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针偶刺配合耳压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2015-07-11赵义刚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耳穴体征有效率

赵 燕,赵义刚

(1.武汉市第八医院,湖北 武汉430010;2.武汉市江岸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湖北 武汉43001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因体内抗胰岛素分泌过多,而造成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导致各组织特别心、眼、肾、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或功能障碍。2012 年中国患糖尿病的总人数已达9240万,相当于每4 个成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我科通过水针加耳压治疗(如有糖尿病中风偏瘫的再配针灸一起治疗)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内门诊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4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 例。治疗组男13 例,女10 例,年龄范围在50 ~72 岁,平均年龄(59.87 ±6.28)岁,病程范围在1 ~10 年,平均病程(5.65 ±2.42)年,高血糖症9 例、三高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14 例。对照组男12 例,女11 例,年龄范围在51 ~74 岁,平均年龄(60.39 ±6.32)岁,病程范围在2 ~11 年,平均病程(6.65 ±2.42)年,高血糖症8 例、三高症1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 >0.05,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对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糖负荷后2 h 血糖(2 hPG)≥11.1 mmol/L,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应随机复查。

中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医药行业标准[2]诊断。临床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或尿糖增高等。

1.3 纳入和排出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50 岁以上属2 型糖尿病患者。

排出标准:患1 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及其它疾病引起高血糖症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保持原有糖尿病宣教、控食、运动及原降糖药物治疗不变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穴位注射(水针)配合耳压治疗,水针每日1 次(或隔日1 次)。耳贴每3 ~5 日1 次,每天饭前30 min 内按压耳穴,共治疗3 月。并在治疗期间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

1.4.1 穴位注射 患者取背俞穴,采用伏案正坐位或伏卧位、取募穴,应取仰卧位,再选用郎致牌香丹注射液10 ml 一支,抽到两支5 ml 牙科注射器中,排出空气备用,取穴:背俞穴(双穴):(一组)肺俞、胰俞、胃俞、脾俞、肾俞,(二组)心俞、膏肓俞、膈俞、肝俞、三焦俞或大肠俞;募穴:(三组)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再根据病情配两组五输穴(双侧):一组尺泽、鱼际、太冲、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穴,二组阳陵泉、丰隆、阴陵泉、曲池、合谷等穴。选好穴位,局部用活力碘消毒,取备好的药液注射器,对准穴位浅刺,每穴注射1 ml 左右,每日一组,5 天重复上述各穴1 次,循环注射。

1.4.2 耳穴贴压法 取耳部的穴位以胰、内分泌、肾上腺、肾、三焦、神门、交感、心、肝等为主穴。上消配肺、渴点,中消配脾、胃,下消配膀胱,血压高配降压沟等耳部阳性反应点,用75%酒精清洁耳道,待干,用王不留行籽贴于耳部相应耳穴上,左右耳穴交替进行。每日餐前30 min 内加按压耳穴致耳部发热。每天按耳穴3 ~5 次。

1.5 观察指标

1.5.1 中医证候指标 参照《糖尿病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3]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如口渴与饥饿的程度、日尿与夜尿的次数及量的多少、大便形态和次数的多少等。分轻中重给予合理分值。计算症状和体征积分下降率=治疗前后的差÷治疗前×100%。

1.5.2 实验室指标 分别检测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浓度。

1.6 疗效判定标准

1.6.1 降糖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降至正常,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小于治疗前的40%,糖化血红蛋白值≤6.2%,或小于治疗前的30%;有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的值小于治疗前20%,糖化血红蛋白值<10%,各值均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空腹血糖与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未下降或未下降到有效标准。

1.6.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临床总体症状体征有显著好转,总体积分≥70%;有效:临床总体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总体积分≥30%,但未达显效标准;无效:临床总体症状和体征无减轻或加重,总体积分≤30%。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3.0,计量资料用均值¯x ±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采用配对t 检验。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符号秩和检验)。等级分类资料采用Ridit 分析。α=0.05 为检验的水准,P <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BG(mmol/L)、餐后2 h血糖2HBG(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FBG、2HBG、HbAlC 水平值比较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1),两组间FBG、2HBG、HbAlC 水平值比较治疗组也低于对照组(P <0.05),均有显著差异。见表1。

2.2 空腹血糖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别,P <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mmol/L)、2HBG(mmol/L)、HbAlC(%)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mmol/L)、2HBG(mmol/L)、HbAlC(%)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 <0.05;与治疗前比较,(2)P <0.01。

组别FBG(mmol/L)2Hbg(mmol/L)HbAlC(%)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治疗组 11.13 ±2.90 6.95 ±1.86(1)(2) 13.74 ±4.84 8.41 ±3.51(1)(2) 10.20 ±2.11 6.54 ±1.83(1)(2)对照组 11.55 ±1.35 8.03 ±2.85(2) 12.81 ±2.47 10.94 ±1.48(2) 10.78 ±1.83 7.64 ±2.73(2)

表2 两组患者FBG 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餐后2 h 血糖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60.8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2HBG 临床疗效比较(例)

2.4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65.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HbAlC 临床疗效比较 (例)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9.5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P <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2.6 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1),两组间治疗组也低于对照组(P <0.01)。下降率两组间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均有非常显著差异。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比较(±s)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 <0.01;与治疗前比较,(2)P <0.01。

组别 疗前 疗后 差值 下降率(%)治疗组 12.48±5.50 7.41±2.81(1)(2) 5.20±3.45 58.69±17.00(1)对照组 12.88±3.73 10.41±2.05(2)3.89±2.51 29.61±15.68

2.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在12 周的临床观察中,治疗组的患者治疗1 周后出现轻度身体乏力低血糖之症,经调整胰岛素注射液药量和降糖药量,未出现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局部注射处有青紫及红点,经常规处理,无其它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消瘅”等。祖国医学《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病之因是阴虚燥热为主,病位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久病,则阴损及阳造成肾、脾阳虚。日久入络,血脉瘀滞。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易发生多种并发证。故采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香丹注射液,并进行穴位偶刺注射,来调节机体阴阳。起到活血化瘀通络作用,并可加强药物对机体穴位刺激的连续性。再配上连续刺激的耳针耳压法及餐前30 min 内加强按压耳穴致耳部发热,既能调节脏腑功能,更有控制饮食的作用。水针偶刺法加耳压,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如;取任脉膻中穴,可宽中理气,配合心俞、肺俞、足三里、内关穴对调理心功能及防治糖尿病并发证(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取中脘配胃俞、脾俞、胆俞、肝俞、肾俞可健运脾胃,助中脘以生后天之气,合气海穴可壮生气之源,《针灸资生经》说:“以为元气之海,则气海者,盖人元气所生也”。诸穴合用,可壮先天以藏精,养后天以生气血。还有《神灸经纶》曰:“诸虚劳热,气海、关元、膏肓、足三里、内关(治劳热良)。”上穴合取能举气升阳,还能治诸虚劳热。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病机阴虚燥热之证,从而达到降糖、改善症状、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并发证的发生的作用。这种降血糖确切、对糖尿病用药量还能调到最小化的治疗方法,对偏远缺医少药地区可以推广使用。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1-42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猜你喜欢

耳穴体征有效率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