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蒲剧打击乐的组成与功能

2015-07-13彭红升河南省灵宝市蒲剧团472500

大众文艺 2015年18期
关键词:鼓点记号打击乐

彭红升 (河南省灵宝市蒲剧团 472500)

论蒲剧打击乐的组成与功能

彭红升 (河南省灵宝市蒲剧团 472500)

蒲剧中的打击乐,又称“武场”。主要有:板鼓(包括手板、堂鼓、擂鼓)、铙钹(手钗)、马锣、梆子、手锣五大件。

在演出中以鲜明强烈的节奏、音型、音响等效果烘托感情、渲染气氛。配合着唱、念、做、打来表现它的功能。更善于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即矛盾冲突激化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蒲剧有很多程式化的“鼓点”即“锣鼓经”。它在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中,不断地继承、改革和创新,从而成为帮助演员表演及抒发思想感情的各种重要艺术手段。

打击乐的组成

一、蒲剧

(一)板鼓

板鼓在蒲剧音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乐队的总指挥。剧情的发展变化,乐队即表现的轻、重、缓、急都随着板鼓的变化而变化。

演奏者左手执指板(手板),右手执板签(鼓条):例如〔浪浪罗〕乙打 乙打打其中“乙”就是左手执指板摇击的发声记号。“打”就是右手单签敲击板鼓的发声记号。演奏者两手执鼓签成为双签击鼓的形式。例如:〔介板起板〕乙才 才仓呆呆……仓才 仓才 仓仓 才 仓 —‖其中“打”为双签同时击板鼓。为双鼓条滚击。以上例中的“乙打 乙打打”和都是锣鼓点子的开导部分。一个鼓点的引入往往都是板鼓作为“开头”又称“下底锤”。不同的“开头”引出不同的“点子”。板鼓就是这样来指挥打击乐队的。

板鼓在指挥乐队时,往往灵活性很大,根据剧情需要,速度突然加快、突然减慢、突然强击、突然加花某种变化去引导乐队。

手板(指板)在唱腔中一般都打在强拍上,起着稳定节拍的作用。手板发音记号为“扎”或“乙”。单签击鼓记号为“打”“打打”一般用于强奏。双签(双鼓条)同时击鼓记号为“八”双鼓条先后击鼓记号为“八打”,轻奏滚击记作“○都儿”或双签滚击落尾记作“拉”。

(二)铙钹

在击乐中仅次于板鼓(即半个指挥作用)。铙钹的音响定为“B”音,即蒲剧音乐G调的“3”音。

演奏时铙钹要求追随板鼓的底锤,给人以鼓点的敏感性。铙钹还有它的灵活机动性、音响的强弱、节奏的松紧速度的快慢与丰富,都是追随板鼓底锤由铙钹来显示的。

另外,它能使整个鼓点“锦上添花”,富有生气。如果铙钹在弱拍位置上敲击,音响效果有不稳定的感觉。例如:〔擂锤子〕

渐慢 ……

‖打 仓才才 才才 才 才 …… 打 仓才才 才才 才 才…… 呆呆 仓 ○都儿 才 呆呆 仓 ○都儿 才 ○都儿 仓才 仓都儿 仓才 仓都儿乙才 才 仓 ○都儿 仓 ○ ‖“才”音响十分强烈,有紧促急迫之感。鼓点结束时不打最后一罗,“才”音不稳定的感觉最明显。

铙钹的发音记号为“才”或“且”(手锣同铙钹同击)铙钹的闷击记号为“朴”。

铙钹还有特殊的颤音效果。在强击之后,两扇铙钹内面轻微接触所产生出来的音响便造成连续不断、急促不安的颤音效果。如:“才—”或“仓才—”。这个“才—”音就是特殊音奏法。又如:带有杀气的降场内锤。“打八○ 仓才 仓才 仓 朴○ 仓才才 才才 才 才 ……”。这里的“朴”就是铙钹的闷音,它便造成“才”与“朴”明显的明暗对比。

(三)马锣

马锣在击乐中音响最大,音色厚实豪壮。它是击乐中的骨干,所以往往奏在强拍上。由于它声音突出起到分句分段的作用。

马锣的音响定为G音,即蒲剧音乐G调“1”音。

马锣它与其它乐器配合比较和谐、稳定性强、终止感明显,因此鼓点往往结束在“仓”上。

马锣的发音有“仓”“光”“匡”等记号。多数用于马锣、铙钹、手锣同击。“光”有时代表马锣、铙钹、手锣击散音。马锣弱奏记号为“顷”。如:〔七寸子〕 打 ‖光 光都儿︱ 光光乙 |︱(白) |乙才 乙 ︱ 光 光光 |乙光 乙才︱ 光 光○ ‖其中的“光”为马锣强奏,“顷朴”是马锣,铙钹交替弱奏。

(四)梆子

蒲剧音乐中,梆子起着“骨节”作用。它既能控制音乐的强弱,又能使音乐的节拍、节奏相对稳定。

梆子分梆底和梆槌。蒲剧梆子是由枣木制成(最好用木心,有时也用紫檀木做)这样的木质坚硬而结实,发音又高又尖。它与板鼓、板胡等乐器配合起来声音很协调,富有特色。

(五)手锣

手锣在击乐中也是重要乐器之一。音响效果很有特色,它发音清脆、明朗、节奏活泼。

音响定音为“A”音,即蒲剧音乐G调的“2”音(或“1”音)。

在鼓点进行中它一字不漏的敲击,尤其在“五锤”“硬四锤”“缓头”“四击头”等鼓点演奏中具有“画龙点睛”之神。音响效果清脆鲜明,引人注目。

手锣的发音记号为“呆”“来”“浪”“令”“匝”。轻击记号为“令”。闷击记号为“匝”(匝有时代表手锣与马锣同击)如:〔骑马走场〕 乙打 打乙打 打 匝。

二、蒲剧打击乐的主要艺术功能

(一)打程式

蒲剧艺术主要特征是程式化,打击乐同样与程式化紧密相连,具体与集中的体现就是“锣鼓经”。用蒲剧的各种打击乐组成不同的谱式、套路,表现不同的功能。如“滚头”用于“走边”“四击头”用于“亮相”“紧急风用于“圆场”等。

(二)打节奏

武乐以板鼓为中心,掌握着蒲剧剧种的节奏,演员唱腔的节奏,俗称“尺寸”,全靠司鼓来掌握,蒲剧中的不同板式如:“慢板、二性板、辽板、流水”等,全靠板鼓来掌握。

(三)打气氛

制造戏剧气氛是打击乐主要艺术功能之一。这方面具有独特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紧三翻腰”是表现看的气氛;“马腿”是两军开打的气氛;“乱咋”是退兵的气氛等等。

(四)打情绪

打击乐多塑造舞台艺术形象,为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服务。如:“缓头”表现人物焦急、烦躁、紊乱的心境;“锤头起锤”是人物气昏的状况;“双叫头”用于人物情绪激动而呼叫的心境等等。

蒲剧中的武乐“锣鼓经”它不是僵化的,而是灵活运用于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中,打击乐应当有突破,有创新。

如蒲剧中《薛刚反朝》最后一场,把城团团围住,皇上不交奸党。武乐将“雲鼓”和“战鼓”加入,采用强弱式陪衬,塑造剧情人物情感的起伏,呐喊气氛。皇上最终交出奸党张台,洗清忠良的冤屈,这就是成功的典范。

猜你喜欢

鼓点记号打击乐
打击乐在京剧中的作用研究
中西方打击乐的发展与融合
记号
鼓点
浅谈不同领域中的打击乐
试论西洋打击乐与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脏记号
刻舟求剑
雨天
南昌“强攻产业 决战工业”鼓点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