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三角区针刺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效果

2015-07-11胡爱娥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漏尿排尿功能三角区

胡爱娥

(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527300)

近年来,由于交通业、建筑业等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及施工坠落等事故不断发生,致使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SCI 所带来的严重功能障碍极大地增加了家庭、社会的负担[1]。排尿功能障碍是SCI 患者最常见的也是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功能障碍[2]。我国传统中医在SCI 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其中针灸疗法以其安全、有效、微创等特点成为SCI 主要的中医康复疗法。本研究笔者采用局部针刺膀胱三角区对脊髓损伤所致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所致排尿功能障碍患者206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分为两组,观察组103 例(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对照组103 例(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年龄18 ~70 岁;经临床及MRI 确诊符合美国脊柱损伤学会2000 年标准中B ~D 级者[3];经西医行椎板减压术15 天后者;所有患者均伴有尿失禁(日漏尿次数10 余次,定时导出尿量<50 ml,膀胱充盈量<100 ml);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伴恶性肿瘤者或其他严重慢性疾病者;合并其他脊柱疾病者;合并严重感染者;无法配合治疗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取关元、三阴交、中脘、足三里、阴陵泉、天枢、中极、曲骨穴位,具体操作方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型号的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嘱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局部消毒后针刺各穴,中脘:直刺深度40 mm ~50 mm,采用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天枢:直刺深度采用40 mm ~50 mm,逆时针捻转泻法;足三里:直刺深度40 mm ~50 mm,采用顺时指针捻转补法;中极、关元、曲骨穴:采取直刺深度15 mm ~30 mm,以患者酸胀感为宜,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日1 次,10 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2 天[4]。2 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取膀胱三角区(根据解剖学位置:少腹部膀胱在体表的投影区,即双侧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中点所构成的膀胱三角区)进行局部密集型针刺,包括水道、气海、石门、归来及气冲等,同时在上述穴位之间加刺1 ~2 针。具体操作方法:在行针前嘱患者排净小便,仰卧于治疗床上,局部消毒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型号的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25 mm ~50 mm,以患者小腹部有坠胀感为宜,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日1 次,10 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2 天。2 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医生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以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为观察点,记录两组患者的膀胱排尿功能参数包括:每日漏尿次数、最大排尿量、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

1.4 疗效评价

根据《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5]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愈:疗程结束后小便恢复正常,基本无失禁发生;显效:小便失禁现象得到显著控制,每日漏尿次数不足5 次,定时导出尿量>300 ml,膀胱充盈>300 ml;有效:小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日漏尿次数<10 次,定时导出尿量100 ml ~300 ml,膀胱充盈150 ml ~300 ml;无效:患者小便失禁现象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观察点两组患者排尿功能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漏尿次数、最大排尿量、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尿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在漏尿次数、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参数比较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各观察点两组患者排尿功能参数比较 (±s)

表2 各观察点两组患者排尿功能参数比较 (±s)

组别 例数 时间 漏尿次数(次/天) 最大排尿量(ml) 膀胱容量(ml) 残余尿量(ml)12.4 ±4.0 180.5 ±64.6 240.2 ±98.1 187.4 ±80.9治疗后 6.1 ±3.2 294.7 ±93.8 424.4 ±109.8 80.3 ±31.2 t 4.026 3.273 4.127 3.016 P<0.05 <0.05 <0.05 <0.05观察组 103 治疗前 13.1 ±2.9 179.6 ±59.2 236.2 ±82.7 189.7 ±76.8治疗后 6.6 ±3.4 321.6 ±90.7 489.1 ±106.8 69.5 ±30.9 t 4.692 3.375 5.009 4.152 P<0.05 <0.05 <0.05 <0.05 T(治疗后两组比较) 3.025 1.033 2.967 3.016 P对照组 103 治疗前<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8%,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9,P=0.012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排尿功能障碍是SCI 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小便失禁、排尿困难、肾积水或泌尿系统感染等,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会引发肾功能衰竭,引发患者死亡[6]。研究显示[7],人体的排尿活动是由大脑和脊髓共同支配,多种神经纤维共同协作完成的活动,脊髓是控制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功能活动的排尿神经中枢,是膀胱、尿道与低级和高级排尿中枢间各种神经冲动传导的通路[8],故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极高。

传统中医将膀胱功能障碍归属于“癃闭”范畴,属实证,是因患者跌仆闪失,导致筋脉瘀滞,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小便不通,其发病与膀胱、肾、三焦有关[9-10]。针刺是治疗SCI 后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常规选取的穴位有关元、三阴交、中脘、足三里、阴陵泉、天枢、中极、曲骨等,其中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温补下元,改善膀胱气化;中极为膀胱募穴,可调气血,促进膀胱气化;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汇穴,可以健脾、调肾补气;中脘、天枢可以调胃健脾;阴陵泉为利尿之名穴,可以利小便、化湿滞;曲骨是任脉经穴,是治疗尿失禁的经典穴位[11]。而现代解剖学认为,膀胱三角区为膀胱底的内面,该区域有丰富的脊神经的骶丛及其分支以及所支配的血管[12]。而中医经络学认为,膀胱三角区经络丰富,分布有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任脉、任络脉及足少阴经,故采取密集型针刺,更有利于激发经气,调整经络运行,改善膀胱气化及其功能[13]。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密集型针刺膀胱三角区治疗后,观察组漏尿次数、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参数比较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常规针刺);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96.12% /80.58%),这主要是由于:局部针刺膀胱三角区,可对患者的局部神经功能发挥保护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局部微循环,抑制膀胱逼尿肌储尿期的无抑制收缩,使膀胱逼尿肌压力下降,进而改变肾、膀胱的泌尿状态,达到改善患者排尿功能的目的[14]。其次,局部针刺膀胱三角区,可有效激发患者大脑残存的神经元,重建患者大脑皮质对膀胱的调控作用,避免肌肉萎缩,促进局部神经组织独立发挥作用,恢复正常的膀胱功能及排尿方式,并通过刺激神经反馈调节功能,加强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促使休眠的脊髓神经苏醒,促进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目前我国传统中医所用的按摩、牵引、针刺等方法在SCI 患者的康复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其规范性、理论依据、循证依据等方面仍不足于西医。而本研究为中医针刺治疗SCI 所致排尿功能障碍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未来仍需要更多的学者踏入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病因及病机研究,为中医在现代康复学中的应用开拓方向。

[1] 陈银海,刘敏,何井华.脊髓损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6):1032-1034

[2] 罗庆禄,王诗忠,陈岚榕.针刺八髎穴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量和排尿功能的影响[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1):12-14

[3] 关骅,石晶,郭险峰,等.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0 年修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2):49-52

[4] 闵友江,程立红,高洁.等. 三通针法治疗脊髓损伤恢复期截瘫患者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2):1010-1013

[5] 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9-222

[6] Balsara ZR,Ross SS,Dolber PC,et al.Enhanced susceptibility to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spinal cord- injured host with neurogenic bladder[J].Infect Immun,2013,81(8):3018-3026

[7] 朱毅,李凝,励建安,等.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针刺康复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2):1495-1497

[8] 蒋东生,车兴旺,范连彬,等. 生物反馈技术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J].临床医学,2012,32(8):54-55

[9] 窦坤,刘齐责,王跃力,等. 盆底肌电刺激疗法治疗老年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0 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80-381

[10] 陈星余.针刺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30 例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2012,23(8):61-62

[11]祁玉军,李登科.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38 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4):363

[12]Wang ZJ,Zou Y.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ectro acupuncture at Jiaji (Ex-B 2)points plus herbal medicine for herpes zoster[J].J Acupunct Tuina Sci,2012,10(5):313-317

[13] 周斌,姚配勇,伍茜,等. 芒针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研究[J]. 重庆医学,2013,42(26):3166-3167

[14] 胡启龙,赵渊超,胡丹,等. 针刺膀胱三角区治疗脊髓损伤所致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5,35(1):21-24

猜你喜欢

漏尿排尿功能三角区
地震时是躲是逃?
分析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你被漏尿困扰了吗?
缘何会出现产后“漏尿”
危险三角区究竟有多危险
京津雄三角区高速路网智能车路监控策略探讨
优质护理理念下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排尿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前列腺术后漏尿一般是暂时的
第一视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