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

2015-07-10鲁睿

卷宗 2015年1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创新教育小学体育

鲁睿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是提高小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本文试从创设和谐体育课堂优化体育教学、渗透创新教育优化体育课堂,注重教师本身的魅力优化体育课堂几方面,简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教育;新课改;提问策略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容易组织管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体育老师对课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是提高小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体现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特征,才能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才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本文试从创设和谐体育课堂优化体育教学,渗透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注重教师本身魅力优化体育课堂,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几方面,简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

1 渗透创新教育优化体育课堂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表现机会。

1.1 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教师的“创新精神”而言,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敢冒风险、以苦为乐精神。

1.2 创新要以人为本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还未想到,但必会喜欢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式与习惯性框框,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单纯的执行和完成为基础,向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的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

1.3 创新必须大胆求索

体育创新是他人未曾想过、做过的,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代替、否定,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多给学生“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2 创设和谐体育课堂优化体育教学

2.1 体育课的管理过程

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教学实际上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个管理过程。教和学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

2.2 批评表扬,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

在课堂上信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在学生情绪低落和气氛沉闷时,教师如能及时的给予表扬,都能起到提高士气、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对违背常规的学生,教师要爱护关心。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3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效果

3.1 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如广播体操。

3.2 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体育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3.3 加强教法的改革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管体育教学如何改革,我们都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方法,他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比赛法等。

(2)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先让学生练习体会,然后教师提问,鼓励学生回答。例如:小足球传接球的力度与时机与垒球投掷与标枪投掷动作要领是否一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通过提问为讲新动作打好基础

1、每次讲新动作前,教师应该抽出一定时间,提问以前学过的且与新要学的技术动作有联系的问题。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讲解示范,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有引出了新课程的动作概念,再进一步阐明,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新的动作技术打下了基础。因此,课前教师应该认真专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并且使这些问题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真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例如:初学正脚背(外脚背)传接球时,应在脚背内侧熟练掌握后,再练习正脚背(外脚背)传接球动作。学习新动作时要不断提问,分析动作要领是什么。区别在哪?各有什么特点。提问时,如果第一个学生回答的不完整,或者有错误,教师应不忙做解答,可再继续提问一两名学生。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领会、掌握新动作。

5 通过提问解决学生课上课下问题

1、在体育课中,教师提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学生的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所提的问题,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好好的考虑,应突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时的薄弱环节,并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使提出的问题真正能起到复习和巩固重点内容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动作的用词要重点难点突出,确切精炼,通俗易懂,熟练的运用动作术语和口诀,即使学生易懂易记,又有利于学生领会动作要領。

2、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里状态有目的的提问。学生心里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对问题已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应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提问。让学生自己回答思考的问题。如短跑中的疾跑基本属于“匀加速运动”弯道跑技术的掌握,离不开“压道”跑知识的掌握:田径场是利用数学知识画出来的等等。如前滚翻动作,教师可以利用圆和方的滚动做比喻进行启发,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理论,加深对前滚翻低头、收腹、团身动作要领的理解。另一种是课堂纪律松散,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或对问题不感兴趣。这时应采取“回答式”提问,用一些难以回答或容易疏忽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可以促使大家对问题产生兴趣,收到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抓住适当时机,灵活的采取不同方式提问,对于活跃课堂情绪增强教学效果,一定会有裨益。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情境,攻坚克难,让学生做到在练中思,思中悟。新课程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是我们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成功的希望,寄托于亿万小学生的创造性,不重视小学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54-200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创新教育小学体育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