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吴桥杂技服装的民族化表现
2015-07-12刘立军胡玉良张怡希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050000
乔 南 刘立军 胡玉良 张怡希 (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050000)
试论吴桥杂技服装的民族化表现
乔 南 刘立军 胡玉良 张怡希 (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050000)
吴桥杂技以“惊、险、奇、绝”闻名,同杂技表演一样,杂技服装也有着独特的设计与表现,无论造型、色彩还是装饰都呈现着浓郁的地域、民俗色彩。对其进行分析、解读和论述,有助于更好地提高设计的针对性。打破程式化和固有模式,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其独有性、民间性和燕赵特色,将是未来吴桥杂技服装设计所应该重视的。
吴桥;杂技服装;民族化;创新设计
此文为河北省社科联基金项目“吴桥杂技服装的发展与现状研究”(项目编号:201303146)的阶段性成果。
吴桥是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被誉为杂技之乡,对世界杂技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随着“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国际杂技界的广泛传播,吴桥杂技不仅国际地位逐年提高被世界公认,同时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如今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吴桥杂技(2006年国家首批),更是肩负着传扬中华文化艺术的责任,不但在杂技表演的丰富和创造上,在杂技服装的多样性、时尚性和民族性结合上也同样任重道远。
一、吴桥杂技服装
吴桥杂技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它既有力量、技巧和难度,同时又融汇了中华文化的诸多艺术特点。吴桥杂技能够成为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杂技之乡,是与吴桥杂技的特色和艺术成就密不可分的,它以悠久的历史和“惊、险、奇、绝”的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其深厚的积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吴桥杂技植根于民间,其服装同吴桥杂技表演艺术一样,也继承了民间服装的传统,其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如同一面镜子,既映射出我国近现代服装发展的一个侧面,也丰富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内涵。杂技服装总体来说包含首服、足服和各种躯体服饰,同时还包括对杂技演员整体外形进行全面修饰装饰的部分,如头饰、颈饰、胸饰、腰饰、臂饰、腕饰、足饰,当然也包括演员的发型、妆容等,图案纹样、色彩搭配和珠片、刺绣装饰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1.吴桥杂技服装的发展历程
吴桥杂技服装源于生活服装,是在生活服装基础上提升,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结构与款式特征。
近代吴桥杂技服装发展基本分两个层次:民间低层次杂技服装即生活服装和城市高层次杂技服装即具有明显民族特色、功能性及标识性的表演服装。自宋代始,吴桥民间杂技盛行,但杂技服装简单朴素,没有什么特殊的样式;一部分杂技艺人在闯荡“江湖”中开拓了更大的领域,甚至走出国门。表演环境的变化使服装产生了变化,除功能性外,在杂技服装中彰显中国传统典型的民族特色。著名吴桥杂技人孙凤山在1926 年组建了“北京班”,后来到俄罗斯及西欧各国、美洲大陆等地区演出,所穿服装都进行了别出心裁的设计与改革,吸收中国古典戏剧及武侠服装特点:头戴罗帽,身披武侠壮士华服,加上京剧服装的装饰点缀,令人耳目一新。“北京班”的服装设计,既近似戏剧服装又类似清朝皇家礼服,华美鲜艳中尽显富丽堂皇,也加增强了杂技表演的演出效果, 是近代吴桥杂技服装的一个代表。
到了现代,杂技服装发展迅速,呈现出专业化、高科技化及高功能化的趋势。吴桥杂技服装的设计水准也越来越高,在保证服装功能性的前提下,注重服装符合人物与节目内容、形式的需要,与表演技艺相结合,在吸收现代杂技服装设计理念的同时,充分发挥杂技表演和着装装扮的和谐之美。
2.吴桥杂技服装的地域特点
吴桥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交界处,从民间服饰发展的角度看,与我国农耕文明的传统服装有许多共同之处。虽然旧时吴桥民间穿戴,在款式造型和色彩装饰上都显得较为质朴单调,但是作为普通百姓的着装却有着北方平原内陆的典型特征,形成了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其款式、纹样和裁剪、艺技法等,长期保持不变或较少变化的状态。其杂技服装中民间民俗元素在服装中或直接或间接地被经常使用。旧时服饰造型不外乎两种基本形制,上衣下裳和衣裳连属的形制。女性多穿上衣下裳,男子多穿整身的袍服,这两种穿戴形制有时交替使用。当然上衣细分还包括短袍、半衣、袄、衫、背心、云肩等,下衣细分包括裤、裙类,如套裤、凤尾裙、石榴裙等,有些服装至今在民间依旧穿用。
二、吴桥杂技服装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体现
1.国外杂技服装的发展
现代杂技不仅要完成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还是各艺术门类创新配合的艺术。让观众在愉悦身心的观赏过程中获得视觉、听觉和心理美感的享受,因此杂技服装设计也就成为与节目整体紧密相关的造型艺术。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为例,其在名为《战栗》的节目中,就以鲜艳华丽、翠绿闪光的仿生杂技服装创意夺人眼目:巨大的书籍道具和升腾的云雾使观众身临其境,其舞美灯光和背景设计更是让人深感惊诧、震撼人心。服装和配饰化妆是太阳马戏团众多演出中最注重的元素,设计师的目标是设计一种可以塑造角色、使演员自如表演并集美感和安全于一身的服装。太阳马戏团美轮美奂、技艺高超的演出和世界范围内的票房奇迹,无疑也成为引领国际杂技服装的风向标之一。
2.吴桥杂技服装的现状
随着现代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杂技的品鉴能力也大大提高,在节目中一切对演出有衬托作用的部分,都成为节目编排者必须整体考虑的因素,当然杂技服装也不例外。现代吴桥杂技服装的设计渐渐摆脱了对国外形式的简单抄袭,而在综合性、艺术性、创意性等方面进行发掘,不仅满足演员表演的使用,还注重与演剧内容、情调协调,烘托节目的意境和氛围,突出现代杂技的技艺性、艺术性、综艺性和时尚性。在重塑传统风格的前提下,设计思想开始多元、丰富、立体和开放,更加注重设计细节,如点缀、装饰、肌理等处理,并进行与实验剧目相结合的大胆创新,获奖节目《苏醒后的蛇—柔术》《鼓韵》和《灵性——单手车技》等的服装设计都是其中成功的范例。
三、吴桥杂技服装的民族化创新
从对吴桥杂技服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形制、工艺、色彩、配饰、装饰等均体现了吴桥民间的艺术特色,在发展的与时俱进中也在不断创新。
1.吴桥杂技服装的民族精神体现
当今时代国内外杂技技术各有千秋,吴桥杂技如何能够立足世界之林,其重要的价值点是吴桥杂技对民族风貌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上,“民族化”成为了首选。吴桥杂技已有几千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厚重积淀以及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燕赵风骨是其独特的魅力,在以吴桥杂技为蓝本的电视剧《闯天下》中,就充分表现了吴桥杂技艺人正道直行、自强不息,爱憎分明、不畏强敌,敢于斗争、侠义担当,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的燕赵精神。杂技节目中的动作表达优势不仅展示出强大民族自豪感,而且也发展出适应其动作需要的杂技服装(吴桥杂技以技艺高难闻名,许多技艺是以武术为基础的),赋予杂技服装以其他演艺服装所少有的民族化特性。
2.吴桥杂技服装款式种类的民族化
吴桥杂技服装的款式许多是在传统民间服装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的表现。如在少儿杂技节目《灯偶》中,表现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主要是小演员,为了突出孩童的纯真与活跃,“肚兜”就成为突出典型意象的首选,通过适合节目内容和演出动作的再设计,充分表现出节目创意浓浓的民间意味和传统文化气息。再如,设计倒立和蹬技类服装时,采用原本民间的裤型,但在裤口、膝盖处、腰部的活动处等,都根据具体节目进行了便于演出的细节设计处理,也使演员整体着装在意蕴上有独特的效果。
3.吴桥杂技服装色彩的民族化
色彩是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部分,是最便于突出民族特色的。吴桥杂技服装的色彩一方面采用北方民间常用的纯色和对比色,另一方面减弱纯度增加色调的整体感和含灰度,是民族风格设计的常用手法。比如红黄色调减弱其纯度而使其日趋稳重、凝炼;蓝绿色调也更加注重与对比色的协调,通过增加过渡色、含灰色和中间色系,采用整体调和、局部对比,体现浑朴大方、富丽堂皇的设计意蕴。
吴桥杂技服装的色彩,沿袭着吴桥民间的用色习惯,色彩浓艳,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和象征意味,运用鲜明、悦目、刺激、活泼的色彩(爱用红色),通过装饰性与标识性的色块配置,突出其强烈、浓重的富丽之美。杂技节目《柔术滚灯》的服装更是以红色为主调,巧妙搭配黄、紫、蓝、绿等色彩,在和谐的整体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河北民间装饰手法在吴桥杂技服装中的应用
剪纸——作为河北民间传统的装饰手法,也经常在吴桥杂技服装中被运用。吴桥杂技团演出的《节日—女子造型》节目,其服装上的图案就是采用了剪纸手法。以白色为服装主体,胸前腋下和腿侧运用红色剪纸蝴蝶图案点缀装饰,在红白相间中尽显清新雅致,充满了民族特色。
刺绣作为吴桥民间流行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装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吴桥杂技服装上的刺绣有多种多样,主要是由吴桥民间织、绣、挑、染、贴的传统刺绣工艺决定的,旧时每到盛大的盛典场合,杂技演员穿上装饰华丽的服装表演杂技节目,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只是现代,由于传统刺绣手工效率低,速度慢,跟不上杂技服装更新的步伐,刺绣装饰往往通过机绣的方式完成。
四、吴桥杂技服装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作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杂技服装就是杂技艺术发展的见证和时代变迁的脉搏跳动。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中,杂技服装设计必须具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如此才能在国际杂技艺术领域中长盛不衰。未来吴桥杂技服装的设计视角会向着更加突出民族化特色的方向发展,在既体现节目剧情、观赏趣味和审美时尚的同时,又呈现节目的创新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总之,21世纪杂技服装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极为重视对民族传统风格的塑造和诠释,并注重设计细节和时尚语言的使用。对民族文化精神和理念进行现代化诠释,从传统文化艺术中寻找灵感并进行有益创造,己经成为当代服装设计和杂技表演服装的重要发展方向。
[1]曹彦菊.吴桥杂技服装的变迁特征[J].纺织学报,2007,06.
[2]胡凤勤.杂技服装的特点及设计因素[J].业内笔谈,2013,02.
[3]杨凤玉.杂技服装设计的要点分析[J].杂技与魔术,2012 (6):51.
[4]陈栩.浅谈杂技服装的设计、制作和人才培养[J].灯下笔谈,2008,10.
[5]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3.
[6]曹彦菊.吴桥杂技与当地民间服装的源流关系[D].学术论文,2008,03.
[7]李彦.杂技服装创意与表现[J].业内笔谈,2010,08.
[8]高月梅.民族化视角下的服装设计[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7.
乔南,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立军,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
胡玉良,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
张怡希,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