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

2015-07-09冯玉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护理纠纷手术室

冯玉娟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纠纷防范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发生护理纠纷。

【关键词】护理查对制度;手术室;护理纠纷

手术室工作具有节奏快、细节繁杂、对护理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发生差错事故的风险也较高,易引起护理纠纷。从这个意义上讲,严格的查对制度是提高护理安全、降低护理差错的核心制度与有效措施[1]。本研究以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查对制度防范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38~73岁之间,平均年龄46.3岁;60例患者中,阑尾炎34例,外伤12例,骨折7例,胃大部分切除7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均衡,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向其简单介绍医院的环境,使其了解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了解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最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手术前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手术需要准备各种手术仪器、抢救设备等;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手术后对患者日常饮食、生活护理等进行指导。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具体如下:①手术前对手术所需的器械、敷料、物品日期等进行仔细核对,保证器械功能正常,敷料完整、整洁,物品处于有效期内;患者转送至手术室时,要根据手术单核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及手术名称等,并遵医嘱进行术前药物皮试,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与核对,注意进入手术间之前要进行再次核对;观察患者是否及时摘除发卡、义齿及其它贵重物品等[2]。②麻醉前与麻醉师共同核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结果、观察手术部位及皮肤完整性;如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输血,则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除了仔细核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外,还要核对供血者姓名、血型及血液保质期,并核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血型、交叉配血试验、采血日期等[3];手术过程中用药前要核对药物的名称、有效日期、用法用量、浓度等等,保证用药无误;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更换药物;麻醉师与手术操作医师要重复操作时医嘱,便于护士仔细核对。③手术后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要共同清点手术物品,避免手术物品被遗落患者体腔;将患者送回病房后再次核对其一般资料,严格进行责任交接。④手术标本的查对:护理人员将手术切除标本放入对应标签,备注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诊断结果、手腕带等等,交由专人进行检验。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中,1例发生输血反应,比例为3.33%,未出现感染及其它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30例患得中,4例出现输血反应,比例为13.3%,2例由于消毒不合格发生手术器械感染,比例为6.7%,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析手术室发生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不外以下几个方面: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之前未对患者的个人资料进行仔细查对,包括患者的病情、术前用药情况、手术部位等;手术过程中未准确、及时清点手术相关物品,导致物品遗漏造成对患者的二次手术伤害[4]。②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工作中未按操作规程执行护理服务,不够细心、认真;操作过程中用语不规范,一些护理人员无视患者对手术环境的需要及自身形象,在手术室与同事高声说话,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不利于患者康复。③护理记录工作不细致,患者的症状、身体状况等存在漏记甚至不记的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手术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护理查对制度,术前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仔细查对,保证手术实施的顺利性与准确性;术中输血过程中要认真核对患者取样血液信息、血库资料等;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要仔细监测患者手术部位的缝合情况,并由两人以上共同清点手术机械的数量、相关物品等,防止机械物品被遗漏至手术切口,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5]。此外,手术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采取温和、耐心的护理服务,改善护患关系,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针对观察组30例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查对制度,该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手术室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发生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杨春梅.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J].健康之路,2013,12(4):341-342.

[2]姬莉.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作用[J].甘肃医药,2013,32(11):874-875.

[3]杨凤梅.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5,22(5):969-970.

[4]沈新花,黄蕾.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714-1715.

[5]郑娟瑛.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7(9):51-52.

猜你喜欢

护理纠纷手术室
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防范护理纠纷意识教学的价值分析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的效果
防范护理纠纷,提升优质服务
防范护理纠纷,提升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