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与他的“伤痕美术”
2015-07-12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30070
丁 妮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730070)
一、何多苓的主要简介
何多苓于1948年在四川成都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之后在1977年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学习的专业是油画专业。是一位著名的、有着鲜明个性特点的的油画家。“伤痕美术”的文艺思潮是他以及高小华、罗中立等人的作品掀起的,之后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他们内心对文革的痛恨及深思。何多苓在大学毕业时的毕业创作是《春风已经苏醒》,《春风已经苏醒》这件作品被认为是“伤痕美术”在文革过后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使他在那个时期比较有名一些。在上世纪70年代末《春风已经苏醒》走进了中国现代油画艺术之门,之后如“怀斯风”“伤痕艺术”等各种流行术语融入被大家用这些术语形容的这幅画之中。何多苓是用他的心在“写画”,他的创作的灵感则是源于这些折磨他的心灵的困惑。
二、“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
“伤痕美术”源于“伤痕文学”,由于文革的伤痛在人们心里烙下了一块深深的烙印,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文坛产生了一种文学创作潮流——“伤痕文学”。“伤痕美术也随着文革揭露的潮流而慢慢表现出来。伤痕文学中作品流露出悲痛的情感,“伤痕美术”也不例外,“伤痕美术”在美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震惊了美术界。何多苓的美术作品是“伤痕美术”那个时期的产物,在那时是万众瞩目的,这些有关“伤痕美术的”艺术作品都在一直延续着文革那时的伤痛。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是最早引发一场“伤痕美术”全国性的大讨论。画家们在这段悲惨的、不堪回首的历史时期,以深沉、凝重、悲伤的笔调记录下文革时的悲惨生活,并且反思了当代生活,以及对当代生活做了历史性的思考。这些画是对文革思想的那个时期的主题所创作的深刻反思,在“伤痕美术”的各种作品中,我们从这些有关伤痕美术的画中看到的更多是文革时期人们生活悲惨、凄凉的生活,从画面中人们的眼神可以看出悲苦、忧伤以及迷茫等错综复杂的感觉。
三、《春风已经苏醒》—哀伤的青春抒情
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深受画家怀斯艺术的影响,在那时打动很多人的心灵,何多苓开启了乡土写实主义的另外一个方向,对人物的人性、心理、情绪进行了丰富的理解和描绘。何多苓的画风并未完全借鉴怀斯的画风,而是借用怀斯的技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总是通过描写的少女、小孩等,来表达生命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其生长、目击、沉思、孤独、死亡过程中。1《春风已经苏醒》是乡土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为乡土现实主义风格树立了另一种典范,带给人们一种凄美以及悲伤的感觉。在这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中,一个小女孩儿她的衣着破旧,眼神里流露出小女孩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灾难过后心里遗留的那一份余悸。他的表现方式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比较相似一些,表现出的艺术追求比较深层次以及精神境界比较洒脱一些。欣赏着这样的艺术作品,女孩儿的眼神中流露出的凄惨和忧伤,这样的艺术作品则是对生命的一种阐述而不是一幅画。批评家易丹因而用“歌咏的忧伤”来形容它。
在何多苓的代表作品《春风已苏醒》中,何多苓借鉴了安德鲁·怀斯描绘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物中的各种意象中的感觉。2同时在何多苓的绘画中融合了安德鲁·怀斯的各种意向,如青春、村庄、乌鸦、边寨、生命等。茫茫草原上一位姑娘让一幅画面栩栩如生,把画面中的小女孩层层往后推进,出现另一个时空。何多苓的绘画作品讲述的都是有关文革伤痕的内容,他与安德鲁·怀斯的各种意向相结合,他们俩都是类似的叙事风格,一股股静寂的感觉与一股股淡淡的哀愁,洋溢着一幕幕动人肺腑的诗意的画面。
何多苓的绘画作品有很多诗意神秘的特质,分别给人以优雅、唯美、以及感伤的感觉。他所画的人物、景象充满生命的活力。他在形式语言上追求单纯感以及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相互融合,于简单中再现复杂。《春风已经苏醒》这幅作品的情调融合了各种情感,结合真实、抒情、神秘、忧伤、诗意于一体。画幅上流露的茫然以及悲伤是画家最感人的笔触了。何多苓对于美术创作,坚持追求自我心灵的探索,展现自我心灵的困惑,从而表现于他的画面之中。何多苓并不认为他的作品是伤痕美术的一份子,虽然在当时他与罗中立一起被誉为“乡土写实主义”及“伤痕美术”的代表艺术家。何多苓的美术创作表现出的并不是浓烈的抒情性,也不是单一主题性,而其他美术创作不同,从而深刻的反思文革的伤痛。何多苓的作品微妙的色彩感与层次感打动了我们,画家用独特的抒情性、灵动的笔触、精准的造型、微妙的层次感、真挚的情感,表达出了许多人的普遍感受,使人们的心灵泛起层层涟漪。
注释:
1.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71.
2.[美]鲁道夫·阿因海姆,滕守尧译.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