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亳州中药材对外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2015-07-12张谯宁

2015年39期
关键词:亳州市亳州中药材

张谯宁

亳州中药材对外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张谯宁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国内各个产业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药材产业也不例外,作为中国传统产业其发展对外贸易具有天然的优势。亳州作为全国闻名的药材之乡,目前拥有亚洲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康美中药城),每年中药材总交易额位居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利用好当地中药材的区位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对亳州中药材产业乃至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对外贸易;亳州;中药材;发展现状

一、亳州中药材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亳州市作为全国闻名的中药材之乡,中药材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中药材种植85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亳州市中药材交易,2014年交易额约160亿元,中药材进出口额1.03亿美元。同时亳州也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饮片的加工基地,现有规模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56家,年销售过1亿元的药业企业达29家,2014年产值90亿元。

亳州出口中药材种类繁多,主要以地产药材亳芍、亳菊、亳桑皮等为主,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等。近些年随着中医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中药材出口贸易逐渐涉及西欧和北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12年,安徽广印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广印堂制药有限公司、亳州市盛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4家企业名列“全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十强”,分别排名第5、第6、第9和第10位。2011年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获得商务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授牌。2014年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得到了安徽省的批复,成为省内首家受到政府批复的大宗交易场所。

据亳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前两个季度,亳州28家中药材企业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8289万美元,同比增长33%,占亳州进出口总额的51%,其中:出口额7397万美元,同比增长28%;进口额892万美元,同比增长102%。中药材贸易对亳州进出口额的拉动达12个百分点,在亳州市对外贸易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亳州中药材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进出口比例不协调

长期以来亳州开展对外贸易,出口额长期大于进口额,虽然可以创汇,然而造成了很多宝贵中药材资源的不合理的外流,很多原生中药材的生长周期长,采摘后需要长时间培育。亳州中药材对外贸易结算基本上用美元,随着近些年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给亳州中药材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影响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对外贸易规模不高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1~6月份,我国的中药材进出口额达7.44亿美元,同比增长41.25%。其中,出口额5.74亿美元,同比增长31.33%;进口额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7%。

(三)出口市场窄,相关的配套能力差

亳州对外贸易的中药材产品大部分出口的目的地是韩国和日本,出口地过于单一,贸易风险相对就较高,同时亳州缺乏为专业中药材对外贸易企业服务的机构,很难为相关企业提供便利服务。

(四)出口商品附加值低

很多亳州外贸企业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意识,品牌建设严重滞后。近些年亳州市的中药材出口产品以粗加工的中药饮片居多,深加工的潜力还有待挖掘。

(五)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员工专业技能欠缺

亳州市很多外贸企业都是由个体工商户发展而来,企业做大做强后转向中药材外贸,旧有的管理观念和体制已经不适应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也要求企业去适应。同时很多企业招聘员工对技术层面要求不高,企业员工也很少能得到培训、进修的机会,业务水平始终得不到提升,对企业的整体效率造成了影响。

三、亳州中药材对外贸易发展的建议

(一)适当调整中药材进口比例,寻找新的药材培育地

目前我国已经从持续快速发展期向稳定转型期变化,加之人口总量的增长,部分中药材资源供应变得相对紧张,适用的中药材种植土地面积有限,同时也面临着中药材资源产量的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矛盾等问题。其实全球各地有很多地方都有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土壤和气候环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下这些天然的自然资源都可以拿来利用。比如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空旷并且具有大量的天然林,比我国东北地区更适合作为贝母、鹿茸、人参等中药材的种植地。

(二)树立品牌观,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

现在许多中药材外贸企业忽略了品牌建设,往往让自己陷入在低价格竞争的深渊中无法摆脱。创建品牌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产品附加值的过程,附加值营销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附加,会产生叠加累计和复合作用,进而对消费者形成强有力的影响,产生综合性的体验。有品牌竞争力的企业往往在企业竞争中占据着优势地位。在完成品牌创建的同时改变以往仅仅是净洗、熏蒸、切片等初级加工的产品形态,强化中药材成药的开发与建设。例如双管齐下,帮助亳州中药材外贸企业树立竞争优势。

(三)强化部门间的通力协作,整合区域海陆空港口资源

银行、海关、税务、商检等部门之间应建立联动的机制,积极为中药材外贸企业在融资、快速通关、出口退税、商品检测等工作流程创造便捷、高效的条件。亳州可以利用周边的有利条件强化自身,比如连云港的海港资源,阜阳、商丘、郑州的陆港资源,徐州、合肥、阜阳、郑州的航空港资源等,加之“商合杭”高铁亳州段及皖北国际机场即将开工建设,将有效缓解亳州对外贸易发展地理位置上的不足。

(四)搭建平台,引导农企对接

通过亳州药通网搭建平台,为中药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服务,能有效地对市场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及时、准确、全面、方便地为客户提供各种专业信息服务。该平台已成为推动中国中药产业进步的重要力量,还促成了企业间的沟通合作。除了信息平台外,有关政府职能部分还应帮助中药材外贸企业尽量在当地组织货源,安排种植大户集中种植,统一收购形成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企业相关问题。

(五)开展企业流程再造,强化员工培训

进行企业流程的诊断和再造,完善企业体制,创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亳州中药材外贸企业跟上时代的潮流,树立竞争优势。同时开展对员工的岗前培训、业务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帮助企业提升效率。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外界对中国各方面了解的进一步深入,西方医学界逐渐重视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西方医学的一些不解难题在中医方面得到启发和补充,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医药、针灸等传统医药在现代医疗中依然占据着重要性,为中药材的对外贸易带来了良好机遇。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产业非常重视对中医药事业的资金扶持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资金投入总量不断提高,二是投入增长速度加快。政策的倾斜将加快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药材对外贸易发展,最终使我国中药材产品成为国际医药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和高附加值产品并占领广阔的国际市场。

(作者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1] 安徽省亳州市药业发展局、市商务局2014年《我市中药进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的报告

[2]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农业委员会《谯城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

张谯宁 (1984-),男,汉族,安徽亳州市人,物流工程硕士,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管理学基础。

猜你喜欢

亳州市亳州中药材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文旅强市步铿锵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亳州市水利工程队参建经典工程展示
居· 文化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亳州市城区地面沉降现状及形成机理分析
历史名城亳州与古代军事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