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云桌面的NCRE保障方式
2015-07-12汪珊珊
汪珊珊
武警警官学院电子技术系
浅谈基于云桌面的NCRE保障方式
汪珊珊
武警警官学院电子技术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保障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介绍了云平台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构建基于云桌面的NCRE支撑平台及管理系统的思路,从而解决考试改革中出现的保障难等问题,达到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保障效果。
关键词:NCRE;基于云桌面的保障方式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3年版考试大纲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体系进行调整,对考试科目、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然而随着改革以及考试人数不断增多,传统的考试保障方式出现与保障需求的诸多不协调,导致考试保障工作难度大大加大,遭遇了传统保障方式无法解决的困难。为了解决传统考试保障的高能耗、高成本、低保障质量的问题,寻找一种新的保障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保障方式现状及存在的困难
1.保障方式现状
目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点均设立在各高校的计算机教室里,通常由各高校的计算机教室管理员承担考试保障人员。传统的保障方式是在每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环境和考试软件,保障人员通过管理每一台已经安装了考试软件的计算机来保障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2.传统保障方式存在困难和原因分析
考试软件重大升级,考试软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单台考试机的安装时间约为过去的3-4倍,工作量大幅度提高,现有的保障条件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安装任务。
考试软件成熟度不高,短时间内发布了多个补丁,带来技术上的风险,甚至可能造成考试严重事故。
考试软件数量多,软件环境复杂,考试环境软件达到8个。要在短时间内正常安装并使用,需要大量较高技术水平的保障人员,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
考生人数大幅度增长,量变引起质变。
考点保障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在常规考试准备时间内以传统方式临时设置大量考试机,而若要大量增加考试保障人员更是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困难。
二、基于云桌面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保障的优势
(一)云桌面介绍
云桌面技术是以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络计算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它也可以看成是网络工程师们将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格存储技术、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而得的产物。
(二)云桌面的特点和优势
1.实现了集中化管理
传统保障方式的管理要在每一台个人计算机上进行管理操作一次,工作量相当大。而云桌面实现了集中化管理,管理员只需要通过控制中心管理成百上千的虚拟桌面,所有的更新及打补丁都只需要更新一个“基础镜像”便可,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
2.安全性高
云桌面所有的数据及运算都是在服务器端进行,客户端只是显示其变化的一个影像而已,所以不必担心客户端非法窃取资料。NCRE考试数据更是关系到每个考生的切身利益。一旦数据出错,影响将是严重和广泛的。
3.应用更环保
利用瘦客户端取代传统PC机,组建新型的云平台计算机中心将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各个高校未来发展的趋势。就用电量来说,每个瘦客户端的耗电量在16W-30W左右,能源损耗比传统方式减少了一个数量级,应用更环保。
4.总拥有成本减少
IT资产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初期购买成本、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维护、能量消耗、硬件更新升级等方面的成本。而实践证明,传统桌面更新的周期是3年,云桌面服务器更新周期是5年,所以,虽然云桌面初期投资相对较高,但是以其更新周期评价硬件成本,再加上其管理维护能耗各方面综合考虑采用云桌面方案总体拥有成本会大大减少。
(三)构建基于云桌面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管理系统
由于云桌面具有以上几个特点和优势,将云桌面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保障结合起来,构建基于云桌面的计算机考试管理系统是一个解决目前保障方式落后的办法。在成熟的云桌面上搭建虚拟机继而开发计算机考试管理系统,可实现考试管理、考试机管理、上机考试以及虚拟机个性化定制功能。这个系统可以包含考试环境管理、考试机管理、考试人员基本信息管理等。云桌面的运用将易于管理更易于备份,数据存储方便,桌面运行于服务器级别硬件上,易于维护。
基于云桌面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保障,能达到高效、高质保和低成本的要求,这是今后高效保障NCRE的一种趋势,具有前瞻性和巨大优势。
三、基于云桌面的NCRE保障方式的未来与展望
综上所述,在成熟云桌面产品上搭建虚拟机、开发NCRE支撑平台是解决NCRE保障的最有效方法。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成熟可靠的的云桌面平台软件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功能都是通用的一般功能。经调研论证,目前国内外的云桌面产品都没有支撑NCRE的功能开发此平台有经济上的推广价值。此平台建成后,可在其上增建管理系统,将考试报名、录入、管理、历年信息统计等功能融为一体。以此平台为基础,后续可以开发其他考试支撑平台和管理系统,如全国职称考试支撑平台及管理系统等。
参考文献:
[1]Lampson B W.Protection[J].Operating Systems Review,1974,8(01):18-24.
[2]David Ferriaolo,Richard Kuhn.Role-based access controls [C].In Proceedings of 15th NIST-NCSC National Computer Security Conference.
[3]乔颖.一种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的新模型及其实现机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0,37(1):37-43.
[4]杨秋伟.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管理模型的安全性分析[J].软件学报,2006,17(8):1804-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