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对老年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2015-07-12张新华
张新华
胺碘酮对老年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张新华
目的讨论胺碘酮对老年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05年5月行胸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75例为对照组, 2011年3月~2013年5月行胸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75例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出现心律失常。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 观察组患者显效50例(66.7%), 有效 23例(30.7%), 无效2例(2.7%), 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显效41例(54.7%), 有效15例(20.0%), 无效19例(25.3%), 总有效率为74.7%,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胸部术后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后, 患者的康复情况比较理想, 心律失常发作次数较少,并且在饮食、休息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较为优秀的结果, 证明胺碘酮对老年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的作用比较积极, 日后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老年;胸部手术;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
老年化引起的心肺器质性改变以及手术创伤, 特别是胸部手术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非常严重, 容易伴发心律失常, 促使患者的心排量持续减少, 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从客观的角度来说, 对于胸部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 临床上一般采取药物治疗, 并且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药量的使用数量。但是临床上的药物较多, 如何把握成为了工作的重点。本研究主要讨论胺碘酮对老年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3年3月~2005年5月行胸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75例为对照组, 2011年3月~2013年5月行胸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75例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出现心律失常。观察组中男46例, 女29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67.3±4.3)岁。对照组中男45例, 女30例;年龄54~86岁, 平均年龄(67.4±4.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择本院2003年3月~2005年5月行胸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75例为对照组, 2011年3月~2013年5月行胸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75例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 主要给予西地兰针(生产企业: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178)治疗。应用方法:成人先给予0.2 mg, i.v., 观察有无过敏及特异质反应[1]。成人常用量:0.2 mg/次, 2次/d。用于控制心率及转复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 第1天0.2 mg b.i.d i.v., 如无不良反应, 第2天0.2 mg b.i.d i.v., 第3天0.2 mg b.i.d i.v., 连续3 d[2]。观察组:应用胺碘酮针(可达龙, 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3]150 mg(2~3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20 ml缓慢静脉注射[4], 效果不明显者在15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 以后按5~10 mg/(kg·d)持续静脉滴注3 d, 第3天加用口服制剂, 600 mg/d, 分3次服用, 口服3 d后逐渐减量[5]。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设定显效、有效、无效3项判断标准。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 心律稳定, 经过相关检查后,未出现异常情况。有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康复迹象明显,虽然偶尔出现心律失常, 但程度较轻, 未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无效: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不明显, 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和发作程度依然严重, 需持续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将得到的数据,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4.7%,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对比[n, n(%)]
3 讨论
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和调节能力比较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旦进行大手术, 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创伤。胸部手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 是非常危险的, 术后很容易并发心律失常。通过对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 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疗效。该药物的优势在于,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延长动作电位以及有效不应期, 同时具有钙拮抗、膜稳定等作用, 临床疗效显著。从结果来看, 观察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后, 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证明该种药物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
综上所述, 通过对老年胸部术后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后, 患者的康复情况比较理想, 心律失常发作次数较少, 并且在饮食、休息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较为优秀的结果,证明胺碘酮对老年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的作用比较积极, 日后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刘德秀.综合护理干预配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现代医药卫生, 2014, 18(9):2845-2847.
[2]韦迎娜, 周祥群, 王芳.胺碘酮防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效果分析.海南医学, 2014, 18(9):2728-2729.
[3]于增智.静脉胺碘酮急诊转复高龄房颤52例临床观察.吉林医学, 2014, 26(7):5811.
[4]赵费敏, 谢波.长期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7, 7(1):61-62.
[5]陈允祥.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现代医院, 2014, 9(10):61-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054
2014-11-26]
455000 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