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民工进城与文学重写
2015-07-10杨玉峰
美国20世纪初开始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大量涌入,出现了“美国农民工进城”的历史浪潮,即所谓城市新移民现象。“雷蒙德·威廉斯(1921—1988)把这一大规模移民的现象称作世纪之交对美国文化最重要的影响”。作为对这一最重要影响的“文学重写”,西奥多·德莱赛(1871—1945)的《嘉莉妹妹》(1900)给我们研究美国文学中城市化主题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国内学界对《嘉莉妹妹》的研究表现为两种基本立场——“道德主义”和“女性主义”,前者从道德的角度对嘉莉妹妹的金钱欲望和男女关系进行了反复揭批,后者则反其道而行之,将嘉莉妹妹颂扬成一个自立自强的城市新女性形象。这种二元对立式的解读冲突暗示了国内学界对《嘉莉妹妹》的研究尚存在许多模糊和歧义之处,需要学界同仁从新的角度对该小说文本作出创新性诠释,促进德莱赛小说研究的健康发展和对中国城市建设的智慧支持。
本论文拟从美国城市化、农民工进城、农民工教育、城市保障体系、男女私生活、城市伦理等方面对《嘉莉妹妹》展开创新式解读,揭示嘉莉种种选择背后所隐藏的城市问题,并通过今昔对比的历史透视方式,获取美国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为中国城市化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智慧参照。
美国城市化与农民工进城
美国的城市化程度较高,城市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大意义。从美国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从起步到完成的阶段:这一阶段早期,美国城市化程度还比较低;这一阶段中晚期,美国城市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逐渐达到鼎盛时期,完成了社会发展中心从农村向城市的历史转移。20世纪初的美国正好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一关键时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嘉莉妹妹》关于一个美国女农民工从乡村到城市之路的文学描写正好为我们理解美国的这段城市化历史提供了一个窗口,并实现了对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美国农民工进城这一历史现象的文学重写。
嘉莉在美国农村属于乡村中产阶级,对读书和知识不感兴趣,喜欢追求物质财富和生活享受。城市是一个物质财富相对集中的地方,也充满了优雅生活的诱惑,这就促使嘉莉对“神秘城市”的高贵、富裕和优越产生了青春的渴望和梦想, 从而走上了一条从农村到城市的打工之路。1900年德莱赛出版《嘉莉妹妹》时,美国城市女工中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和嘉莉一样的进城农民工,有着相似的打工经历。所以,德莱赛的小说《嘉莉妹妹》不仅实现了对这一时期美国农民工进城的文学重写,而且也为我们今天研究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献。
20世纪初,快速发展的工业和不断增加的工厂多集中在城市,而城市地区对劳动力的供应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大量的外国移民和农村劳动力。由于外国移民的供应又受到诸多限制,因此20世纪20年代之前,如德莱赛小说《嘉莉妹妹》中所描绘的那样,美国城市工业人口的补充主要靠农村人口的迁入,这就出现了“美国农民工进城”的历史高潮,嘉莉作为德莱赛文学重写的典型,便成了这一文化符号的代表,具有了文学原型、文化原型和历史原型的特征。
农民工城市生存的脆弱性
毋庸置疑,以《嘉莉妹妹》中的主人公嘉莉为代表的美国女农民工的城市生存能力又是极其脆弱的(嘉莉刚进城时周薪才四块半)。首先,她们受教育程度太低,“对教育和知识不感兴趣”,远远达不到城市用工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因此,城市生活技能显得极为薄弱,在城市里的打工生活质量较差,城市适应能力急需改善和提高。
其次,她们初到城市生活,又没有接受系统培训,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只能选择最辛苦的工作。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剥削程度较高,这就加重了女农民工的生存艰难。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可选择的工作条件不好,工资收入微薄,工作极不稳定,当时美国女农民工城市生活充满了漂泊感。因此,她们对稳定的城市生活特别渴望,这也正是嘉莉在有钱男人追求时无力抵抗的原因。“在驶往芝加哥的火车上,嘉莉对这条界线就开始有了切身体会。坐在她旁边的推销员杜洛埃使她‘产生一种相形见绌的感觉。她自己那身黑棉布条镶边的蓝色平纹布连衣裙此时让她觉得十分寒酸。她觉得自己的鞋也有些破旧。”
嘉莉渴望美好的城市生活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争取到这样富裕的生活对刚进城的嘉莉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姐姐也过着暗无天日的城市贫民生活。再者,城市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农民工遇到困难无计可施。1900年出版的《嘉莉妹妹》中所描写的女主人公既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又没有家庭保障,选择男人保障是唯一途径。对于周薪只有四块半的嘉莉来说,任何道德指责都显得极为苍白。
嘉莉其实是城市移民中最脆弱的那个边缘群体的文学代表,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为了生存而彷徨度日的小人物。我们只有采取客观主义的立场,揭示城市生活的深刻内涵,并借助文本外的史实,才能冷静地发现嘉莉生活选择背后的制约机制:美国女农民工城市生活的脆弱性和消费时代的个人想象力处在变动不居的矛盾之中。
打工妹私生活与城市伦理
坚持“道德主义”立场的很多学者认为,嘉莉投靠男人是为了实现社会地位的上升,把她诠释成一个极具个人野心的精明女子,由此得出她道德败坏的结论。这样的诠释忽略了一个文本细节:嘉莉工作期间生了一场病,还因此丢掉了工作,陷入失业状态的她城市生存面临极大困难。没有人去分析美国这个时期城市农民工的生存保障问题,反而站在伪道德主义的立场上对这个可怜的女农民工横加指责,这样的文学诠释缺乏最基本的道德力量。
坚持“女性主义”立场的学者认为,嘉莉从一个打工妹一直做到一个表演明星,走上了成功之路,代表了美国城市新女性形象。这样的诠释也忽略了一个文本细节:嘉莉不爱读书,不喜欢知识,没有稳定的价值观取向。她只喜欢优雅舒适的城市生活,但却不知道如何去获得。在从乡村到城市的身份转换中,她的美国梦是单纯的,她的思想是模糊的。在很多事情上,她是被动地接受着城市男人的追逐。即使是她的成功也是在被动应付生活时的突然转机,既出乎她个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的阅读期待。
《嘉莉妹妹》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通过美国女农民工嘉莉到芝加哥和纽约打工谋生而成为名演员的故事,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繁荣表面下所隐藏的失业、贫困和饥饿问题,尤其揭示了美国城市中的女农民工的生存问题和私生活问题:生存贫困化导致了私生活选择的局限性,私生活选择的局限性又构成了城市生活的脆弱性。嘉莉的城市生活极其脆弱,她姐姐无力帮她,生病又失去了工作。杜洛埃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她的生存压力,也解决了她的私生活需求,但却使她陷入了“男性保障”的传统道德困境。细读小说文本,这种“男性保障”模式的主动权并不在嘉莉手中。这种“男性保障”模式第一站的主动权被杜洛埃所控制(诱惑手段),第二站的主动权被赫斯特伍德所掌握(欺骗手段),嘉莉在这一追逐游戏中始终是被动和无奈的。
“男性保障”模式反映了美国女农民工城市生存中的艰难,揭示了美国消费主义时代进城务工的乡下女子被城市中产阶级男性“消费”的历史记忆。“嘉莉做杜洛埃的情妇是必然的,因为虽然身边有成千上万的人,但是只有杜洛埃一个人把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没有杜洛埃的注视,嘉莉的美丽在芝加哥将什么也不是,或者说,嘉莉将连作为人的权利也没有(否则她就得离开芝加哥,丧失了作为芝加哥人的权利)。”
对于那些既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教育背景的进城女农民工而言,城市留给她们的选择是有限的:要么安于“狭窄幽暗、不透气的”工厂车间,要么安于“嘉莉姐姐、姐夫那种疲于维持生计”的单调生活;城市里的美食、美衣、美景和娱乐(比如看戏)是为以杜洛埃和赫斯特伍德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和少数上层富贵阶层服务的。嘉莉要跟上消费主义时代的步伐,要脱离以男女工友和姐姐姐夫为代表的城市底层阶层,就必须融入城市中上层阶层,而她唯一能选择的就是“男性保障”。所以,嘉莉从乡村到城市之路的身份转换充满了艰难和分裂,她不仅面临着私生活中被城市优越男性消费的挑战,也无法逃避传统农业社会道德的批评和谴责。
传统农业社会的道德体系建立在稳定的生活保障和狭隘的生活范围之上,以道德调节人际关系,以互助为伦理旨归。现代城市社会的道德体系以各种竞争和变动不居为基础,强调个人能力和财富地位,不干涉私生活选择。从乡村到城市的嘉莉要实现身份转化,适应城市生活挑战,她不得不抛弃传统农业社会道德,接受现代城市伦理的检阅。20世纪初的美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现代城市社会伦理体系尚未成形,传统农业社会道德体系仍然存在,所以《嘉莉妹妹》的出版受到了许多人的指责。在传统农业道德模糊的城市地带,嘉莉通过私生活选择成了美国城市社会消费主义的参与者,这样的抉择是她进入城市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化和女农民工进城的戏剧化副产品。
结 语
显而易见,嘉莉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不仅充满了生活的艰辛,也包含了私生活选择的无奈。对杜洛埃的离开是对赫斯特伍德更优秀的认同,对赫斯特伍德的抛弃是对绝望生活的不认同,迸发出舞台表演才能则是男性保障破产和个人走向成熟的自然结果,是城市竞争和生活挑战催生的个人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典型体现。我们不要把嘉莉贬低成一个有心计的女性阴谋家,我们也不要把嘉莉抬高成一个高雅典范的新女性形象代表。毋宁说,她是美国千千万万进城女农民工的个案,是美国高速城市化阶段一个小人物的城市生存挣扎,是西奥多·德莱赛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农民工进城成功的文学重写。
参考文献:
[1]Dreiser,Theodore.Sister Carri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08.
[2]戴从容.从德莱赛的《嘉莉妹妹》看都市生活的含义[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2):177-193.
[3]范登伟,王爱珍.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擢升“女性自主性”的乌托邦意图[J].美与时代,2008:125-128.
[4]孙宏.德莱赛与老舍小说中的城市化之路[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1):194-211.
[5]张中载.被误读的苔丝[J].外国文学评论,2011(1):80-89.
[6]朱婷.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保障事业——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D].湘潭大学,2005.
作者简介:
杨玉峰(1971— ),男,河南长垣人,文学硕士,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