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山水画中的“雪”景技法

2015-07-12李永平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6期
关键词:山石雪景光影

李永平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50000)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题材众多,其中“雪”这一意象也成为中国历届山水画家表现的重点。从南北朝之后,中国画家笔下的雪景图逐渐增多,如李成、郭熙、范宽、董源、黄公望、马远等等。可以说,中国历朝历代的画家们在表现山水画雪景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技法、笔墨特色,形成中国山水画雪景图的瑰丽墨宝。

一、山水画中的“雪”

中国的雪景山水画诞生于晋朝,历代画家对雪景山水画都充满了个人喜好,这是因为光怪陆离的大自然中,雪的美感深深地打动着人们。有些人喜欢雪的洁白、沉静、万籁俱寂的优雅;也有的人喜欢银装素裹下的雪景;更有人喜爱寒冬雪花下仍然傲立于自然之巅的植物 所以,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无不用书画、诗词、歌赋来表现心中对雪的推崇。除了台北博物馆珍藏的张僧繇《雪山红树图》之外,中国大陆见到的最早雪景山水画实物当属唐代诗画家王维的《江山霁雪图》和《雪溪图》。唐宋以来,文人们更是对雪景山水画甚为推崇。王维在《山水论》中云:“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凡画山水,须按四时。”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雪景山水画最初为留白画雪或“借地为雪”。王维在画雪时画面淡雅清新,非常符合其本人的闲适心情。而到了五代及两宋之后,中国的雪景山水画笔墨技法发展的更加成熟。

二、山水画中“雪”景技法

雪景一般是对荒芜、寒冷之地的意境表现,古代人在对自然写生、观察自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画雪的笔墨技法。这些笔墨技法都有利于表现雪的轻灵、高洁、优雅质感。而且,利用不同的笔墨技法也会表现出雪的不同形态。

(一)“雪”的笔墨技法表现

在古代的传统山水画雪景图中,由于多使用黑墨白纸进行创作,所以一些画家习惯“借地为雪”,即利用浓墨、焦墨把画纸的空白处留出来当成雪,即“逼白为雪”。这样的做法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是通过“留白”为雪,表现房屋、山峦、林木上的雪意,这种雪意的表现主要靠墨色的深浅变化掌握,显得雪花质朴逼真,颇有厚重感;但是这种“借地为雪”画法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如果一旦黑墨的浓、焦度掌握不好,就会使画面显得非常僵硬、呆板,不容易体现出雪花的轻盈感和灵动性。所以,在一些青绿山水画中也有一部分画家主张采用“粉法”画雪。正如清代学者盛大士记载明代王绂的言论:“李营丘画精到造化,尝见其画雪景,峰峦林屋,皆以淡墨为之,而水天空阔全用粉填,洵是奇绝。”

此外,如果山水画雪景图中只有纯粹的一片“白”存在,那么画面自然是非常苍白空洞的。所以,一般山水画雪景图中都会有山石、林木的存在。而在画山水画雪景图的山林时,一般采用皴法较多。这是因为,冬季之山林多是枯槁、萧条感,而利用皴法可以很好的描绘出树木的萧条、山石的飘渺清旷感。

(二)“雪”的笔墨意境表现

关于山水画的光影“明暗”一说,很多画家自然把它理解为“明暗”即代表阴阳,或者说笔墨的协调。事实上,这种理解是颇为片面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明暗”一说来源于明朝的大画家董其昌,董其昌认为,笔和墨应该进行互补,这样画面中的墨色空灵而有韵味,显得干湿得当,而这才形成了山水画的“暗”色调。但是发展到近现代的山水画之后,“明暗”主要表现光影的变化,即体现出一种黑白明度的变化。如清代的画论《芥子园画谱》中就认为在画面中描绘山石,应该使山石具备阴阳的凹凸感,这种“阴阳的凹凸感”很显然是结合了山石的光影效果,即在画面中表现阳光照耀下山石形态的“凹凸”变化。到西方文化传入后,西方画论中的“光影写实”更是对中国的山水画创作带来影响,这就使中国山水画的光影明暗处理更加鲜明。

此外,正如宗白华在《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中曾经所说的那样:“艺术的境界往往可以概括为传神、写实、造境等等,艺术的创作也经历了大自然的写实、生命的传递到造境的过程。但是,艺术的根本是画家对自然的热爱,这种热爱不仅表现在对自然形体的喜爱上,还表现在对自然灵魂的喜欢。”在山水画的“雪”景中画家不仅要表现雪的美感,还通过雪传达一种生命的神韵。这是因为,雪的轻盈、透亮正表现出一种清凉的境界。

三、结论

现阶段雪景山水画的创作尽管受到了西方光影艺术以及写实主义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传统山水画的雪景图中去寻求创作的灵感。一方面,画家要充分认识到传统山水画雪景图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和“心源造化”感,另一方面,画家也要注意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尤其是皴染之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画好山水画的雪景图,也才能推动我国山水画的艺术发展。

导师:卢禹舜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南[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2]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4]蒋玄怡.中国绘画材料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

[5]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汤一介.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深圳: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北京:三联书店,1998.

猜你喜欢

山石雪景光影
雷运华
陈晶
折多山雪景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光影
寻找中国最美雪景
光影
《大坂山雪景》《高原平湖》
光影之下
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