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碎片化”条件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方向
2015-07-13冷若冰青岛农业大学266000中国传媒大学100000中国传媒大学100000
冷若冰 (青岛农业大学 266000;中国传媒大学 100000)安 乐 (中国传媒大学 100000)
论信息“碎片化”条件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方向
冷若冰(青岛农业大学266000;中国传媒大学100000)
安乐(中国传媒大学100000)
摘要:传媒素养教育理念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其发展方兴未艾。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媒素养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通过对已有教育内容的修订,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掌握新媒体的使用,从而更好地使新媒体的功能得到发挥。
关键词:信息“碎片化”;大学生;媒介素养
本文系青岛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信息“碎片化”条件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阶段性成果。
一、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1.国外媒介素养理论的源起与现状
媒介素养教育这一理念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在国外被提出是20世纪30年代,此理论的提出者是英国的文学批评家列维斯和汤普生,其最初的目的是针对报纸广播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的“媚俗”化倾向。在他们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Culture and Environment: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中写道:大众媒体是文化堕落的因子,而媒介素养教育正是对抗这一堕落因子的武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电视电影等新兴大众传媒的兴起,原有鼓吹精英文化观的媒介素养教育观念,逐渐被兴起的大众文化观所取代,媒介素养也从简单的批判转变到媒介的运作方式、组织方式、内容的意义上来。另外,传播学理论、符号学理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等,这些都为媒介素养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并提出了对媒介素养教育新的见解。其中“保护主义”最为突出,其内容要求媒介素养教育与政治形态结合,强调其与西方民主的密切关系。此时期的代表如:英国学者斯图尔特•霍尔1964年出版的《大众艺术》(The Popular Arts),以及理论刊物《屏幕》与《屏幕教育》等。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传媒理解力和媒介参与能力上,集中解决文化认同与文化差异的问题,打破了七十年代保护主义理论的框架。九十年代末,在网络时代到来后,媒介的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状况更提高了了文化认同与文化差异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位置,同时又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纵观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交织着各种媒介理论思潮,以及不同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对媒介素养理论的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在以往的媒介类型中,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多从国外的经验出发,而在网络传媒的发展中,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并不大,没有可供模仿的直接经验,而不同的国情又要求我们必须对原有的媒介素养教育作出自己的判断,使之与我们的现实相适应。
2.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评析
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在《现代传播》第1期上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该文追溯了“媒介教育”这个概念在西方的发展演变,并分析了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文中“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即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后,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宋小卫的《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和《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集中介绍了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我国学者对此课题的早期研究主要是通过翻译、介绍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其引入中国新闻传播学界。
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提出后并没有迅速得到推广,从1997年至2002年相关论文仅有10篇。直到2004年10月8日,为期四天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来自加拿大、英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的知名学者就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推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事业的发展,保护在媒介巨大影响下表现脆弱的青少年,保护被媒介侵蚀的传统文化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媒介素养》一书即是此次研讨会提交论文的汇编。该书分三个专题:媒介素养教育:国际与国内视角;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价值分析;媒介素养教育专题研究。不仅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多元、更新颖的视角,而且提出了不少探索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途径。据称,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论述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具有开创性、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此后,媒介素养成为众多传媒学者研究的热点。据万方数据库资料,自2004年后,有关论文数量每年持续增长,平均每年约有百余篇相关论文发表,2008年后达到了每年四百余篇的数量,2012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583篇。媒介素养分析,已经成为解读信息、传媒机构与受众三方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虽然媒介素养的研究兴盛,但是将媒介素养单独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在我国还并不普及,即使大多数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媒介素养课程也并非独立设置,而是零散分布在新闻史、新闻理论等专业课内容中。而对于大部分高校的非新闻传播专业来说,通识教育中还未开设媒介素养的相关课程。面向的学生群体不同,也使得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分为两类,面向一般学生的内容包括:对大众传媒的认知能力,以及运用传媒进行信息搜集的能力。而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讲,媒介素养教育还应包括对于不同传媒类型的特点认知,以及传媒信息生产发布的流程,还要掌握一般传媒方式的制作方法。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在借鉴西方已有的理论的基础上,也加入了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闻观,舆论观。但是,在内容上与当前的网络信息环境有所脱节,大多从报纸时代而来,止于网络时代初期。现在日新月异的各种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受众重要的信息来源,而原有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内容上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
二、信息“碎片化”条件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1.信息“碎片化”带来的媒介变革
有关信息碎片化的研究主要针对当前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所谓信息“碎片化”,指信息传播经历数字化变革之后,复制以及传输成本的降低,消解了原有主要靠大众媒介进行观念世界构建的模式,在此条件下,大众更多的是依靠新媒体获得各类信息构建新的观念世界,这些信息大多是个体或非专业媒体机构发布的,其形式多为“碎片化”存在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邮件、新闻组、bbs、blog、微博都在迅速成为信息“碎片化”的工具。
互联网进入到web2.0以后,网民成为发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非专业信息生产者,这些信息大多来自于网民自身的观察,甚至是臆想,这形成了“碎片化”的信息发布方式,在新媒体条件下,这种碎片化的媒体类型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从早期的留言板到2004年的“德拉吉报道”闻名的网络博客,网民在web技术的支持下,逐渐获得了网络原始信息的发布权,而作为“碎片化”的表现,很多信息是管中窥豹的,盲人摸象的。
微博的出现时网络信息“碎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从70个英文字符到140个中文字符加图片,这种小篇幅的内容信息,如一个个碎片般,将每个拥有微博的用户的各种信息以一种零碎的方式展示在其他网络用户面前,这些信息,大多不够完整,只能从个人角度对某个信息进行展示,加深了网络碎片化的趋势。
信息碎片化的趋势已经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影响到了如今的信息传播过程,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讯息”,“碎片化”的媒体信息造就了社会的“碎片化”。拉斯韦尔所说的拟态环境在大众传媒时代是完整的,价值观单一的,内容连贯的,而在微博微信这类碎片化媒体的时代,由于信息发布者身份的多元化,产生了价值观的多元,而对于信息内容来说,也出现了以细节代替整体的趋势。由此看来,我们现在所处的媒介环境,正经历着二元的价值对立——一方面传统大众媒体仍在构筑统一的拟态环境,而碎片化的媒体正在以它无比的视野和刷新速度构建着成千上万的拟态小环境。这正是这种信息碎片化的真实写照。
2.信息“碎片化”条件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时下,国家正严查网络谣言。这些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正与普通民众缺少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而信息“碎片化”正是网络媒介的特征之一。
信息“碎片化”趋势自电子邮件,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时始,至今已经走入了“微博”“微信”时代,信息传输终端逐渐微型化,便携化;信息采用的符号也从文字变成了图片与音视频,更加的直观,感性。网络媒体自身在这一“碎片化”的过程中,经历了麦克卢汉所说的“重新部落化”的过程,“口耳相传”与“眼见为实”,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流传的重要依据。
对于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已经十分兴盛,据万方数据,仅2012年一年就有相关学术论文12500篇,近三年总数更是高达36000余篇。这些研究已经讲信息“碎片化”现实,从一般事件的分析提升到了理论规律的高度。
然而,对于信息“碎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的系统研究还未见。此类内容大多以呼吁和提倡的方式出现在部分研究论文中。
将信息“碎片化”背景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将这些内容丰富到媒介素养教育中,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利用新媒体,这对解决当前网络流言等社会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碎片化”条件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方向
1.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新媒体的特点与本质
以手机和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具有着与以往媒体所不同的特点。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是新条件下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个要求。
作为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年轻人,大学生对新媒体具有着非常强烈的接近欲望。因此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新媒体,需要从技术层面,理念层面进行教育,使得学生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各种特点,让他们从自发到自觉地运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索取与信息发布。
2.让学生掌握新媒体信息的获取途径与生产方法
上文提到,新媒体的信息生产方式与以往的大众媒体有着质的不同,新媒体有着去“中心化”的明显趋势,因此以往的专业化生产正在被全民信息发布所逐渐消解。虽然讲,原有的主流媒体也在互联网等新平台上扩展自己的实力,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作为万千普通人出现的信息生产者,已经能使用手中的手机制造出影响社会的能力。
作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当包含新媒体的信息流通过程与方式,以及信息的生产方法。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手中的新媒体工具进行信息查询,同时也可以通过操作自己的设备进行信息生产。这些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掌握更多的信息可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而且,更好的发布信息可以服务于社会。
3.让学生加强媒介伦理观念与新闻法规意识
互联网信息的发布门槛较低,这也是上文提到的网络谣言兴盛的直接原因之一。加强媒介伦理观念,就要熟悉传统媒体的行业自律准则。以往的传媒环境,信息发布权只属于新闻工作者。而如今,普通的智能手机就能充当新闻采编的工具。因此,对于新闻伦理观念的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所有能够接触信息发布平台的普通人。提升发布者的自觉意识,是消除谣言等新媒体弊端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相关法规的出台,法规意识的培养也是媒介素养的重要关注领域之一。在若干社会谣言事件之后,国家已经发布了相关的法律规定,甚至有相应的惩处条款写进了刑法。这些都是需要补充进媒介素养课程内容的新问题。
四、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碎片化”时代的信息掌控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自国外传入我国,时间并不长。但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媒介素养越来越成为衡量大学生素质的一个标志。“碎片化”背景下,原有媒介素养的教育内容得到了扩展,需要将网络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规律融入到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当中。充分利用“碎片化”媒体的适应性,灵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并通过实践的方法验证加深理论内容,同时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作为新情况新问题,“碎片化”条件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但是具体使用何种方法,如何引导实践,还是需要在教学研究过程当中逐渐摸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詹姆斯P著.李德刚译.媒介素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3]大卫P,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
冷若冰,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讲师。2007年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传播学专业。中国传媒大学2015级博士在读,传媒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传媒经营与管理。
安乐,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专业在读博士。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