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强化农村人口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5-07-13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古城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233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8期
关键词:婚育生育人口

赵 玲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古城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 233000)

关于强化农村人口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赵 玲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古城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 233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对精神领域的追求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渴望身心健康、优生优育、家庭幸福、社会和睦的愿望日益强烈。建设高标准的农村人口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对于转变农民的婚育观念,提高农民的生育、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而重大的意义。本文将对农村人口文化建设进行一些思考。

人口文化;农村人口;三个文明

一、增强农村人口文化建设的主要意义

1.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与丰富。充分应用展现宣传品、送片子下乡、送戏下乡、老年艺术团、农民文艺宣传队等活动大力宣传乡村人口文化,上演的内容主要有扶贫致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婚育新风、关爱女孩等。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被强烈地激发了出来,广大农民主动成为了乡村人口文明的主人,其精神文明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2.倡导与推行新型生育理念。在发展与推进乡村人口文明的过程中,乡村文明阵地得到了空前的巩固。经过搭台唱戏、借台唱戏等多种艺术形式,培育了乡村文明文艺人才,丰富并创新了乡村人口文明活动,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与参加热情,新时期的新型生育观念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与认可。经过宣传人口文明精神,广大农村群众转变了婚育理念与婚育行为,主动步入了低生育行列。

3.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优质技能服务。在开展乡村人口文明活动的过程中,宣传了优生优育服务、围孕期保健、生殖健康、避孕节育、家庭保健等常识,广大农村妇女提高了保健程度,大大减少了出世缺陷,提高了人口质量,增强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得以加快。

4.促进了广大农村的和谐发展。运用先进的人口文明理论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培养生男生女顺从其美、少生优生以及女儿也是传后人等新型婚育意识,推动新型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村家庭的和谐发展、农村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目前,广大农村中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颇多。我们必须加大宣传人口文明精神的力度,大力宣传尊老爱幼、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的人口文明精神,使老有所养,幼有所长。通过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生育文明示范户等活动,激发广大村民的参与意识,营造了广大农村邻里友善、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敦睦、友好交往的美好氛围,传达了新型生育理念、新文明观念,改变了广大农村村民传统落后的生育理念,广大农村村民争办文明事、争做文明人、争当示范户蔚然成风,广大农村发展和谐。

二、农村人口文化现状分析

经济变革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广大村民传统落后的生育理念有所转变。不过,目前农村低生育水平尚不稳定,旧的传统生育观念比如不生儿子不罢休、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仍然存在。此外,不少农村群众法制意识薄弱,生育观念落后,从而给我们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乡镇机构及部分部门缺乏对构建新型生育文化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与重视,导致服务供给不足、投入不到位、质量不高等严重后果;缺乏完善的人口网络建设机制与人口文化基础设施,未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图书、设施、人口文化场所等,人口文化宣传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宣传工作的手段与方式等陈旧落后,活动开展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大,群众参与度低等。上述不良情况均严重影响了快速建设农村人口文化的步伐。故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快建设农村人口文化的速度,引导农村文化与时俱进。

三、提高人口文化的几点策略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人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期的攻坚时期,农村文化作为国家综合文化的一部分越来越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竞争要素之一,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而其中的人口文化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的人口文化从精神文化角度切入,引导广大农村群众转变了落后的婚育理念,培养了文明的、科学的婚育理念。数千年来,农村深受传统人口文化的影响。所以,建设好农村人口文化,既可以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又能够加快农村经济转型的速度。各级领导必须将建设农村人口文化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范畴之内,设立人口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并逐年加大人口责任考核权重,加大宣传农村人口文化的力度,以此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切实抓好阵地建。从农村文化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对农村人口进行文化层面的全面渗透,推进农民自身求知、求富、求文明的心里意识得到不断增强。强调以人口文明为基本前提条件,突出人口计生工作开展所具有的重要性,促使农村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成为活动的主宰。在这样的基础上,促使农村人口计生工作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展过程,同时对于农村基础经济全面发展以及文化事业的有效推进形成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也能够形成根本性的影响作用。针对农村人口文明活动的开展形式而言,强调农村地域性发展的基本特征,将人口文明长廊等诸多活动形式进行广泛探索,对农村人口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针对性不断加强,并能够实现对地域性农村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并且形成全面开发新趋势。加强农村社会文明的全面建设新理念,对活动组织形式以及活动内容进行全面探索,从而实现农村精神文明与农村文化发展之间保持高度协调,为农民精神文明生活丰富性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突出群众主体,引导、激励群众广泛参与。群众既是人口文化教育的对象,更是人口文化建设的主体,群众自觉参与的程度决定了人口文化建设的水平。工作中,我们组织引导各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群众计划生育主人的地位,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贴近群众愿望开展人口文化工作。

一是拓展人口文化宣传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加大少生优生、生殖健康、科技致富、家庭和谐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注重发挥乡、村人口学校的作用,加强面对面的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增加了婚育新风宣传一条街知识板块的数量,形成了知识化、温馨化、个性化的特点。

二是把人口文化宣传融入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坚持把关注民生与优惠计生相统一,把倡树婚育新风、传播人口文化贯穿于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三是加强群众性“互动式”自我教育。发挥党员、团员和计生协会会员“三员联户”的作用,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形式上门进行宣传,用群众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采用入户调查问卷等方式,根据群众的需求变化开展服务,寓人口文化宣传于综合服务之中。

[1]魏一,黄红兵.论山东经济发展与人口文化素质的相互关系[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2]央宗.试论人口文化素质对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5(01).

[3]唐贵忠,冉云霞,陈乐.围绕西部开发,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J].西北人口,2002(01).

[4]李兴中.人口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9(08).

[5]林兆乐.农村人口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2(2).

猜你喜欢

婚育生育人口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
弥补人类生育“缺陷”的幸福路径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安阳县韩陵镇举行婚育健康全程服务新模式培训会
与前列腺炎患者谈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