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校在校园招聘中的指导作用

2015-07-12潘巍峨

2015年39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场毕业生

潘巍峨

一、校园招聘现状

高校分为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讲,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校园招聘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专场招聘会。专场招聘会是企业与学校充分沟通后,在指定的时间、地点由企业单独进行招聘,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宣讲和招聘。宣讲一般分为播放宣传片、介绍相关情况、解答学生提问等三部分。宣讲结束后,企业对有意向的毕业生进行现场招聘;二是校园招聘会。校园招聘会一般由一所或几所院校主办,受邀企业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对毕业生进行现场招聘。部分高校会组织企业在招聘会前进行宣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

根据诺姆四达研究院对2014年—2015年度校园招聘会的现状调研报告,企业校园招聘的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1.企业校园招聘的起始时间均集中在每年的9月至10月,正验证了校园招聘“金9银10”的说法。2.校园招聘在完善企业人才供应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为企业输送新鲜人才、为企业充实战略人才储备和完善人员结构。3.超过九成的企业在校园招聘中设置了面试环节,大学生职业稳定性和一些个性特 (如:责任心等)也被企业所重视,而传统的校园宣讲会仍然在校园招聘的信息发布环节广泛使用。4.近六成的企业偏好重点院校的学生 (985院校和211院校)。5.企业需求最多的岗位为技术研发类、销售类和市场营销类岗位。6.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职业稳定性和责任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颇为看重。7.参与调研的企业认为自身对毕业生吸引最大的是知名度和口碑。

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和高校而言,这份调研报告得出的结论展示出了企业对于校园招聘时的学生素质、学校背景、岗位需求等特征的意愿表达,因此在校园招聘开始前应届大学毕业生一定要做好准备,了解自己,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与此同时,高校作为输出人才的培养基地,一定要加强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工作的指导,发挥高校在校园招聘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规划

1.就业工作机会的选择。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正式进入职场之前,一般面临的企业性质主要分为四类: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对于国有企业、政府、事业单位,招聘形式一般为笔试+面试,这类工作趋于稳定、薪酬市场化、福利好,但是入围条件难度偏大;对于外资企业,招聘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语言要求能力更高,专业知识看重,以及个人综合素质;应届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稳定的国企,或者考公务员,再或者可以进行自主创业。在进行职业规划之前,大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要走哪一条路,毕竟,将来想要从事的行业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2.定位自己,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决定步入职场之前就应该进行的一项对自我剖析的工作,没有人能够比你更了解自己,然而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大学毕业生往往无法准确地判断自己适合哪个行业的工作,能够胜任哪项工作。在对自我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利用智联招聘的职业测评、九型人格分析、DISC理论等诸多工具对自我加深了解,在互联网资源发达的时代,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测评工具达到深刻地认知自我,先要初步判断自己,再确定自己的爱好岗位,有了岗位目标再进行岗位责任分析,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以使自己在岗位竞争中获得优势,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3.自我管理。俗话说:要做事,先做人。应届大学毕业生期待未来的工作,在积极为未来的职业做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计划管理、健康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等,尤其要正确认识自己身上的缺点,进行改变;比如:拖延症,如果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或者不断地改变自己原先地计划,那么就应当改掉拖延症这个坏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工作习惯,可以利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系统工具计划生活,收集、整理、组织、执行、回顾是GTD的五大要素,坚持进行GTD训练可以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能增加生活的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可以有助于未来的职场工作。

在通往未来职业之路的过程中,大学生只有定位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自己要走的工作之路,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才能够在竞争非常激烈的校园招聘中脱颖而出。

三、高校对校园招聘的准备工作

高校作为校园招聘的中间力量,它能够有效拉近企业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距离,它作为人才输出基地,要秉承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同时也要维系好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接下来就高校对提高应届大学生求职竞争力的措施进行探讨。

1.就业中心开展职场培训系统化。高校的就业中心在指导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方面进行了讲座、面试指导、简历门诊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方案。但是很多方案都是针对短期的校园招聘活动而开展的,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效,高校应该在职场培训体系上面进行更多思考,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准备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序,形成自己的一套职场培训体系。这个职场培训的体系应当从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开始,定期开展职场准备讲座,引导大学毕业生在还未毕业时就多进行思考。

高校应针对全校毕业生普遍开设“职场文化与求职培训”课程。紧紧围绕八个预设能力目标,通过职场文化讲解、职业规划和定位、职前心理培训、职场技能培训、求职面试培训和实习期跟踪回访六大模块的教学与培训,采用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训。

2.高校网络平台搭建之有效运营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企业的招募活动带来了大量的新的机会,也给高校带来了对学生教育的便捷灵活性。高校应当从投身于校园里的课程设计转向运营微信公众号,因为微信是一个强关系平台,它是一个朋友圈,也是自己吸取有益信息的一个平台,据互联网调查,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从2015年已经成为社会化营销的主要媒介,微信是生活中使用移动工具的人的一个社交工具。高校一定要增强微信运营的有效性,逐渐培养大学毕业生关注自己的平台,并且发布有益于大学生的就业择业信息。在发布内容的选择上也应当仔细甄选,尽可能地多与大学生开展互动,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指导的目标。

四、总结

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市场,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校园招聘调研报告了解到的企业对于人才选择的倾向,可以更好地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了解工作,从而通过自我管理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综合能力而提高校园招聘的竞争力,也给予了高校一定的参考标准,致力于培养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技能以及职业规划。高校在校园招聘这个市场上应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1]2014-2015年度校园招聘现状调研报告.诺姆四达研究院.2015.

[2]孙静.校园招聘及高校毕业生应聘对策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1).

[3]李涛.高校如何帮助企业做好校园招聘 [J].科技视界.2014(23).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场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