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应有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015-07-12李建英
李建英
李建英,教师,现居重庆开县。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第四学段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规定,学生的口语交际要“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渠道,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载体,适时有机的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下面是我在七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案例一
现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这篇课文里,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因友人日中未到而行,友人则对子发怒,元方因友人怒而心中不悦。陈太丘、友人、元方三个人都“怒”,不高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任何外在信息的记录员,而是主动的建构者”。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是一位调解员,应该如何化解陈太丘、友人、元方他们三人之间的矛盾?
这时候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有人说,陈太丘与朋友下次相约同行,陈太丘也故意迟到。
立刻就遭到了有的同学的反驳,朋友不会想到上次失约的事,只会生气,怪陈太丘不守时,不守信用,这样会更加激化矛盾。
有人说,陈太丘应等一等朋友,并对朋友说,如果你再迟到,下次不与你一起出去。让朋友认识到自己不守时,不守信用的错误,这更能体现出陈太丘珍视友谊。
有人说,陈太丘可以留一张字条,说明等朋友不到,自己先走了,到前面某个地方等朋友。
老师这时,适时提问,可以把这个字条交给谁呀?
在老师一步一步提问、启发之下,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热烈地讨论,争相发言,甚至激烈辩论。
有人说,让元方成为化解矛盾、传递友谊的信使,这样大家都高兴了。
有人说,元方说话可以委婉些,告诉父亲的朋友:父亲等您一会儿,您未到,他已经先走了,父亲叫您去追他。
有人说,元方应接受友人的道歉,友人毕竟是长辈,向一个七岁的孩子道歉需要勇气,元方作为被伤害者,原谅对方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包容心。
通过以上活动过程,使学生用心感受到了诚信、宽容、尊重、理解在人际交往中是多么地重要。
懂得了在生活中,当遇到矛盾的时候,应该说话如何委婉一些,才能不激化矛盾,巧妙解决矛盾。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强烈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这就突显了语文的交际功能。
案例二
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历来都受到同学们的喜爱,这一课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同学们都知道,妈妈这种重财轻义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孩子纯洁的心灵。老师问,文中的“我”有没有做得不妥的地方?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做?
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说,万芳喜欢羚羊木雕,“我”征得妈妈的同意,可以把羚羊木雕借给好朋友玩几天。
有人说,万芳喜欢羚羊木雕,“我”可以经常邀请好朋友到我家来玩。
有人说,妈妈逼“我”去要羚羊木雕,“我”可以这样对妈妈说:“妈妈,你把东西送给了你的好朋友,奶奶逼你去要回来 ,你怎么想?”
有人说,“我”应该把“我”和王芳之间的友谊讲给妈妈听,王芳在我的心中是多么重要,我多么珍视我们之间的友谊。
同学们有很多的办法可以化解这次矛盾冲突,可是文中的我只说了一个字“不”!没有很好的与父母沟通,最后,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可见,沟通在生活中多么重要。
接下来,联系我们的生活。教师问,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呢?那同学们一起来为彼此支支招。
学生要说的可多了。
有人说,我喜欢素雅的白色的衣服,妈妈老是给我买红色的衣服。
有人说,有一次,妈妈的钱不见了,硬说是我拿了,还打了我。第二天妈妈才想起来是她买东西用了。
有人说,星期天妈妈也不让我打篮球,说是影响学习。
有人说……
同学们真是有办法呀,纷纷举手支招。
针对问题一,我们可以这样给妈妈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红色的衣服太耀眼,白色的衣服文雅一些,淑女一些。你不喜欢我更文静一些吗?
针对问题二,应该让妈妈冷静,和妈妈一起来回忆,家里最近买了些什么东西,有哪些地方用了钱。
针对问题三,告诉妈妈,打篮球是有益的活动,能强身健体,能够增强协调性,自己能够处理好篮球和学习的关系,让妈妈放心。
同学们通过讨论,学会了运用语文这个交际工具,学会了沟通交流,提高了处事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人的一生都要与人打交道,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沟通、交流将贯穿人的一生,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