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检查中对婴幼儿镇静剂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015-07-09李双月
李双月
【摘 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检查中对婴幼儿的镇静及护理方法。方法:76例婴幼儿扫描前给予水合氯醛保留灌肠进行镇静后行MRI检查,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对婴幼儿进行监测及护理。结果:76例婴幼儿中,62例8~10min内入睡,14例10~30min内入睡,顺利完成MRI诊断后无不适感,所有患儿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MRI图像清晰。结论:婴幼儿水合氯醛直肠给药起效快,安全性高,近似生理性睡眠,治疗量不抑制呼吸,无明显副作用。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婴幼儿核磁共振检查成功的关键,也是小儿用药安全和检查安全的保证。
【关键词】核磁共振;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护理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核磁共振(MRI)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MRI检查时间较长、噪声大,而婴幼儿意志力、自觉性、自制力差,以及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和对医护人员、大型医疗设备的恐惧,使检查不能顺利完成[1]。为了顺利完成婴幼儿的MRI检查,患儿检查前的准备护理及镇静、催眠的护理方法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镇静药物的选择及整个检查过程中的专业护理是保障婴幼儿检查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对76例行MRI检查的婴幼儿采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配合专业护理的方法进行检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行MRI检查的婴幼儿76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27例。最小年龄32d,最大年龄4岁,平均2.62岁。检查部位:头颅21例,脊髓19例,腹部13例,四肢21例,颈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水合氯醛保留灌肠进行镇静后检查。
1.2 方法
按照患儿的体重和年龄确定所需水合氯醛的用量,用法:10%水合氯醛0.5ml/kg[2]用2ml或5ml注射器准确抽取所需药量,加温生理盐水(37℃左右)适量,连接一次性头皮针胶管(剪下针头)。操作前尽量让患儿先解完大便,胶管前端涂上液体石蜡油,排尽胶管内空气,患儿取头低臀高侧卧位,双膝弯曲,充分暴露肛门,将胶管轻轻插入肛门1O~15cm,将药液缓慢注入患儿直肠后,反折导管末端,用止血钳夹紧,并用手指轻轻按揉肛门处,留置导管3~5min后拔出。嘱家长以小纱布块堵住患儿肛门,避免药液流出,轻拍患儿诱导其入睡。
2 护理
2.1 检查前护理
对所有患儿进行预约检查,向患儿家长解释磁共振检查环境与温度的特殊性,需家属在检查室内陪护。询问患儿及陪护有无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患儿更换MRI检查服,陪护除去随身物品,以防干扰磁场。告知家长镇静的必要性及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安全性和优点,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不会说话的患儿设法用表情、行为、姿态等代替语言进行安抚、关爱,年龄稍大的应耐心解释,以热情、温和的态度亲近、爱抚患儿,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安全感和信任。询问患儿既往病史及过敏史,患儿家长同意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2 灌肠过程及操作要点
先通便(不配合者,可用开塞露),排尽肠道粪便后,采取头低臀高侧卧位,双膝弯曲,充分暴露臀部。因为这个体位可以使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处于下方,利用重力作用,使灌肠溶液顺利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使药液顺利吸收;而头低臀高侧卧位时,肛门位置高,便于灌肠液保留,避免了边灌边外流的现象,提高了灌肠效果[3]。采用一次性头皮针剪下针头的胶管代替肛管,胶管为无毒性塑料且细软,插入肛门时刺激小,不易引起便意,是较为理想的婴幼儿保留灌肠的用具;用一次性注射器代替灌肠器,使注入药液更加准确。同时二者成本低,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减轻了患儿的不适感。根据小儿生长发育及直肠肛门局部解剖特点,婴幼儿直肠深度平均为lOcm[4],同时由于解剖特点,即齿状线以上的黏膜和直肠黏膜下均有丰富静脉丛,加之小儿肠壁薄,通透性强,当胶管插入深度在10cm 以上时,药液直接灌注在直肠以上的结肠内,既避免了直接刺激直肠壁感受器,又利于药液与结肠黏膜充分接触,药液不易外溢,不易产生便意,从而提高了疗效。因此当插入1O~15cm深度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时,可达到快速、稳定、持久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将药液缓慢注入患儿直肠后,反折导管末端,用止血钳夹紧,并用手指轻轻按揉肛门处,留置导管3~5min后拔出,有利于药物保留,发挥最佳的疗效。
灌肠全过程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要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年龄准确给药,药液温度维持在37℃ 左右,接近人体体温,患儿直肠用药后无便意感,有利于药液的保留与吸收,镇静作用快而显著。操作时应关好门窗,注意保暖,以防患儿受凉;动作应轻柔,避免黏膜损伤。在操作过程中对患儿进行轻轻地安抚,避免患儿由于恐惧产生哭闹、反抗,导致腹压增高,影响药液的保留及吸收。
2.3 MRI检查护理
MRI检查过程中,镇静的婴幼儿需要护理观察,扫描时由护士和家属在患儿身边陪护,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及呼吸、心率等体征,如有躁动,防止患儿翻身坠地。扫描完成后,将患儿抱至候诊室,进行体征检测、病情监测,等待患儿苏醒且生命体征平稳,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发生不良反应,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并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嘱家长给予患儿多喝水,利于对比剂从泌尿系统排出。
2 结果
76例婴幼儿中,62例8~10min内入睡,14例10~30min内入睡,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核磁共振检查,完后无不适感,所有患儿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MRI图像清晰,增强效果显示良好。
3 讨论
水合氯醛属三氯乙醛水合物,吸收后大部分分布于肝脏和其他组织内,因其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吸收快,起效快,醒后无不适及后遗效应且不宜引起蓄积中毒,可靠安全。经直肠给药,避免患儿呛咳和呕吐,且操作简单、方便、操作时间短,一次成功率高,镇静效果确切可靠。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对疾病和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有明显的差别。婴幼儿不具备有较好的理解、思维和表述能力,不可能从心理、认知、环境等方面对患儿进行护理,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婴幼儿MRI检查成功的关键,也是小儿用药安全和检查安全的保证。这就要求护师应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技巧和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磁共振的应用操作流程,掌握影像专业护理技术,协助MRI技师进行扫描,顺利获取诊断所需MRI图像。
参考文献
[1]寿晓燕.小儿磁共振检查的护理干预[J].临床医学,2004,24(10):64.
[2]唐丽君.婴幼儿检查前应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催眠效果[J].吉林医学,2007,28(6):758.
[3]彭彩丽,柳进花.婴幼儿药物保留灌肠方法的改进[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50.
[4]张东铭.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