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培训模式探讨研究

2015-07-12李维云

2015年39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培训

李维云

基于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培训模式探讨研究

李维云

企业员工培训极其重要,但却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依托校企合作,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模式成为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企业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校企合作关系下的企业员工培训模式。

校企合作;企业培训;模式

根据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任何企业的竞争都终将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经是企业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资源。而培训则是一种提高人才的含金量的最好的投资,而且是企业可以选择的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投资。科学合理的培训不仅能提高企业员工的个人技能,还能促进他们适应当前的技术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革,提高处理更难、更具有挑战性任务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强所在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厚实的基础。

一、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意识较有偏差

1.“培训无用”

虽然大家都知道有意义的培训会帮助员工提升个人能力,但是由于现在很多企业在培训中存在培训内容空洞、脱离实际,而培训形式的过于简单化,如只采用授课式等,导致学员对培训持有厌恶态度,更有些企业对培训没有严格的考评制度,培训的对象会以各种理由、借口逃避培训,却不会受到任何约束或者处罚。导致培训的结果缺乏明显的效果,而培训就被逐渐沦为或视为无用。

2.“培训浪费”

现在很多企业还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培训是一项花费昂贵,却又产出很少的活动。有些企业会短视的认为,反正现在每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都很多,永远不缺人,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如果需要用人,完全可以直接到市场进行招聘,花在培训上的投资实属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即使做培训,企业也不愿意多付费,尽可能地压减培训的相关费用费用。更有一些企业还担心培训后,员工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加薪或者去更好的企业。这样的短视,也导致员工的水平始终停留在一个较底的水平,而那些想要上进的员工则由于没有培训,不能更快的提升自己,可能会更快的离开企业。最终导致企业只留下一群平庸之辈。

(二)企业培训不规范

一些企业虽然会安排培训,但是在进行培训时,安排培训计划和培训时间却很随意,不仅缺少专门的培训管理人员、相应的规章制度,还缺乏相应的培训计划、规范和培训指导材料,有时甚至连培训讲师都是临时选择的。正是因为对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安排等执行工作不到位,导致培训流于形式,为培训而培训,花了钱还得不到相应的培训效果。

(三)校企合作流于用人层面,培训优势未体现

目前已有较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大中专院校的师资资源,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缺少专人负责或者对此不够专业,导致并未能较好的共享高职院校的师资资源,仅仅从用人层面得到较好的合作,但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优势并未得到很好的使用。

二、基于校企合作,发挥培训优势,打造企业培训模式

目前,众多的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有不同层次的合作,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大高职院校实现高职院校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谋求自身发展、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并不是校企合作的唯一一种合作方式,因为高职院校的功能不仅是教学,它还包括科研、教改、就业、社会服务等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尝试其他的合作模式。

(一)工作任务式培训模式

工作任务式培训模式是指高职院校根据相关企业的需要和要求,就企业的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提供有针对性培训的一种形式。这种工作任务可以来源于企业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也可以是员工在入职之后的某一时间段的某方面特殊培训,如语言培训、礼仪礼节培训、技能培训等。还可以提高层次,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分析,发现企业运营中的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任务式培训模式可以面向企业高层,也可以是企业中层,或者普通员工,具有均可根据企业要求做出培训安排,培训时间不定,培训对象广泛、培训内容无特定内容等特点,一般培训之后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对于校企双方来说,该种培训模式具有短期性、时效性和不确定性。如笔者所在的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就与金华及周边县市的酒店、景区等有合作,进行各种层次的工作任务培训。

(二)专业证书+技能培训模式

专业证书+技能的培训模式是指旅游企业依托高职院校,针对企业一线积极上进的员工进行的关于语言技能、操作技能、或者是理念转变的培训方式,不同于工作任务式培训模式,此种培训模式要求参加培训的员工,必须通过学习、考试取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如酒店管理师、会展策划管理师。一般,该种培训模式由旅游企业提出培训要求,校方根据企业要求,联系相关技能鉴定中心,并由校方负责组织培训,设定培训内容,进行理论教学等,培训结束后,由企业或学校邀请,共同对学员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最终根据社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鉴定结果予以或者不予以颁发相应的证书。

(三)“订单式”培训模式

“订单式”培训模式是指以企业根据发展的需要,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按照相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岗位的语言、操作技能等要求,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院校成立某某企业的某某班。此类订单班的培训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适应该企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将企业需要的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培训计划既要便于学校的教学安排,又利于企业的组织生产。使教学与生产基本同步、实习与就业一体。这种人才培训模式,要求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要求进行培养,理论课教学主要在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企业实施,学生毕业后就到企业顶岗工作。

(四)学历学位提升式培训模式

学历学位提升式培训模式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则依托综合性高职院校,对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知识进行更新、学历学位进一步提高的培训方式,相对于前几种的培训模式,此类模式是面向中高层的,相对层次较高。目前,旅游企业的员工普遍存在学历偏低的情况,因此可以结合高效的教学资源,与高职院校共同协商制定培训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既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又能适当增设一些具有实用性、前瞻性的专业选修课,而学位论文选题既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实际,又要使有条件的企业能集中学员到高职院校进行课题制作,这样既能够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文献和资料资源,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又能够得到校方更好的指导和高职院校的学术熏陶。使学员既得到专业理论的提高,又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企业数量增长飞快,竞争主体明显超出市场需求,旅游企业的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而现在旅游企业硬件方面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真正的竞争焦点就落在人才上。因此,采用何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是企业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1] 臧子东.中小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续教育研究,2009,(02).

[2] 崔跃奎.员工培训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中国培训,2009,(7).

[3] 赵昕,宿林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4] 宋微,于锦萍,马营.基于校企合作下的企业职工培训模式探讨和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07)

[5] 杨泽民.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慈兴集团的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半月);2008,(05)

李维云 (1981-),女,安徽霍邱县人,硕士,浙江省金华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