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为啥魅力如此大
2015-07-11陈晓晨
◎ 陈晓晨 陈 风
亚投行为啥魅力如此大
◎ 陈晓晨 陈 风
华南师范大学雷勇同学:如果做一次评选2015年上半年网络热词的投票活动,“亚投行”一词无疑会高票当选,因为它的热度实在太高了。请问——
答:从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南亚时首次倡议筹建,到2015年4月15日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涵盖除美、日和加拿大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再到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在北京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可谓“人气”爆棚,气势如虹。那么,亚投行为啥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首先,亚投行能给亚洲国家“解渴”。解的什么渴?基础设施之渴。
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电力、交通、电讯、农业、供水、卫生、环保、城市发展、物流发展等。亚洲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却因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拖了后腿。据测算,亚洲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7300亿美元。而亚投行的宗旨之一正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用句大白话来讲,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亚投行,顾名思义,就是优先投资亚洲的银行,尤其是亚洲低收入国家,投资领域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可以设想,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我们就能轻装简行,乘着火车到亚洲腹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了修路钱后,还要把这些钱管好、用好。亚投行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资金,还建立起良好的法律、监管框架与保障政策,包括环保标准、移民政策和反腐败政策等,以保证资金有效使用,让亚洲发展中国家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受教育、有工作,让亚洲国家的经济稳步发展。
其次,亚投行给了欧洲发达国家“二次腾飞”的机遇。对于欧洲发达国家来说,亚投行的成立无疑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目前欧洲经济复苏势头疲弱,同时,其政治格局也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欧洲国家不得不寻求经济增长的新路径,亚投行的成立,正好为其提供了投资亚洲的绝佳通道。欧洲国家希望通过亚投行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分享亚洲的发展成果。另外,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欧洲发达国家大都希望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因此,美国虽然一再阻挠,却无法阻挡欧洲盟友奔向亚投行的脚步。
再次,亚投行是“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演讲中提到,“亚洲各国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亚投行的成立将为亚洲国家基础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为互联互通铺平道路,这将促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紧密联系,促进亚洲各国经济上合作共赢,政治上稳定平等,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挑战。
亚投行的成立在为亚洲“解渴”的同时,也是中国参与国际治理、为世界提供“国际公共品”的一次有益尝试。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大国,中国也有义务承担起国际经济治理的责任,促进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在此基础上树立大国风范,确立自身负责任大国的地位。正所谓“实力越大责任越大”。
亚投行的魅力,还源于旧有秩序魅力下降。现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所确立的WTO、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治理机构,在维系世界经济增长70年后已尽显疲态,亟需改革。基本问题是没有回应新兴市场国家的诉求,仍然维系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霸主地位。而亚投行将会广泛代表众多发展中国的利益,充分借鉴现有多边发展机构的良好做法和经验,扬长避短,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个具有21 世纪先进治理理念的新型国际多边机构。
亚投行之所以从筹建之初就备受瞩目,归根结底,是中国实力增长的魅力,是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魅力,是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魅力,更是中国参与国际治理、建立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魅力。
总之,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利益日益融合,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潮流的主基调,大家只有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才能够让世界经济的航船行稳致远。这也是亚投行大受欢迎的重要前提。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