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守望者
——论安塞姆·基弗综合绘画意义的启示
2015-07-13陈振华岭南师范学院524048
陈振华 (岭南师范学院 524048)
精神的守望者
——论安塞姆·基弗综合绘画意义的启示
陈振华 (岭南师范学院 524048)
基弗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关注德国纳粹的恐怖历史,从德国历史文化角度出发,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刻的批判和反思,用赎罪的艺术形式以唤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回忆。我们从基弗综合绘画作品里可以深深的感受到时代特征和精神烙印。本文通过基弗对当代艺术的重要影响,试图分析基弗综合绘画艺术给我们所带来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德国新表现主义;安塞姆.基弗;历史;材料;综合绘画
20世纪涌现了许多极具影响力的综合绘画艺术大师,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在综合绘画艺术上的独特见解,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巨作,被誉为当代艺术界的守望者。基弗,21岁才开始真正步入艺术的殿堂,一开始就表现出过人的艺术天分和敏锐的洞察力。70年代开始师从博依斯(joseph beuys),他对老师以记忆和创伤作为创作主题的思想很是欣赏并深受启发。博伊斯的社会雕塑观念在基弗那里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他在创作上很注重材料的物性,作品时常大量引用圣经、神话故事、历史题材等作为创作主题,同时在材料的运用上也十分自由,品种异常丰富。如经常运用到铅、沙石、感光乳剂、钢铁、玻璃、沥青、纸、书、树枝、稻草、毛发等物质和综合材料。物质的美学与思想性,在基弗的作品里发生了奇妙的化学作用,得到了高度而完美的融合。他把物质材料的物性发挥到了极致,视觉冲击力和隐喻都传达的非常到位。所有现成材料在基弗有意识的安排下,重新整合,材料原有的功能虽然被改变了,但仍保留着原有的符号性质,想象创造力可见一斑。同时,从基弗综合绘画作品里可以感受到深深的时代特征和精神烙印,战后德国的困惑,迷失和迷惘。从他作品里读解到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那份崇高、坚毅和顽强。而如今,在媒体图像、行为、观念艺术盛行的当下,基弗这位精神的守望者,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艺术思考和启发呢?
一、架上绘画的运用和拓展
20世纪是西方现代艺术极其盛行的时代,而德国表现主义却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宣扬了自己的艺术态度和立场。他们反对艺术过于观念与概念化,形式语言和传统绘画精神的脱节,他们推崇传统,重新阐释艺术语言,为架上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艺术发展史来看,西方绘画艺术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20世纪现代主义的观念艺术,则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不断的推崇自由,形式的视觉冲击力。而艺术家也不再仅仅依赖于写实的传统,走向更丰富、夸张、抽象的形式语言上。这种观念的转变,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艺术。
从观念作为切入点解读作品,当代艺术与传统绘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覆的改变。艺术不仅仅是描绘生活,更高于生活。如流行的抽象主义、极简主义这类流派以理性著称,但作品却很难看到感性的情感元素。而德国的新表现主义正是融合了传统具象和抽象元素,同时还结合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进行对艺术的探索与思考。新表现主义影响之巨大,它不仅给整个德国的艺术界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西方当代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可以说,德国新表现主义给身处困境的架上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与助推力。
在基弗的作品中,无论版画还是综合绘画,作品的观念性与形式感无疑都为架上绘画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启发性和可能性。表现为:其一,基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表现手法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体。他强调无拘无束的自由表达方式,反对作品的过于概念、观念化。其二,基弗在综合材料的探索极具个人独特艺术面貌,作品在运用材料的语汇上十分丰富。有来自自然的沙砾、泥土、树枝、稻草等;有来自工业的沥青、玻璃和铅材等;也有来自笔迹、相片等精神文化产物。其作品强烈的物质感,历史的沉重感与深邃的精神世界,为架上绘画带来更开阔的艺术表现与阐释。基弗作品所表达的对整个民族社会的记忆与经验,对人、生命、宇宙的思考,思想与艺术天然的融为一体,毫无做作之情,很具现实意义。他在强调观念表达的同时仍坚守着思想上的独立性。
二、材料物质感的运用和延伸
欣赏基弗的作品,会有种强烈的现场立体感。这种视觉感受很容易把观者带入作品的语境,各种感官、体验、时空交织在一起,撞击着观者的视觉感官与内心的共鸣。基弗在作品里运用大量的综合材料,他的材料观念也是受老师博依斯的启发,注重材料本身的背景、文化与内涵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又会给观者的内心和记忆产生连结而引起共鸣。在基弗众多综合材料作品中,在材料的运用上有几个特点:其一,注重材料的质感。基弗善于运用材料本身的天然特性,如被烧焦的树枝、木条、烟灰等。让人难免联想到战争和死亡,因为通过材料的质感,以此打开观者内心对这一历史的记忆。其二,发挥材料的心理和记忆作用。在基弗看来,不同的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和象征意义是有所不同的。如他作品中,飞机喻指残酷的战争,白色的衣服则喻指战争中无辜的受难者。而铅能让人联想到军械制造、炼金术等。他正是利用这些富有标志性的材料组合在画面上,以唤起观者对过往历史的记忆。其三,保持材料调性的统一。每种材料都具有不同的心理倾向和调性,基弗很喜欢用焦木、腐蚀金属、沥青等,以青灰色调来表现沉重、悲壮的历史、宗教题材。其四,注重物质感的延伸。基弗的作品里包含着各种材料、形象和文字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我们能够感受到许多不同的历史事件、生活经历等。这些内心活动并不是静态的,而是运动不断变化着,这些画面中众多元素交织在一起,能引起我们许多奇妙的联想活动。
作为杰出的艺术家,基弗这种自由自在的艺术表现力,在材料的把握及运用上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不仅拓宽了西方艺术家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启发了我们这些艰难探索的中国艺术家。
三、坚持艺术追求
作为真性情的艺术家,基弗的创作理念得益于他的老师博依斯,强调真诚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生命。基弗由始至终保持着不随波逐流的清醒认识,坚守着自己的艺术信仰与追求。也正是这份坚持,基弗作品的思想脉络是十分清晰和完整的。他用自己对世界所理解的方式,背负着深深的德意志民族的历史烙印。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精准的表达个人的精神世界与艺术理想。从基弗的作品里我们不难看出,作品的观念性是作品表达的基础,决定了表达方式和意义。基弗创作里经常出现对历史,宗教层面的思考,无不体现了他创作的观念,但他在强调观念艺术的同时,则更侧重于对精神情感的表达,对画面诗意的探索,或许真诚的情感表达才是他艺术追求的归宿与终点。如他在作品《村中人》里,把自己化身为一名忏悔着,手里紧握着正在燃烧的干树枝,背景则是被大火吞噬的森林,艺术家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他认为火能改变我们,也能改变我们周遭的世界。另外一件作品《韦兰之歌》是基弗于1982年所创作的一幅佳作。作品以被烧焦的广阔无垠的大地作为背景,画面正上方悬挂着一只由铅制成的翅膀,厚重的金属材质与烧焦的土地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艺术家内心这份悲壮之情。基弗在作品里混加了许多稻草作为肌理,借用稻草作为植物生命体这一特性,以此用来暗喻生命的存在与消亡的过程。基弗通过作品表现了德国的过去,也暗示着自己的未来。
四、艺术的历史使命
我们从基弗作品里看到德国二战时期这段沉重的历史,这也是他艺术创作的主要脉络,纵观其艺术历程,作品的思想性是他的创作的主要线索,基弗面对德国纳粹给全世界所带来的创伤进行深刻的反思,特别是对本民族这段沉痛的历史,艺术家用赎罪的方式进行深刻的对人性的思考。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这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作品在精神层面的阐释和美国波普艺术相比,波普艺术强调商业的流行和唯美,而基弗作品则更测重艺术的社会功能、思想与内涵。这也正是基弗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的原因。
另外,基弗在其创作中时刻都在关注个人的身份定位以及本土文化。通过对人性的探索来阐述艺术的社会责任感,以致于影响了大批中国现当代艺术家。不管是他的创作方法、材料还是艺术观念都为当代的中国艺术家们指出了宝贵的经验,并深受启发。如80年代的伤痕艺术就是很好的例证。基弗通过作品对本国二战纳粹这段历史的反思,和伤痕美术许多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刻的反思是不谋而合,一脉相承的。这种表达方式,同样实现了艺术家对社会的艺术责任感的表达,并做到了作品的思想性与形式感的高度统一。基弗这位德国表现主义大家不仅是对我们,对西方当代艺术界的冲击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基弗的艺术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的,他是一位思想者,也是艺术的守望者。他以独特的艺术语言,通过描绘德国历史,自己对未来的迷茫,以此来唤起人们内心的力量。他在强调观念的同时,更侧重于对精神情感的表达,用最真实的情感来表达对艺术的追求。我们也正是通过基弗的作品得到帮助与启发,他以独特的艺术姿态,让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界为之一振,重新阐释和丰富了艺术语言,为看似已经落伍的架上绘画得以延续开辟了更多的现实意义。他坚守自己的艺术信仰与追求,也不忘身为艺术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为世界当代艺术带来了一场高品味的艺术盛宴。
[1][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 .天津美术出版社,1988.
[2]马克-罗森索著,祁海平译.《安塞姆-基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