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与游戏产业的结合发展
2015-07-12赵凯龄鹰潭职业技术学院335000
赵凯龄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335000)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与游戏产业的结合发展
赵凯龄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335000)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来一脉相承、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的根。游戏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文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有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并不适合网络游戏的开发,但也能看出目前游戏开发利用的传统文化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游戏,是未来很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利用游戏来保留对本民族文化的记忆和传统并让我们的民俗文化才能被新一代的青少年所接受传承下去。
传统习;俗民俗文化;科技;游戏产品;游戏产业;经济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来一脉相承、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的根。俄罗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现今,中国为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感到自豪的同时,传承的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面临挑战,全球一体化已是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文化一体化一方面为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给了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成为必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
而游戏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文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就算语言不通,游戏也可以进行交流,比如说麻将,在美国就有专业麻将比赛。在《爸爸去哪儿》中也展示出游戏的魅力,“萝卜蹲”“橄榄球”都人与人之间增进友谊的方手段。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对电视游戏的教育应用价值开始了研究,由此产生了“教育游戏”的概念。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普及到了千家万户,网络游戏成为众多网友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毫无疑问,我们正在步入“人人游戏”的时代,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桌游、大型游戏项目包括游戏屋等等游戏形式以及相关的游戏产业手办、模型等等。很多研究者发现了现代游戏的价值,作为一种技术媒体手段,是可以用在教育领域中的,并且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记忆手段加以研究开发出相应的游戏产品。
现在的网络游戏包括桌游,如流行的桌游《三国杀》,网络游戏《三国》《仙剑奇侠传》等等越来越多的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习俗的内容,可这些内容只涉及传统文化的皮毛。这些游戏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传统文化一方面是未来加强游戏效果,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传统文化涉及面太广无法深入扩展。
对于传统文化,现代人对其认知存在许多误区。但凡说到传统文化不是瓷器就是茶叶,不然就是唐诗宋词。这些的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只是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不光是这些物质文化和文学作品。市场上的游戏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只是为了游戏效果而涉及。真正的传统文化并未在游戏中显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延续积累汇集而成的反映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涵盖五千年文明遗留下来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式的整体表现。传统文化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即便某些传统习俗文化并不适合游戏设计和开发利用,但是传统文化在游戏设定设计的开发利用率说,只是我国民俗文化很少的一部分。
例如二十四节气,存在2000多年,用以指导春耕秋收冬藏农业生产活动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根据节气变化,指导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可是现代的大部分80后90后基本上就没有节气的概念。现在很多传统节日正在逐步被西方的节日所代替,最明显的就是情人节与圣诞节,包括愚人节在我国新一代的年轻人之间更受重视,直到韩国把端午节申报为文化遗产,我国才开始重视传统节日清明、中秋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来提高国民的民族意识,可是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国学里的很多精髓正在被慢慢遗忘,很多民俗、传统包括很多古老的技艺现在只存在于学者的研究文献里。
《没有石油的世界》是一款大型的多人游戏,非常简单,是一个“如果 会怎么样”类的假设游戏,提出,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没有石油了你会怎么样,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为了生存你准备怎么做。这样的游戏模式,可以非常容易的套在传统文化游戏的设定中;单单二十四节气就可以衍生出非常多的民族文化及习俗,比如说“立春”在周代就有非常隆重的迎接仪式,立春前三天周天子开始斋戒,立春当日带领大臣每年到郊外迎春,祈求丰收,然后施惠兆民。民间习俗更是丰富,《燕京岁时记》《关中记》《陈检讨集》《四民月令》等文献中都有关于“立春”的记载,其中包括有“耍灶火”的娱乐活动。《清嘉录》里记载,立春,女子剪裁为燕称“春鸡”贴羽为蝶称“春蛾”,缠绒为杖称“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二十四节气涉及到的习俗和饮食文化都可以列入游戏里,采取如果少了这些节气会变成什么样的设定开发游戏程序,带出很多包罗万象的中华传统文化、习俗、风俗。
游戏,是未来很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将会成为地球生命的下一种突破性的结构。可以利用游戏来改变很多已经或是正在消失的习俗文化,保留对本民族文化的记忆和传统。开发一款以中华传统文化习俗为主的游戏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的是真正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游戏,而不是游戏中穿插事是而非的含有传统文化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普及全民的传统文化知识保留和宣传值得推广和传承的民俗技艺。我们的民俗文化才能被新一代的青少年所接受传承下去。
[1]董学玉,肖克之主编.《二十四节气》.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6.
[2]简·麦戈尼格尔著.《游戏改变世界》.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9.
赵凯龄(1982年8月),女,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在读,鹰潭职业技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