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族纳顿节锣鼓乐的考察及研究

2015-07-12商文娇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810008

大众文艺 2015年3期
关键词:土族铜锣锣鼓

商文娇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810008)

土族纳顿节锣鼓乐的考察及研究

商文娇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810008)

锣鼓作为主奏乐器在青海民和土族纳顿节1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掌控着整个纳顿节演出活动的仪式进程,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功能,在土族纳顿节各项仪式的实际展演中,传递着民间信仰仪式的内涵,发挥着控制文化时空,渲染节日气氛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纳顿锣鼓乐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借由田野调查,笔者深入到民和县官亭镇各个村落,通过访谈、录音等方法,获得了比较详尽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本文在实际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纳顿锣鼓乐进行了录音记谱、归纳和梳理,同时对其结构形态、地域特征及审美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纳顿节;土族;锣鼓乐

注:本论文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河湟流域多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课题批准号:14ED150)阶段性研究成果。

纳顿节是青海民和土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作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纳顿节以它独特的文化现象和艺术特性,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除了庄稼歉收的年景,民和的三川地区几乎每年都要举办纳顿节。届时,人们群情激动,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连长期打工在外的村民都尽量会抽出时间返回家乡参加纳顿会,在节日进行期间,从头至尾都会有锣鼓乐的伴随,各个环节、各项仪程也都离不开锣鼓的配合。

一、民间信仰仪式场域的主导者

在中国各民族或民间的活动仪式中,打击乐是普遍使用的一种器乐组合形式,民间几乎所有的祭祀活动或节日活动都伴随着鼓、锣、钹、板梆、木鱼等打击乐器的击打演奏。其中鼓和锣尤具民间特色,使用也最为普遍,我国古代就对鼓十分推崇,认为鼓是“八音之领袖”2,有史记载,夏朝时宫廷里曾用鼓声来救除日食,那时起就确立了鼓既作为祭器又作为神器和乐器的重要地位。锣与鼓相结合,成为中国民间打击乐组合的主流,也是民间祭祀活动中的主导性响器,因此后来“锣鼓”一词变成了中国民间诸多打击乐器的代名称。广泛应用于狩猎征战、祭祖求神、祈天祈雨、婚丧嫁娶等民间的各种民俗活动中。

民和土族的纳顿节主要仪式包括请神下庙、会手舞、报喜讯、颂搭头词、打杠子、锣鼓竞技、面具舞、法拉祭祀占卜、发神收幡等形式,期间土族群众上坟祭祖,访亲探友,村头村尾熙熙攘攘一派欢天喜地的节日景象。所有仪式环节中,锣鼓敲击出的音响就是统领仪式进程与展演的灵魂,整个仪式活动中也只使用牛皮鼓和铜锣两种打击乐器。在纳顿节里,鼓和铜锣既是给舞蹈和面具戏伴奏的乐器,也是连接仪式活动的“控制器”,还是“法拉”发神附体时必用的法器,可见其作用的广泛和重要性,所以说锣鼓是伴随民和土族纳顿节仪式展演中最为重要的音乐元素。响亮有力且节奏变化丰富的锣鼓声使人振奋,也让人敬畏,人们随着锣鼓击打出的各种节奏点翩然起舞,奉上自己真诚的心,完成纳顿节“娱神”同时也“自娱”的主题。

在几乎所有的民间仪式活动中,能同时演绎出庄严神圣、活力动感因素的,就是听觉方面的音乐节奏和视觉上的表演行为。锣鼓在纳顿节中,同样充分发挥着直接的、不可替代的现场组织功能和环节衔接作用,不仅是各项仪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律动基础,更是调节现场情绪的动力。节日期间,通常各村落使用的都是牛皮鼓和铜锣,单鼓单锣或一鼓两锣,鼓作为一种被神化的声音符号,在此音乐组合中占有极高地位,几乎担任了纳顿节全部活动的总指挥工作。

据中川乡鄂家村的老人们说,他们村所用的鼓是村里的木匠制作的,铜锣是用黄铜锻制而成的高边锣,这种鼓和铜锣在中国民间是很常见的。纳顿节锣鼓队伍中的锣鼓手一般由青年和少年的村民担任,各庄子跳会时,使用的锣鼓在数目上略有差异,在纳顿节的表演过程中,不同仪式环节采用的锣鼓数目和节奏点也是不同的。如表演会手舞和主客两队锣鼓竞技时,所用锣鼓数目就比较多,锣鼓表演队规模也大,有的庄子甚至用二、三十面锣鼓。报喜讯时,只用一面铜锣,在进行《庄稼其》等面具戏表演时,一般使用使用单锣单鼓来进行伴奏;法拉占卜、发神、收幡时仅用两面铜锣。

二、纳顿锣鼓的社会功能

“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求当中,又创造了新的文化,这就是文化最大的创造力和人类进步的关键。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与这个民族的生存需求分不开的。”3以马林诺夫斯基功能学派的观点来讲,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即都有一定的功能性。概括起来讲,纳顿节中的锣鼓具有控制文化时空、给舞蹈和戏剧表演进行伴奏、渲染节日气氛等功能,土族纳顿节正是这样一种节日文化,纳顿节中的锣鼓也毫不例外地具有着一定的文化功能。

以2006年宋家纳顿会为例,农历的七月十二日是到二郎神庙请神下庙的日子。凌晨三点钟,神圣响亮的锣声便拉开了整个宋家纳顿节仪式活动的序幕,此刻的锣声在这里起着一个传递信息、信号的作用。一路鸣锣开道的二郎神轿队伍,则用锣声在驱邪,以警示路上那些不洁净的东西赶快远离神龛。而在第二天下午进行会手舞、报喜讯、面具戏等表演时,锣鼓的演奏则变化多端,随着仪式内容的不同,分别起着引导、宣泄、伴奏等不同作用。所以说在民和纳顿会上,锣鼓音乐是其声音场域上的标志性符号,具有着控制纳顿节文化时空的重要功能。

除此以外,作为纳顿节仪式活动的主导性灵魂,锣鼓音乐也为纳顿节的各项仪式创造了一个特定的、神圣而热狂的情绪氛围。如锣鼓竞技中锣鼓手们打到兴头上时,双方互不相让,各显身手,动作豪放刚健,不断变换各种击打动作,一段接一段,一阵儿急似一阵儿,好似不争个山高水低,决不歇手,犹如龙腾虎跃,粗犷洒脱。两支锣鼓队伍穿插交替,变换出多种队形来。锣与鼓交错击打,节奏雄壮有力,扣人心弦,周围群众高声呐喊助威,群情激昂,人声鼎沸,千家万户陶醉在喜气洋洋的节庆氛围之中。因此说,锣鼓声是纳顿节的灵魂音乐,是渲染节日气氛,也是调动人们情绪的最有效的手段。

作为最原始、古朴的乐器来讲,锣鼓在纳顿节这一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中至今仍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综上所述,流传于青海民和地区的土族纳顿锣鼓音乐,既丰富多彩又简单质朴,带有着强烈的民间色彩。它充分展示了三川地区土族的传统音乐艺术,延续着生息在这片热土上的民族精神文化,而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继续传承其传统表演技艺更要研究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注释:

1.“纳顿”一词是土语,在青海本地土语中的意思是“玩耍、娱乐”,作为民族传统节日,其名称又含有“狂欢”的意思,土族人一般称之为“庄稼人会”“跳纳顿”等。

2.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5-6.

3.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91.

[1]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2]萧梅,韩锺恩.《音乐文化人类学》.广西科技出版社,1995.

[3]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民和回族自治县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4]青海省艺术研究所编.《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陕西旅游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土族铜锣锣鼓
关于土族聚居地区汉、土双语教育实施概况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10分钟搞定铜锣烧
贺红安县铜锣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铜锣的心事你别猜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试论潮州大锣鼓的艺术特色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
神秘的土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