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疗法结合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价值评估报告*

2015-07-11刘继洪陈健英陈海佳潘国昌钟海声孙国强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耳尖治疗率控制率

唐 虹,刘继洪,陈健英,陈海佳,潘国昌,钟海声,孙国强

(1.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510100;2.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528000)

我国高血压病人已经达1.6 亿。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死亡率已居全死因的首位,而高血压患者不能得到全面管理和治疗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广州市2000 年高血压基线调查资料,广州市25 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0.34%[1],中老年人群患病率已达36.95%,尤其60 岁以上老年人群上升幅度较大[2]。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平台的人群综合性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的防控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目前的防控措施仍不能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这一现状可能由多种因素所致,原因之一就是在社区综合防治中较重视药物治疗,其他经济、有效的手段不足。本研究就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耳穴疗法结合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价值进行研究,经观察在传统的高血压管理模式中融入中医适宜技术耳穴贴压加耳尖放血,其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2 年6 月开始从已筛查出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共3000名中随机抽出正常高值、1 级高血压、2 级高血压病患者各120 名共360 人,最后的有效人数是328 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43 人(占43.6%),女185 人(56.4%)。随机分成4 组,A 组(健康教育组)78 人,B 组(耳穴贴压与耳尖放血组)81 人,C 组(用药组)85 人,D 组(用药加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组)84 人,各组之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10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非药物状态下连续3 次非同日坐位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即为高血压。具体分级见表1。

表1 2010 年WHO 修订的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mmHg)

1.3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②年龄不在18 ~80 岁者;③参加其他药物临床实验者;④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⑤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1.4 脱落标准

①不能坚持治疗者;②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1.5 调查方法

①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高血压的知识,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高血压治疗,高血压管理需求等;②用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医体质辨识软件》进行中医信息采集和体质辨识分析。

1.6 干预方法

与患者签定知情同意书;定期的健康教育:即限盐、限酒、减轻体重、戒烟、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患者每周到医院复诊1 次,每周更换耳穴1 次(单侧耳),并给予耳尖放血(未贴耳穴侧耳)。

1.7 治疗方法

1.7.1 耳尖放血 穴取耳尖,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消毒针头,点刺穴位令其出血,并不断挤压,挤出10 滴血左右。两耳交替,每周轮换放血。

1.7.2 耳穴贴压 ①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6 cm ×0.6 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胶布敷贴在选用的耳穴上,具体耳穴选穴治疗方案见表2;②压豆前以75%的酒精消毒整个耳廓;③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 ~5次,每次每穴30 ~60 s,每周治疗1 次,双耳交替。

表2 高血压患者耳穴贴压治疗方案

1.7.3 血压测量 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患者测血压前休息10 min,并每次测量右侧臂,同一时间,使用同一血压计测量。在第1 次测量后,间隔3 min 左右再测第2 次,取2 次平均值,如两次差别在5 mmHg 以上,3 min左右再测,取3 次的均值。

1.7.4 治疗程序 所有高血压居民入选时间为1 年,给予本研究的耳穴疗法及其它干预措施半年,最后随访半年,每月随访1 次。具体耳穴治疗或干预措施内容如下:A 组为健康教育组:主要是围绕患者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的;B 组为单纯耳穴贴压与耳尖放血组:在A 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患者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的治疗,每周进行1 次;C组为单纯用药组:在A 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患者规范用药的治疗,用药标准按照《2010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D 组为用药加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组:在A 组的基础上再联用B 组和C 组的治疗方式。

1.8 结果判断

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被调查患者合计答对题数/被调查患者应答题总数×100%;治疗率=使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例数/所有高血压患者人数×100%;高血压控制率=最近1 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所有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1.9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根据资料的性质选择适合的统计指标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标准偏差用±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 检验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治疗前后本社区的高血压病居民的知晓率分别为65.3%、86.29%,男性的知晓率分 别是64.72%、84.92%,女性分别是65.9%、87.67%,治疗前后的知晓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前后男性、女性的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不同年龄组的男性、女性治疗前后的知晓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体见表3。

表3 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男女对比 例(%)

2.2 高血压病的治疗率

在328 名高血压居民中,治疗前坚持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占总人数的77.77%,治疗后是270 人,占82.31%;治疗前间断服药者占总人数的18.05%,治疗后是0 人;治疗前未服药者占总人数的4.16%,治疗后是58 人,占17.68%。治疗前后的治疗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前男性的治疗率是75.15%,女性是79.8%,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男性的治疗率是81.81%,女性是82.70%,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高血压病治疗率对比 例(%)

2.3 高血压病的控制率

在调查的328 名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的患者,治疗前占总人数的81.66%,治疗后有290 人,占88.41%,治疗前后控制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前男性的控制率是78.34%,女性是83.74%,治疗后男性是87.41%,女性是86.48%,治疗前后男性的控制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女性的控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5。

表5 不同年龄高血压病控制率对比 例(%)

2.4 中医体质辨识

根据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医体质辨识软件》对328 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辨识,按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及特禀质9 种体质分类。本次调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构成比较高,女性痰湿质、阳虚质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平和质、气虚质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的比例仍偏高,女性的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的比例高于男性,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各种体质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6。

表6 高血压患者中男女体质类型分类比较 例(%)

2.5 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对比

治疗后4 组患者的血压明显得到了控制,且D 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7。

表7 4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对比(n=82,±s)

表7 4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对比(n=82,±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A 组80.6 ±6.4 125.1 ±12.2 79.7 ±6.3 122.5 ±10.8 B 组 80.8 ±6.3 127.0 ±12.3 77.2 ±6.2 124.7 ±10.0 C 组 81.1 ±6.4 126.0 ±11.9 76.1 ±6.7 124.3 ±10.5 D 组82.6 ±6.5 128.5 ±12.0 75.0 ±6.5 122.4 ±10.9

2.6 治疗前后居民因治疗高血压病所致费用变化对比

治疗前服药者一般以1 种到3 种药治疗,费用大约20 元~200 元左右。治疗后药物的费用大约20 ~120 元,下降了20% ~50%左右。

3 讨论

我国卫生部已经把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正式列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办法,目前此项工作已成为社区慢性病管理和预防的重点。高血压患者生活在社区,大多数不需要长时间在医院接受治疗,在社区扭转“三高三低”现象,即控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提高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是社区防治高血压的目标。充分利用社区有利资源,取得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改善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是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的有效方法。各个地区管理模式的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医疗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了高血压防治的效果,各社区人群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接受程度和依从性亦不尽相同。至今,我国仍以大医院作为高血压防治的主体,社区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致使慢性病的治疗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鉴于此,本研究通过3 个方面来研究分析高血压病防治工作:①社区干预;②耳穴疗法;③规范用药。高血压用药标准按照《2010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进行。

3.1 高血压病居民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

结果显示定期的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的调整):即限盐、限酒、减轻体重、戒烟、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知晓率从治疗前的65.3%上升到治疗后的86.29%。说明健康教育对提高居民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是很有效的。结果还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大、有家族史的患者,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也越高,并且接受健康教育的接受度也较高。

3.2 高血压病居民的治疗率分析

因本社区高血压居民已经进入了高血压管理系统,调查后发现治疗率比较高,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情况较好、年龄越大、有家族史的患者,治疗率越高。通过社区干预和耳穴贴压加耳尖放血治疗后发现治疗率提高了4.54%,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考虑其原因治疗率是使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例数/所有高血压患者人数×100%,因治疗后通过使用药物治疗的居民的数量增多的不明显,治疗前间断服药和未服药的居民很多在治疗后都可以靠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控制血压,一部分因控制血压不理想,加入了药物治疗。所以最后统计药物使用率上升不显著。总的来说因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种类较多或者每日服药的次数较多、抱怨药品太贵等引起服药依从性下降。

3.3 高血压病居民的控制率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本社区居民高血压控制率比较高,这也和这部分居民已经进入本社区的高血压管理有关。发现坚持服药和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居民高血压的控制率较高。治疗后控制率明显提高(P <0.05),健康教育、规范用药、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的治疗和管理,是控制率提高的关键。并发现治疗前后,男女的控制率分别都有提高,但女性的控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考虑原因,可能和女性的内分泌、情绪易受外界影响等原因有关。

3.4 高血压病人群中医体质分型特点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社区高血压病居民的体质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中医学上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是阴阳失调和痰瘀互结。本次调查显示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对高血压病存在易患性和倾向性。分析其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天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耗,后天脾阳功能减弱,运化无力,并且现代人多用空调,贪食寒凉饮食,睡眠不定时,阴阳不调,致阴阳两伤,湿为阴邪,聚湿为痰,阳虚则运化水湿无力,则痰湿为患[4]。治疗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的比例仍是偏高,治疗前后的变化无差异(P >0.05),也表明要短时间内改变人的体质比较困难,还需要长时间的调理。高血压患者中的男性和女性的体质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P <0.05),这可能同女性的经期、内分泌、情志等因素有关。

3.5 治疗前后居民因治疗高血压病所致费用变化特点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治疗后居民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所产生的费用有所下降,但其中要考虑因广州市社区医院开展基药使用后,社区医院的药物价格下降,这个原因影响了对居民在治疗前后高血压产生费用变化的观察结果。并在观察中发现,治疗后绝大部分居民因高血压产生的费用是完全可以在广州市政府每月提供的150 元慢病报销中支付,对这些居民的家庭负担有明显减少。

3.6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特点

由表7 研究显示患者血压变化,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 <0.05),即4 组的治疗方式都极具疗效。但是治疗后,D 组患者的舒张压与其他3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D组=3.0936、tBD组=2.0401、tCD组=2.1341,P <0.05),且D组患者的收缩压与其他3 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AD组=11.008、tBD组=6.7412、tCD组=2.4069,P <0.05)。也就表明,虽说4 组的治疗方式都有疗效,但是D 组的效果显然更为显著。

2004 年我国18 岁以上的人群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是18.8%[5],我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300 万人以上。通过本项研究结果显示,运用中医的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后的D 组,降压的即刻性和持续性都明显优于其它各组。D 组是运用社区干预、规范用药和耳穴贴压加耳尖放血的新的高血压病管理和治疗模式,这种运用了中医治未病的思维方式和中医适宜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高血压居民中的接受度较高,而且依从性也较好。不少居民认为天天吃药不如1 周1 次的耳穴治疗,不少临界高血压和1 级高血压的患者,特别是50 岁以下的居民,在耳穴贴压加耳尖放血的治疗下,在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配合下,不用服药,或者只服用1 种药物。年龄较大的高血压居民和已经长期吃药,并且是两种或3 种药物联用的,在使用耳穴贴压加耳尖放血疗法后,血压的波动明显减小,并且有的居民在耳穴疗法介入后,出现血压下降,后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的份量或者减少1 种药物的摄入,经观察这部分高血压居民的血压也都能控制理想。部分原本用药物控制血压不理想的居民,通过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后,血压明显控制理想。

在本研究中发现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这种治疗手段容易被居民所接受,治疗时间短,无痛性,价格便宜,使居民的依从性较好,不少居民在治疗结束后,还坚持耳穴贴压治疗,表示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支持和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医疗需求的变化,耳穴疗法这一富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总之,结果显示良好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规范用药,应用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的中西医一体化综合全面防治是防控高血压的较优方案,特别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上优势明显,适合在社区范围内广泛推广。

[1] 周琴,潘冰莹,林国桢,等.广州市15 ~69 岁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调查[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6):587-590

[2] 刘海燕,马萍,徐清斌,等. 宁夏吴忠市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调查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13-316

[3] 周东梅,杨沈雷,魏丽萍,等. 高血压病中药茶及耳穴疗法社区综合干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3):497-499

[4] 黄志钢,李美婷.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析[J].中医中药,2012,9(20):89-93

[5] 左天伟.耳穴贴压在社区防治高血压病的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26-27

猜你喜欢

耳尖治疗率控制率
耳尖放血配合耳背沟穴位按摩治疗急性高血压
适当放血可治猪病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