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
2015-07-12刘红
刘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83-01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这是‘根”。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从教育到教学再到训练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谈语文教学如何贴近现实生活。
一、从语文的本质看,语文和生活密不可分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叶圣陶语)。在现代社会,听、说、读、写、算、信息技术是每一位能正常生活的公民必须具备的生活技能。其中前四种能力就与语文有关,直接影响公民的生活质量和基本素质。因此,一个人如果语文学不好,他就很难在民族大家庭中和谐地生活,更谈不上发展。德国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一文中指出:“语言是形成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和语言从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众所周知,语言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离开了现实生活中的表象,语言就毫无意义,也不可能产生。语言和生活是多么密不可分啊!
二、从语文教育的实践来看,现实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课堂
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的。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他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而要让他再写出这种生活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要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學。
三、从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看,应用于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
语文最终是为了用语文,语文是“应用之学”,而不是“应试之学”。如果我们割裂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一味地“以本为本”陷在死读书、机械地做练习之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不会消失,初中毕业生不会填写银行存款凭条,著名作家考高考语文试卷挂红灯等的现象将终究是个令人笑不出来的辛酸的笑话。因此,我们要本着用语文的宗旨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力求贴近学生现在与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四、教师转变观念,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
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语文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在语文教育走向生活观念的指导下,变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出发为学生的学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扮演辅导员、教练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是主人,教学活动是一次集会式的讨论、探讨,与会的是学生,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是主持人、召集人,需要巧妙地把握讨论的方向和进程。教完全是为了学,服从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特涅斯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联系生活学语文,让语文教育走进生活,既“导流”,又“开源”,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