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梯田大地“艺术”让眼睛吃饱

2015-07-10

海峡旅游 2015年6期
关键词:整片云山观景台

联合梯田位于尤溪县联合乡,梯田面积达万亩,涉及联合、联东、联南、联西、东边、云山、下云、连云等八个村。

要看梯田就得早起。4点多,月亮还薄薄一片在远处天空,我们就起床出发。曲折的山路旁,鸟儿清嗓,绿树成荫,白色油桐花怒放胜雪,远处则是竹林成海。沿山路爬升,层层群山渐渐显露身影,雾气缠绕其间。

再近,山脚的梯田露出一个角,细窄的田垄围着狭小一片地,山上泉水被围裹在这小小天地里。爬山而上,太阳突然冒了出来,映照在团团雾气上。我们先到达东边梯田,山腰开阔处已经停了几辆车子,都是一早来饱餐秀色的,这里是最佳观看点,政府还特别修建了观景台。

站上观景台,整片梯田完全出现,充溢视线。梯田从山脚到山腰,几乎占了整片山,细细长长,却又姿态各有不同,顺山形而变,如锁环般相互扣连,十分壮观。山峰把阳光劈成两半,一半洒下来,一半隐在山外。梯田反射着光,立即变成了镜子,像碎玻璃落得满地都是,闪闪发光。

如果遇上云雾,脚下是腾飞的雾气,梯田若隐若现,瞬间变身仙境。有玩摄影的会专门在山上露营等雾,他们的经验是:一旦下雨,第二天绝对有雾。

我们继续驱车,前往下一处云山梯田,联合梯田中规模最大的一片,常年灌水,一年四季都能欣赏。翻过山头,山阴处的云山便在眼前。太阳还没照到这边,天空空透,出奇地蓝,月牙淡淡印在空中,仿佛伸手可得。不同于东边村,云山村有更多的村民居住耕作,农舍烟囱,正升起袅袅的炊烟。我想起一句古诗,“蓝田日暖玉生烟”。

然而,在认识了包世生之后,我才意识到仙境并不是自己成为仙境的,梯田今日所馈赠给我们的美,其背后是梯田人那颗“不肯放弃故乡”的心和努力。

包世生是土生土长的云山人,年轻时也出去闯世界,成功、有情怀。他做过房地产、当过老板、迷过摄影,跑到南非、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也曾被人用AK47顶着脑门,差点丢掉性命。跑遍了大半个世界,包世生最终还是回到了故乡,一进村子,他发现曾经是美好田园的梯田,已杂草丛生,梯田被抛荒了。

云山村全村147户人家,621人,留在村里的都是过了60岁的老人,共百来位。100斤谷子才卖150元,打工一天就可以赚个150元,而一亩地一年的收入除去成本还不到200元。人是现实的,因为他们要生存,梯田当然被抛到了脑后。

包世生想要改变。他考察了国内几乎全部数得上名来的梯田,调研当地经营方式后,他发现要想保护这片地,必须统一管理,于是有了梯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资金由他出,农民把土地出租给他,并成为合作社的会员,由包世生统筹安排工作。这样农民每个月有工资拿,每年有租金领取,感觉非常开心,都认可了合作社。

包世生说,梯田就像小孩子,需要精心呵护,一个月不管,野草就长出来了,水源也断了,三个月不管,野草盖满田,半年不管,草比人还高,一年不管,就什么都没有了。而要恢复一亩荒地,一年要花费掉3000多元,这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是不小的开支。合作社在投入资金的基础上,还在积极考虑如何自我盈利。包世生想到了成立农耕文化体验区,一是保持原生态的农耕文化,吸引游客体验农耕生活,比如下田插秧、捡田螺、抓泥鳅等;二是组建农民摄影模特队伍,为摄友们服务。说是模特,其实农民只需要保持自己原本的生活模式就够了,下地干活,坐在门前抽烟,吆喝着耕牛。

听罢一抬眼,正看到有人踩着木犁顺理着田地,有人在检查秧苗,一片心旷神怡之外,心中多了几份暖意。

猜你喜欢

整片云山观景台
眼眸
云山图
登峰造极——意大利Ötzi山巅观景台
Accident Analysi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Effect Research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aiyuan Metro
怪脾气的云娃娃
云山的树
云山战斗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