺术性换取思想性,也不能牺牲思想性换取艺术性,必须平衡两者的分配,做到“主旋律”作品用艺术的语言“有所表达”。如果缺少了艺术性,过分强调思想性,那么文艺作品就会失去它最本真的艺术魅力,甚至不再是艺术作品,这就等于战士在战场上丢掉了武器,完全不能发挥作用。没有艺术性的作品,就好比枯燥的教学课本,没有情感的文件条例,还不如直接听广播、看新闻。而正是因为文艺作品能够对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可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成果,所以“主旋律”作品发展才会如此备受亲睐。因此,“主旋律”作品的基础就是艺术性,在这个基本前提下进行作品创作,才能使其符合实际需求。不仅如此,在一些文艺作品奖项的评比中,获奖评选应该加强对“主旋律”作品质量的把控,使其能够对整个行业或是文艺创作起到榜样作用,以对“主旋律”作品发展负责的态度进行每一项工作,让政府给“主旋律”作品发展提供的各种鼓励政策落到实处,使艺术创作在尊重艺术的基础上进行,避免“主旋律”作品创作出现投机取巧的情况。

贺绍俊曾说:“我不反对领导部门推广文学创作,但精品力作不是抓出来的,它构不成文学真正繁荣的核心因素。”目的性和组织性会给艺术工作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创作条件,但是也会对艺术工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独立自由精神形成影响,这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进行把握需要艺术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选哟保持独立思考,在创作过程中保持既定的创作方向,不能在中途发生偏差甚至倒转。陆天明和冯骥才曾经不约而同地指出,政府需要尊重文艺工作者,要按照文化发展规律来处理相关事务。

(三)“情感”是走进观众心灵的良药

艺术作品中包含的情感是打动读者内心的关键因素,也是艺术作品应该集中体现的一个方面。人是一种充满各种情感的动物,而且极易受到外界情感冲击,引起情感共鸣。情也是维持人际关系,构建社会与国家的纽带。情不分国界、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种族,其源起人的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情是一种丰富的艺术语言,也是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之间的连接纽带。在“主旋律”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需要凭借自身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将情感在作品中予以充分体现。

“主旋律”作品的思想性是其最主要的属性,其担负了弘扬主流价值观念的责任。但是对于艺术作品来说,其主题思想和普通教育并不一样,普通教育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没有包含任何感情。而艺术作品需要通过特定的艺术形式侵润人的内心,擦净蒙蔽心灵的灰尘,使其可以清楚地对社会进行重新认识,对艺术进行重新理解。情感就像是涓涓细流,能够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流淌进人的内心,并对其进行滋润。“主旋律”作品把价值观和世界观倾注到感情之中,将其具化为艺术形象传递给民众,使其认可并接受。

(四)与时俱进的创作观念应更新

电影导演李歇浦在谈论“主旋律”电影时曾说:“影片的感染力不在于题材或者类型,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电影故事精彩、人物形象刻画到位,这样才能吸引观众,才能在市场中获取一定的占有率。艺术性是电影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像普通民众所认为的那样,只有艺术片、文艺片才和艺术性有关,动作片和爱情片就不需要讲究艺术性了。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且错误的。”这番话看似直白简单,但是却恰到好处了揭示了艺术性和电影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电影来讲,只有充满艺术性才能成为一部回味无穷的经典;而缺少艺术性的电影只能让观众一饱眼福,不会起到更深层次的作用。对于艺术作品来说,其更是如此,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和艺术虚构,做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协调统一。以人为本,真情流露,是“主旋律”作品被人民大众所接受的基本前提,只有保持“主旋律”作品中艺术真善美,才能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

四、呼唤“主旋律”的回归

进行“主旋律”创作转型,需要借助体制的优势对其进行推动,其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主旋律”作品转型发展应该把握当前机遇,通过饱含情感的艺术形式,将民族精神力量紧密凝聚集结起来。“主旋律”回归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际需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其并不会成为空中阁楼或是海市蜃楼,其将会在社会发展进步中产生新的作用。“主旋律”作品应当以真实的故事原型作为基础,体现出真实感情,使其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发共鸣,将“主旋律”艺术拓宽到更加广阔的范围,使普通人民群众能够理解艺术,理解其中的“主旋律”。将“主旋律”艺术从孤芳自赏的境地中解放出来,使其在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中生根发芽,接触丰硕的果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在“主旋律”艺术的探索过程中,保持求真务实,勇于突破创新的创作精神,让理论行于实践、让理想成为现实,使中华民族的“主旋律”响彻在每一个人心中。

马海燕.作家独立思考能力比“三贴近”更重要(Z).中国新闻网,2011.11.

猜你喜欢

主旋律思想性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
卷 首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起承转合+思想性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用现代舞表现“主旋律”的成功尝试
厦门广电:如何将“主旋律”唱进百姓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