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区域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初探?鄢

2015-07-10郑步春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职业

郑步春

摘要:加快区域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坚持政府推动、统筹协调、特色发展的原则,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地方需求对接培养机制,构建以税收政策为调节手段的与企业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发展职教经费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区域现代职业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C-0066-04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5年5月,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意见》,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力,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在梳理盐城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影响职教发展的突出问题,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快盐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如下:

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一)政府推动。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县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的原则,2020年年末每个县(市)至少建成1所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市区应创建2-3所在国内有影响和国际有合作的高水平职业学校,让职业教育“强筋壮骨”。

(二)加强统筹。落实职业教育在区域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强化政府统筹职能,整合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和办学活力的学校积聚。切实做好五项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措施、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考评督导。要建立和完善职教联席会议制度,专题研究和解决职教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克服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弊端。

(三)特色发展。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错位发展、打造品牌”的思路,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点、行业优势、实力强、声誉高的品牌特色专业;按照“项目驱动、大师领衔、校企共建、协同攻关”的思路,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技能大赛领军人才工作室”创建活动,培育造就一批“双师型”骨干教师、“职教名师”和“职教名校长”;按照“就业导向、强化双基、工学结合、仿真创业” 的思路,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成就一批创业有能力、就业有出路、升学有基础的“名学生”。

二、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与

地方需求对接培养机制

(一)提高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要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新特专业,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新格局。要以适应全市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着眼于集聚集约、错位发展、做大做强、创建品牌,统筹调整优化中、高职院校骨干专业设置,努力形成区域特色鲜明、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院校专业体系,确保中等职业学校有90%以上的专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二)培养“接地气”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接地气”人才,就是要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现代先进制造技术操作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职业院校教育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应用性,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核心专业能力;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调整培养类型结构,切实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好具有省内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争取培训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高技能人才。

(三)打破技术技能人才向上成长“天花板”。随着高校面向职业学校单独招生比例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向上成长“天花板”已被打破,职校学生拥有更为宽阔的提升自身能力的空间,可上应用型本科,成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当下,要积极推进企业在职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及技能培训,尤其是针对悦达等大型企业的年轻员工,政府应协调区域内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举办假日班或夜校,进行不间断的技能培训,使其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增长技能,提升操作水平,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

(四)让更多职校学生毕业拥有“多证书”。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探索专业教学考核与技能鉴定结合办法,鼓励支持学生一专多能取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技能等级,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师教育的沟通试点。通过融通,让更多职校学生拿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

(五)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牵引力”。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在市域内形成以高等学校为龙头,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工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并举,分工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网络和结构。扩大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培养规模,扩大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统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一体化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三、构建以税收政策为调节手段的

与企业合作办学模式

(一)推进财税优惠政策激励校企合作。市政府要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并从政策上保证校企合作制度化、常态化。对企业用于非营利性职业学校的捐赠支出,在企业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为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支付的报酬等费用支出,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在企业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工程实践中心和承担学生实习实训任务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切实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激发出来。

(二)推动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共建共享。采取政府、企业和学校各投一点的办法,推动共建产教合一的开放式公共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落实企业在生产成本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培训费作为职教专项经费的政策,加大实习实训基地投入。引入公司制运作模式,探索公共实习实训基地适当收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开展生产服务性实习实训取得的勤工俭学收入可免征营业税,并提取一定比例支付师生劳动报酬。

(三)推广以重点产业为牵引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一方面重点组建以我市国家示范中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为纽带的职教院校联盟(集团),如组建文化旅游产业、电子信息、机械数控、汽车制造、新能源、化工、现代农业职教联盟等。另一方面推广“厂中校”“校中厂”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同承担教学和生产双重职能,集团核心层实现知识链、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四链融合”,教学人员与生产人员交叉任职、双岗双责,全面实现教学与生产在目标、过程、人员、管理、效果的 “五项对接”,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和服务产业。

(四)推行产学研联合。一要积极参与企业科研攻关。充分利用职业学校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转化科技成果的中介作用,积极帮助企业与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努力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新成果信息。三是深入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经常性地深入企业免费开展技术咨询、机械维护、知识讲座等活动,增进校企感情,促进校企合作。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坚持农科教三结合,送技支农,结对帮扶,不断提高职教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

主体的发展职教经费保障体系

(一)要建立健全中职学校综合预算制度。要依法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各级财政不抵顶、不平调、不统筹、不挪用职业学校的各项经费。职业院校学费收入、奖助学金不能抵顶财政经常性经费和专项经费等拨款,任何部门不得截留和挪用。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市、县财政应提高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并使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达到法定的“高于同级普通学校生均标准”。努力使职业教育经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要健全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完善职业院校学生助学制度,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并适当降低中职生的学费标准,保证与普高学生学费标准大体相当,以保证更多学子有机会进入职业院校学技能、学技术。扩大职业院校奖学金和助学金覆盖面,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学费补助,每生每年2000元。加大职业院校农林农机等专业的助学力度,逐步建立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三)要尽快制定出台化解职业院校债务的时间表。建议市政府参照省政府解决省属高校债务的做法,建立正常的债务化解机制,明确政府、部门、学校各自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层、分级、分类化解。完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健全民办职业院校融资机制。要完善资金投入绩效评价与追踪问责机制,建立严格的债务审批制度和控制机制,提高各类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五、拓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通道

(一)建立兼职教师学校选聘、财政补贴制度。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学校可将20%的教师编制用于动态聘请行业组织和企业专业人才、能工巧匠出任专业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财政拨付经费。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申报相应系列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定鼓励企业技能大师进学校的特殊政策。

(二)建立紧缺的“双师型”教师档案。面向企事业单位认定一批“双师型”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信息化资源库,实现“双师型”教师校企共享。支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与院校长、技术技能骨干与骨干教师相互兼职、任职。支持优秀教师跨校兼课和挂职.市政府设专项经费用于培训,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强化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重点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探索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与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结对子”的校企合作培养培训新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造就一支适应就业导向、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六、提高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关键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先,德技并重”,开展德育创新工程。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按照“身边化、具体化和生活化”的要求,结合各专业特点,开发各种校本德育课程。积极探索“产业文化进校园、行业文化进系部、企业文化进专业、职业文化进课堂”的做法,聘请行业能工巧匠、职业典范、创业能手作为“德技辅导员”,深入课堂,进行德育宣讲和就业指导。全力打造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彰显“百花齐放,一校一品”的德育目标。

(二)改进教学工作。着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构建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相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推进技能大赛“四覆盖、四促进”,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三)完善评价体系。坚持客观导向、多元评价,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把毕业生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指标,把行业规范、职业标准、企业用人要求、职业院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等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促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升学和继续学习联动机制,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

七、提升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一)提高学校治理能力。督促职业院校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开展职业院校校长(院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鼓励企业家到学校任职或兼职。

(二)提高学校竞争实力。紧紧抓住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的有利时机,引导学校确立优化发展、优质发展、优先发展、优势发展项目,促进学校在内涵上有新的提升。要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扩大我市品牌学校的知名度。要发挥现有品牌专业优势,加强专业群建设,推进品牌、示范专业的精细化发展。加强品牌师资建设。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的要求,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科研和专业技能,努力实现教师师范性、专业性、技术性的统一。

(三)提高学校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管理,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要强化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就业与升学管理,加大指导力度,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八、营造政府主要部门参与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

(一)落实政府职责。市政府要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统筹推进不同体制、不同类型职业院校发展。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工作职责,确保职业教育机构编制及资源的配置、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就业准入制度、职业教育投入政策等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强化督导评估。市政府要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考核地方和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要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各级政府建立职业教育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评价制度,积极探索第三方机构开展定期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三)严格坚持就业准入。市人社、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的用人单位,要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评价及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是建成全面小康进程中的大事,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建立与市场需求、地方经济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陈向阳)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ccelerat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ZHENG Bu-chun

(Yanch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Yancheng 224001,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Accelerat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promotion, co-ordin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make innovation in the training mechanism to combine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with local demand, construc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ed school-running mode with regulated tax policy, establish vocational education funding system with public finance as the main body, constantly improv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vestment mechanism,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establish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 for the city's economic and soc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regio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技能职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