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绘画中的精神世界

2015-07-12王兆宇杭州师范大学3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6期
关键词:伦理绘画精神

王兆宇 (杭州师范大学 310000)

一、绪论

汉代绘画以其丰富的题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深沉博大,朴质自然”1的艺术世界,汉代绘画作品中所具体表现出来的博大雄浑、浪漫虚静等精神气象,充分映射出当时儒家浓厚的礼教色彩和道家超逸出尘的生命精神。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影响汉代绘画的主流思想。考察汉画发展的源流,其主要承接楚文化的画法,它们和楚辞中《招魂》的篇章相表里。呈现楚人神奇浪漫的幻想世界。在内容方面,由于受道家升仙思想的影响,绘画作品中“山灵海神”“羽化升仙”等题材屡见不鲜。如长沙马王堆一号利仓之妻和三号利仓之子的墓中出土的“T”型帛画,汉代称之为“非衣”,是送葬出殡时用的“魂幡”。画面分上中下三层,描绘天庭、人世和冥界,三界的描绘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体现出人神合一的气氛。画工所要表现的重点,是墓主人在死后能继续享用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传达出祈求墓主人死后能“羽化升仙”的主题。

汉代儒家思想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更高程度上吸收融合了各种不同学派的思想,以适应统治集团的需要。随着儒家经学成了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和政治工具,儒家思想也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汉代绘画受儒家“成教化,助人伦”的礼教思想影响,开始带有前世所不及的浓厚的礼教色彩,以“圣贤忠孝”为题材内容的历史故事成为绘画集中表现的对象。画面中充满了当时社会浓重的尊君尊亲,重视道德伦理教化的气息,孔子及其弟子的画像常常出现于画像石和画像砖中。历史故事有前代政事,如历代的明君忠贤、乱臣贼子,把宫廷官署的说教性壁画用到墓室或家祠中。还有家族史的内容,如望都汉墓壁画的题榜,便是其中的例子,体现了汉代人的家族社会本位的世界观。

二、大气铺陈的总体风格

汉画的质地包括帛画、壁画、漆绘、画像石和画像砖,都表现出大气磅礴的共性。汉代绘画以线描为基础,形成勾画立体形象的能力,并运用平涂的色彩,来丰富画面的表现力。汉画铺陈物象的外部关系、追求强烈的律动感,也源于汉代辞赋的影响。汉代文学艺术都强调大气铺陈。从先秦的装饰风格转向注重再现性的风格,画家们将现实与理想揉合在一起,采用俯视的角度,扩展画面空间。因为这一构图形式,能满足铺陈物象的要求,由此形成中国画置阵布势的方法。北宋沈括用“以大观小”概括之。在写实水平较弱的“郭巨祠”画像上,仍可表现有六十人出现的战争场面,使故事情节首尾相连。画工们巧妙地运用了淮南王刘安所说防止“谨毛而失貌”的原理,突出画面的整体效果。

通过表现人物举手投足互相呼应的动态,并用充满表现力的线条将生命注入其中,是汉画具有强烈的运动感。它们的魅力不在于细节刻画的真实与否,而在于笔墨线条的流转飞动。像观看百戏杂技的画面,飞动的长袖舞姿和令人目眩的弄丸、跳剑形象,都是非常高明的传神手法。这是汉画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精华所在。

按照汉代的世界观,艺匠们把众多画面加以组合,对一些大场面作情节化处理,表现较为完整。如汉墓出土的大量出行图中就可以看到浩荡的车马出行,文武百官、侍卫、兵卒等前呼后拥,一派气势壮观的场面。正如汉高祖《大风歌》中所歌唱的那样:“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2彰显了大汉的强国风范。即使是在处理画面的并置关系方面,也以汉赋的手法,“铺陈”出总体效果。在处理人物外在联系方面,武氏祠的“荆轲刺秦王”和“泗水取鼎”可为范例。前者描述荆轲“图穷匕首见”的绝境,后者也表现事态转折的瞬间,表现“取鼎”事件从将要成功转为失败的刹那间变化,清楚地点明了事件的要点,制造了紧张的戏剧性效果。

三、汉代绘画中的伦理思想与厚葬之风

正如前文所说,汉代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伦理体系。汉代伦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也深深的反映在绘画创作中,使得汉代绘画作品透露出浓郁的伦理精神。伦理精神是社会内在生命秩序的体系,它体现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伦理精神层面体现的是人伦关系、伦理规范、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对民族社会生活的内在生命秩序的设计原理,民族伦理精神的完整结构与伦理性格生长发育的过程。3汉代孝道的伦理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集中体现了汉代的伦理精神。

汉代绘画中孝道伦理的彰显,使得汉代绘画中经常有忠臣孝子图的题材创作,尤其画像石上最多,分布的范围也最广。表现的内容如“曾子质孝”“董永事父”“闵子骞失棰”“伯榆悲亲”等等。在表现这些内容时,手法都比较肃穆、凝重,大多数图像是以静态为主,表现出公共伦理体系的严肃性。

“孝”是丧葬礼俗的理论核心和指导思想,其思想根源出于儒家,目的在于达成社会的礼治。孔子教弟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入则孝,出则悌。”4孔子一生致力于建立一个仁爱世界,他认为便捷的途径就是教人以孝悌之义。汉代统治者建立封建大一统的王朝之后,为能使其统治长久稳固,积极倡导以孝为首的封建伦理道德体系。汉代绘画作品中“孝”题材的出现,正是“孝”在汉代伦理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的重要体现。

在汉代,崇尚厚葬之风,“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汉代的厚葬之风其实也是受到汉代孝道伦理思想的影响而来,在当时,“孝”成为人们出仕入官的重要途径,而厚葬又是获得“孝”这一桂冠的重要手段,“令先人坟墓俭约,非孝也。”故“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汉代的厚葬之风是汉代伦理精神的集中表现,形成鲜明的时代特色。汉代厚葬之风直接导致了汉代丧葬美术的繁荣,目前尚能见到的汉代美术作品中被完好保存下来的,多是出现在汉代墓葬中、祠堂内,包括画像砖、画像石、帛画、漆画壁画等,是汉代丧葬习俗中的重要内容。它们的出现,使得后人可以借此去了解汉代社会风俗百态及文化精神。这些艺术品以鲜明的时代风格,在艺术史上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丰碑,被无数后人顶礼膜拜。

四、结语

艺术是人类思想的结晶,特定时代的艺术样式与内容必然反映特定时期的精神世界。汉代绘画是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源头,加深对汉代绘画的认识与研究,不仅能丰富我们对于传统绘画艺术的了解,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深入体会汉代绘画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层精神内核——儒道思想,能深入体会汉代绘画中的精神世界,这对于当今的艺术创作而言,亦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李希凡.中华艺术通史(秦汉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同上,第5页.

3.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29.

4.论语•学而.四书五经.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40.

猜你喜欢

伦理绘画精神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拿出精神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