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钟山石窟3号窟窟形及窟顶装饰图案的象征寓意研究
2015-07-13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710000
王 磊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710000)
郑文宏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710000)
陕北钟山石窟3号窟窟形及窟顶装饰图案的象征寓意研究
王 磊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710000)
郑文宏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710000)
钟山石窟,规模宏伟,气势壮观。现开掘5个,3号窟保存最为完整,窟内有大小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岩。万尊雕塑,千姿百态,工艺精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愧为“神工鬼斧,巧夺天工”,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石窟群”“第二个敦煌”,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介绍钟山石窟3号窟的窟形制及窟顶装饰图案的象征寓意,以期人们对钟山石窟的装饰图案艺术进行更深入地了解认识。
钟山石窟;藻井;图案装饰
本文为2012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北地区钟山石窟艺术研究与资源开发》(项目编号:12JK1070)研究成果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内容,钟山石窟雕像在佛教雕塑中独具特色。钟山石窟万余尊大小佛像造型大胆夸张、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既体现三教合一思想,又具有世俗化风格;既继承唐代丰满圆润的写实风格,又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佛教雕塑的典型代表,是我国雕刻艺术的一大飞跃,成为我国北宋石雕艺术的代表作。窟内富丽堂皇,色彩鲜艳,万尊雕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石窟群”“第二个敦煌”!
一、钟山石窟3号窟图案形态概述
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安定镇,又名万佛殿、石宫寺、大普济禅寺等。现有洞窟5个,由西向东依次编号。其中3号窟规模最为庞大、保存最为完整。窟内呈长方形布局,东西长16.4米,南北纵深9.5米,高度为5.5米,面积约为190平方米。平顶八卦莲花藻井。窟内中间有东西长11米,南北宽5米,高为1.4米的基,坛基上有3组14尊大型主体石雕,主佛像为释迦牟尼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即所谓三身佛。释迦牟尼像高3.54米,就地而雕,与坛基连为一体。释迦牟尼结跏跌座于束腰形仰莲须弥座上,形象十分庄重。三尊佛像身边分别侍立弟子迦叶与阿难,均脚踏莲座,通高2.5米,形象逼真而生动。基坛左右分别立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坛基前有乘狮的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坛基前后两排立八根1米见方直达窟顶的方形石柱,石柱上刻有佛像与观音造像,既保护了石窟的结构又装饰了石窟的空间。石柱四周和石窟四壁均刻满了佛教故事浮雕。主窟外壁精雕了历史上称为三教圣人的道教老子及关帝的造像和儒教孔子的造像,集佛、道、儒三教为一窟,使钟山石窟艺术更加丰富完整。
钟山石窟主窟内石雕造像,个个表情丰富,神情姿态各异,有的双眼微合、闭目诵经、宁思沉睡,有的含睇若笑、笑眼盈盈、微笑嬉戏,有的面慈心善、普度众生,有的凶神恶煞、降龙伏虎,有的手持拂尘、若有所思,有的左顾右盼,有的极目远眺。一尊尊造像,个性鲜明,气韵生动,栩栩如生、别具一格,神态万千。既简洁明快,遒劲有力,又雕刻精美,造型逼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所有造像都是就地雕刻而成,与石窟浑然一体,紧密相连。窟内大小万余尊石雕造像,全部妆彩,均以泥金彩绘,运用纯红色和青蓝、青绿等色彩,使雕像绚丽典雅,流光溢彩,色泽鲜明,整体和谐。尽管经过千百年光阴荏苒的洗礼,钟山石窟的雕像色彩依然熠熠生辉,给人以金碧辉煌、富丽恢宏的感觉,闪射着千年不衰的缤纷,使石窟艺术显得更加完美,令人称奇叫绝,成为不可多得的稀世佳作。
二、钟山石窟3号窟窟顶装饰图案的象征寓意
佛坛三身佛像的上方,窟顶各雕有一个八角形覆斗式藻井,藻井上绘有很多精美的坐佛、卷草纹、莲花纹等唐草图案,这些精美的图案,凝聚了工匠艺术大师的心血和汗水,他们赋予冰冷粗犷石头以永恒的生命,也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理想。透过这些精美的图案,人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的佛教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也可以看到当时的精美绝伦的彩绘工艺与雕刻艺术。
钟山石窟的窟型是佛坛立柱式,窟门东侧壁上部凿有四个龛,其内侧一龛刻“华严三圣”。窟顶为平顶,在佛坛三身佛像的上方各雕有一个八角形覆斗式藻井,藻井上绘有坐佛、卷草纹、莲花纹等唐草图案,其中佛坛东西两侧佛像上方藻井边沿上写有梵文,可能是种子字以及汉文“大方广佛华严经”七个字。综合窟内所雕刻的文殊、普贤菩萨等造像,这七个字是提示窟内所雕刻内容系依据《华严经》,《华严经》及相关论著中有大量的“法身”“报身”“应身”的概念,这也验证了佛坛上的三尊佛像是三身佛,而非三世佛。
覆斗形藻井,是一种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建造形式,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帷帐的模仿。有少数地区和时代造像因素,也有多种文化形式的融合,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
3号窟西边一个覆斗形藻井的边缘处有残存的黑色题字,北侧边缘处题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由右向左书写;东侧边缘处题有“南无阿弥佗佛”六个字,由左向右书写。这些题字可以与佛坛上的主要造像联系起来,作为研究佛坛上三位主尊身份的依据之一。藻井顶部的八个面均刻有坐佛像,佛陀坐着,姿态各异,有的佛陀正在禅思入定,有的佛陀在自觉或觉他。象征佛陀经过相当的修持,思惟观照,深入禅定,方能识得自己。寓意为佛陀从体起用,以真理普利众生,用甘露法水净化人群,解除众生苦难,满足众生心愿。
莲花素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污泥而不染”的美誉。莲花是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也是佛教艺术中主要装饰题材。莲花在佛教中比喻为美好圣洁,佛教对莲花完美崇拜,视莲花为“净土”,佛座为莲座,佛眼为莲眼。莲花象征着“生殖崇拜”“莲生贵子”。在3号窟窟顶,莲花纹主要应用于佛陀和菩萨的台座、背光最内侧、藻井壁等装饰中,莲花卷草纹样主要呈现在窟顶八角形边饰外侧。莲花纹装饰纹样大多是一朵盛开的大莲花形状以及莲花花瓣相连的图案,有独立纹样,也有四方连续,变化丰富,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莲花作为佛陀世界的一个重要象征符号,“莲花代表吉祥清净,阿弥陀净土以莲花为居室,莲是佛和菩萨的床座……”莲花在佛教上是西方净土的象征,是孕育灵魂之处。莲花象征佛的诞生、象征佛的转世,象征神圣洁净。
卷草纹是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之一,也是佛教装饰中的一种常用形式。3号窟窟顶上的卷草纹,以忍冬草、荷花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卷草纹风格简练朴实、节奏感强,总体结构舒展而流畅,饱满而华丽,虚实相生,生机勃勃,具有曲线美和节奏感。卷草纹曲线纹盘旋的抒情性和回转流动的韵律感,蕴含着中国人的“凌冬不凋”的内在精神,象征着得祥云之神气,取佛物之情态。
钟山石窟窟内大小佛像有13000多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万佛岩”。历史上的“三教圣人”汇聚一窟,形成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雕塑造型形象生动、表情栩栩如生、生活气息浓郁。莲花纹和卷草纹等装饰图案,造型独特、构图精巧。3号窟虽小尤精,不愧为“神工鬼斧,巧夺天工”,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我国石窟雕塑艺术的珍贵典范。
[1]齐天谷.子长县钟山石窟调查记[J].考古与文物,1982.6.
[2]李凇.陕西古代佛教艺术[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
王磊(1979— ),籍贯:河南安阳。现任教于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传统装饰与现代设计;郑文宏(1959— )籍贯:安徽六安。现任教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佛教艺术与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