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失的爱人》
——游走于真实与谎言的黑色幽默

2015-07-12魏子韵中国传媒大学100024

大众文艺 2015年6期
关键词:艾米弗兰克芬奇

魏子韵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

《消失的爱人》
——游走于真实与谎言的黑色幽默

魏子韵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

2014年的影片《消失的爱人》是由美国导演大卫•芬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本文将丈夫弗兰克与妻子艾米作为核心,结合对他们的行为阐释,从笔者的个人视角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评论。并通过对整个影片结构的概括,探讨影片所要反映的众多主题。

消失的爱人;电影;评论

如果用悬疑、惊悚这样标准的类型电影标签去概括芬奇(David Fincher)去年的新作《消失的爱人》(Gone Girl,2014)显然是不够的。里面所涉及的还有诸如对家庭伦理、社会意识形态与个人冲突、两性问题等方面的探讨。纵观芬奇的所有作品,此次新作放映首周便取得北美3800万美元、海外2460万美元,并最终以626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绩,成为其创作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同我们过往看过的芬奇电影一样,《消失的爱人》延续了来自同样改编自同名小说的《龙纹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2011)里的阴暗能量。在《消失的爱人》中,大卫•芬奇再一次展示了他往昔所表现过的主题——真实与谎言。围绕这个主题所展开的剧情以丈夫与妻子、家人、媒体、警方的关系为主轴,通过弗兰科与艾米的视角转换,相互交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由一套套谎言所编织起来的看似真实、实则残酷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故事。

一、从众矢之的到家庭楷模:弗兰克的“真实”一面

《消失的爱人》为我们描绘的夫妻角色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在谈到弗兰克(Frank)这个角色时,饰演丈夫的美国男星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提到了他那不自然、甚至在某些时刻显得做作的笑容。这个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丈夫这个角色。弗兰克是这样一个男人,当他有着明确目标的时候,他会奋勇直前,且具备相当可观的敢于冒险的精神。然而大多数时候,他甘于平庸,哪怕在自己失业时,他仍旧用打电玩的方式自我麻醉。这些随着时间暴露出来的弱点都悉数为妻子所掌控,并成为其日后利用的材料。

毫无疑问,弗兰克与《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2008)中的丈夫有着颇为相似的特质。在那部由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执导的影片中,莱昂纳多(Leonardo DiCaprio)饰演的丈夫与妻子艾波(April)的相识同样源自酒会。按照妻子的说法,她的丈夫“只是那个曾在派对上逗我笑了的男孩”。同样的,《消失的爱人》里的丈夫一开始为了追求妻子艾米,也抛出不少甜言蜜语,但有关他真实的一面很快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而浮出水面。原来那个“优秀”“温柔体贴”的男性杂志专栏作家不见了,转而开始变得懒惰和粗暴。其真性的展露,很快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

从整个故事来看,改变弗兰克命运的关键来自于艾米的日记。在日记中,艾米把自己描绘为弗兰克众多恶习的受害者。她不得不忍受丈夫出轨、家暴施加于自己精神和身体方面的伤害,这也为她其后的离奇失踪提供了足够有力的证据。面对这一指控,弗兰克在与警方的沟通中处于不利地位。通过实地走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妻子很显然不只是消失那么简单,她甚至有可能在已身怀六甲的状况下被丈夫残忍杀害。这意味着,弗兰克瞬间就从一位消失妻子的丈夫变成了谋杀犯。而早先媒体对妻子失踪事件的大量追踪报道更是让弗兰克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他成为了向来重视家庭的美国人的公敌。

说到媒体之于个体的影响,在《消失的爱人》里,这种影响颇值得玩味。对于弗兰克而言,一方面,部分媒体称他为衣冠禽兽,是一个以虐待妻子为名的伪君子;而另一方面,弗兰克在律师的建议下,通过在媒体节目中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借此希望挽回艾米而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危机公关,彻底扭转了此前公众对其“负心汉”的评价。前后如此大落差的评价一方面增加了整个剧情的戏剧感,同时也开始让人反思现实媒体对于个人隐私的过度挖掘。在美国这样媒体高度发达的国度,其传媒所具备的高度自主化体制却成为此番芬奇嘲讽的对象。芬奇的嘲讽并非空穴来风。在信息漫天飞舞的年代,媒体所传递的讯息在相当程度上的确左右着大众对于事情本源的看法。在本片中,有线台新闻对一位和弗兰克拍照的女性进行渲染,称其在妻子失踪期间另寻新欢。并因为丈夫在媒体前的处乱不惊称其因为缺乏对失踪者的同情而显得反人类(Sociopath)。从这些词句中不难看出,媒体的用词都是尽可能在夸大一个事物,而不是去进行还原。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源于媒体的角色模糊。在利益面前,新闻媒体已经不单纯是舆论引导者,它同时也为了市场竞争进行自我的进化。这样导致的结果在于,如果不是弗兰克主动寻找媒体让自己发声,那么在这则故事中,他的公众形象将不可避免地滑向负面一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消失的爱人》里的媒体所扮演的角色是多面的。它在事件前期诋毁歪曲了弗兰克,却又在其后“成就”了他。如此强烈的反差可以很好的引导观众去思考媒体与个体的关系,以及在数字化时代的真实性——尤其当你的身份界定可以在一夜间被彻底颠覆。谈到自己公众形象的巨变时,弗兰克说:“他们(民众看过报道后)从不喜欢我,现在变成了爱我”。如果你不是弗兰克的朋友,你很难想象他在电视上的真情告白其实也不过是逢场作戏。

二、谎言的设计师与执行者:关于艾米的人格

如果将《廊桥遗梦》(1995)、《革命之路》《消失的爱人》对比起来看,会发现女性形象在其中的明显变化。如果说前两作的妻子因为顾忌家人感受而舍弃掉自身的理想与浪漫,芬奇所展现的妻子则更加自我。《消失的爱人》所要探讨的不仅是对现代传媒与个体身份识别的反思,它还通过艾米的视角容纳了对家庭伦理与两性关系的批判性揭露以及蕴含其间的人格透视。

在影片中,艾米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叫做“蛇蝎美人”。出身哈佛大学文学学士的她,个性独立,容貌姣好,加之不俗的文笔,使她很快成为儿童小说的畅销作者。在外界看来,她与弗兰克的结合是水到渠成的。不过,两人当初设想的完美婚姻很快就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受到考验,并在其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现实问题所蚕食。直到有一天,艾米发现自己变成了她“以前所嘲笑轻视的女人”,她决定要对丈夫的背叛展开报复。与一般的悬疑电影不同,《消失的爱人》并未选择在影片结尾进行悬念揭示,而是在影片行进到一半时,开始为我们之前看到的种种谜团逐一解密。这种结构设立正如同艾米在影片故事链中的地位一般——作为整个失踪事件的主角,接下来的时间都将由她引领我们一步步探寻事件真相。作为局中人的丈夫、警察、媒体、家人,都不过是她行使计划的棋子。而以上这些人物或者机构,将帮助她完成她的愿望,即,控制弗兰克,让他至此归顺于自己。

在周平看来,夫妻的婚姻悲剧起源于交流的失败,这种失败“毋宁说是哪个人的错误, 不如说是源于两性间的性别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夫妻交流的障碍导致的矛盾冲突、不再相信交流”所致。作为现代城市的夫妻二人从开始的和睦到最后的反目成仇都在揭示两性文化中无法逾越的性别障碍,这种障碍甚至会让妻子用尽各种手段来让丈夫就范,这又何尝不是对现代都市婚姻生活的又一次尖锐讽刺呢?如果说弗兰克与艾米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艾米制造失踪案件的导火索,那么又是什么驱动她进行如此像模像样、以致为了假戏真做,甚至不惜真的以自己性命换取丈夫的法院传票呢?这将涉及到对人性层面的探讨,而就这个层面而言,对于熟悉芬奇的观众来说,大家从不会对其风格感到陌生。可以说,在芬奇之前的电影中就已经对阴暗的人性有过充分的展示与描绘。最近的一部来自11年的《龙纹身的女孩》。在这部作品中,芬奇除了很好的还原了瑞典小说家斯蒂格•拉森的阴暗氛围,还专注于对持有变态人格的细致刻画,与之相伴的虐待以及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描绘,芬奇可谓毫不含糊,一一将其展现,来挑战观众的承受底线。毫无疑问,艾米同样具备此类极端人格。只是不幸的是,丈夫弗兰克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点燃了它。

关于艾米极端性格的直接证明莫过于其为了重返丈夫身边而设计杀死自己的“旧爱”柯林斯。其执行手段令人为之乍舌:通过伪造柯林斯绑架并施以暴行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谋杀是正当防卫。为了刻画女主角这一鲜为人知的灰色性格,芬奇在艾米同柯林斯独处时的环境渲染方面做出了极具暗示性的镜头描绘。通过对其简洁的杀人动作捕捉,结合快速的黑场镜头跳剪,并辅之以粗犷而富有侵略性的电声配乐,进一步让镜头里的阴暗能量在一片血红中得到释放。谈及此段配乐,作为配乐师的九寸钉主唱特伦特•雷泽诺(Trent Reznor)坦言,他的电音“部分来源自环境”。这样产生出来的声音让音乐这一概念显得很难被定义,因为很显然,它并不出自传统意义上我们对于乐器发出乐音的理解。而在艾米杀害柯林斯的段落中,正是这种很难被理解的配乐才恰巧反映出艾米那平素在他人眼里看似温顺贤良的性格里,实际蕴藏的野性和疯狂。当艾米以混身的血渍公然出现在弗兰克面前,媒体记者的镜头对焦二人,传来的电音重新回到二人初次邂逅时的阶段,甜蜜而温馨。这样的音画落差,在加剧人物内在冲突之余,也很好的映射了阴谋策划者艾米那异于常人的性格伪装。

三、谎言与真相之后:这就是婚姻

大卫•芬奇在14年推出的新作《消失的爱人》继续延续着他标志性的风格,冷酷而直接。影片的主题涵盖多个维度,包括对人性的挖掘、对婚姻、公权、家庭等方面的反思。同时影片本身还蕴含了更多问题留待观众思考。回到影片的核心,也是其中最有趣的主题之一,也许在于其对婚姻与人性的探讨。这两者的结合,为观众奉献了一出围绕真实与谎言的闹剧。当尘埃落定,艾米重新“回归”,影片结尾处的一段对话令人深省:

弗兰克:瞧,你疯了,你有妄想症。你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是的,我爱过你,可后来我们只剩互相怨恨,并且试图控制彼此。这已经给彼此带来伤害了。

艾米:这就是婚姻。

[1]曹孟念.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与规范.新闻界,2007(3):90.

[2]周平.两性间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与可能性——以好莱坞电影《革命之路》为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85.

猜你喜欢

艾米弗兰克芬奇
弗兰克·盖里——建筑界的“毕加索”
艾米未来农业文旅小镇
请善待艾米
请善待艾米
弗兰克先生是个女的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三)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想进监狱的蒙弗兰克
弗兰克与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