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案例研究
2015-07-09颜剩勇欧阳璐璐戴勇姣
颜剩勇 欧阳璐璐 戴勇姣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高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伴随着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公众注重企业带来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愈发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注重生产过程中人的价值,注重对环境、消费者、社会的贡献。社会责任报告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企业国际地位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加强以及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形象的塑造。石油化工行业属于高污染行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披露的透明度与质量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主要研究评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近三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促进其他企业借鉴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果,以便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的综述
1、学术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首次由英国学者Oliver Sheldon (1924)提出[1]。Howard R Brown(1953)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商人依照社会价值目标,做出的具体行为的义务”[2]。美国会计学家David F·Linowes (1968)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一词[1]。Davis、Blomstrom(1971)探究了社会回应与公司责任之间的相关性[1]。Carroll (1979)将社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伦理和自愿责任,并提出了“公司业绩的三维概念模型”[3]。随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相关理论研究先后在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展开。
国外研究相对成熟,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和实践值得我国借鉴学习。国内研究方面,常勋(1990)最早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3];高文亮、张正勇(2011)比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并提出改进我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建议[3];田翠香、秦娇(2012)基于我国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年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表现[3];张艺璐(2014)探讨了公司的最低限度责任和最高限度责任,提出通过公司组织内部、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多方因素共同推进公司实现社会责任目标,规范经济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公益责任[4]。
2、政策规范
“社会责任”最早起源于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来的探索,国外的社会责任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评价体系。1979 年日本颁布《有关能源使用合理化的法律》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节能义务和要求。1991 年美国颁布《联邦判决指南》允许法官依据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酌情减少对经理人员的罚款与监禁[5]。2002 年美国签署了《企业社会责任法案》规范企业能耗效率、环境保护、非法雇佣童工等[5]。2001年英国颁布《环境报告通用指南》规定社会责任应当披露的标准,包括公司声明、环境方针、机构简介、管理体系的描述、主要环境影响、环境业绩指标、改进目标和进展、法规遵循情况等。
我国的社会责任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在《宪法》、《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者的医疗、养老、工伤、就业、妇女权益保障等方面做了规定。1999 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对用人单位的工资等做出详细规定。2005 年修订的《公司法》规定公司的社会责任,要求保障员工、债权人权益。2008 年国资委颁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规定企业应从依法经营、持续盈利、产品质量、节能、技术创新、安全生产、员工权益、社会公益方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6]。2010 年财政部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 号——社会责任》,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的内控制度做出应用指引[6]。2010 年环保部颁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要求钢铁、化工、石化、采矿业等16 类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定期公开环境报告,规范企业排污、废弃物、减排任务、排污费等。
3、社会公约
1998 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颁布《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以及1999 年颁布《环境会计和报告立场公告》,初步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的框架性意见,规范了企业环境成本、负债、环保活动[7]。1997 年美国社会责任国际(SAI)颁布《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规范(SA8000)》,关注企业履行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组织工会自由等责任[2]。2006 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颁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G3版)》,制定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指标[3]。2005 年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和美国石油学会(API)共同颁布《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公布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121 个社会责任指标[3]。2010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颁布《社会责任指南 (ISO 26000)》,在组织管理、人权、劳动实践、环境保护、公平运营、消费者问题以及社区参与和发展方面做了统一的规定。
2006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以及其它资源,保护股东、债权人、员工等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2]。2008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工作的通知》,规范企业利益相关者、社会、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非商业贡献[8]。2009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研发颁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 -社会责任1.0/2.0/3.0)》以促进我国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发展。
国外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标准研究成果较多,相关文献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得到社会广泛接受,但社会责任标准缺乏统一。由于社会责任内涵的广泛性,使得社会责任标准的界定具有多元性,因此笔者将社会责任标准界定为企业自发采纳与接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维护利益相关者、消费者、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环境,并对社会责任活动从能源管理责任、经济责任、生态环境责任、员工责任、公益责任提出的规制。
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社会责任披露实证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简称“中石化”)是一家能源化工公司,集团业务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与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与销售、石油和炼化工程服务、国际贸易、科技研发等。
1、社会责任披露依据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应当反映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具体内容包括公司概况、公司战略、公司治理、责任管理、利益相关方、对待社会责任的态度、环境管理模式、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情况、客户与股东责任、员工责任、社会公益等。根据GRI 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分为经济、环境、劳动、人权、社会、产品等标准,从经济层面、环境层面与社会层面规范了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行为以及结果。G3 要求企业基于自愿原则,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按G3 标准分析的中石化信息业绩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从2011 -2013 年中石化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可以看出,报告内容大致分为高管致辞、企业简介、责任战略、责任绩效、责任治理、股东责任、伙伴责任、员工责任、客户责任、安全生产、社区参与、环境管理、节约资源能源、降污减排、未来展望、报告评价、参考索引、读者反馈等项目,并不断增加信息披露模块,但仍存在多项指标尚未披露。
表1 2011 -2013 年中石化GRI 信息业绩指标体系表
中石化的社会责任报告2011 -2013 年采用纸质与网络版的形式公开发布,报告篇幅分别为86 页、46 页、54 页,趋于精简化,以G3 为披露依据,采用表格与案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较为详细的展示了企业近年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2、社会责任履行进展
近年来,中石化社会责任的履行取得较大进展,2011 年社会责任报告中首次增加“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社会责任管理”等内容;在2012 年的报告中提出“做全球优秀企业公民”的概念,并发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白皮书(2012)》;2013 年则编发《西气东输 (2002—2013)企业社会责任专题报告》,系统披露西气东输工程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履责情况。
中石化环境保护成本增长速度稍快,2013年为58.92 亿元,增长4.8%,2012 年为56.24亿元,增长15%,2011 年为48.61 亿元;而总营业收入增长相对较慢,2013 年为29451 亿元,增长4.1%,2012 年为28306 亿元,增长10.9%,2011 年为25520 亿元。由此可知,环保成本的投入,给中石化带来了逐年上升的经济利益回报,但经济效益的增长没有超过成本的增长,企业由于环保投入带来的收益回报较慢。
依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1 年石油石化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24.4,中石化为74.3;2012 年行业发展指数为29.5,中石化为78.0;2013 年行业指数为36.7 分,比2012 年提高了7.2 分,在评价的14 个行业中排第四名,比2012 年上升两名,8 家样本企业得分差距极大,中石化公司得分最高,为86.6 分。
由此可以看出,中石化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较为突出,但是整个石油化工行业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行业还是存在差异。
3、社会责任披露指标
(1)能源管理责任
中石化的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可续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增强。2013 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以案例与数据相结合的形式披露了公司能源供应方面的责任履行,报告的说服力和清晰性增强,中石化非财务业绩报告中能源供应责任信息披露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中石化在非财务业绩报告中能源供应责任信息披露情况
由表2 可知,在能源保障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相比2011 和2012 年,2013 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增加了产品升级这一项内容,将投资规模、产品升级、产业体系的信息加以披露,完善了基于产品和服务提高能源效率或再生能源的方法。报告篇幅、案例以及引用的表格有所增加。
2013 年,中石化资源勘探开发投入1686 亿元,承接国内75 %的天然气供应份额和54 %的成品油供应份额,国内天然气的产量达到1210 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达到11260 万吨;2012 年国内天然气的产量685.6 亿立方米,原油产量11033 万吨;2011 年国内天然气的产量756 亿立方米,原油产量10754 万吨。表明原油和天然气产量逐年上升,为社会提供能源等的能力逐年上升。
(2)经济责任
2013 年,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29451 亿元,生产原油7659 万吨,天然气259 亿立方米,加工原油23370 万吨,向社会提供成品油18000 万吨,化工产品经营量5823 万吨。中石化发布的2011 -2013 年的非财务业绩报告,对经济责任的描述以图表纵向比较为主,数据来源于年度财务报告。本部分选择了营业收入、税收和净利润三个指标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如表3 所示。
表3 2011 -2013 年中石化经济责任指标(单位:亿元)
由表3 可知,中石化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税收都在不断攀升。此表只是相对比较,并不意味着中石化在经济责任的履行上充分。
(3)生态环境责任
表4 中石化生态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情况
由于石油化工行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提高环保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十分必要,中石化建立健康、安全、环保(HSE)管理体系、绿色发展的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并不断完善和改进,实现环境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并强调环保“一票否决”制。中石化生态责任信息披露情况如表4 所示。
由表4 可知,中石化在生态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方面较好,报告案例以及报告篇幅数量比较多,相较前两年的披露情况,中石化在2013年增加了节能指标、市场监督、环保活动以及碧水蓝天项目的信息。
披露的指标主要有能耗强度指标(单位产值能耗)、能源管理指标(炼油平均能耗、乙烯裂解装置燃动能耗、工业新水用量)、污染物排放指标(污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SO2排放量、石油类排放量、耗新水量、外排废水达标率)、环境管理系统指标(成本环保费用、环保支出),如表5 所示。
表5 2011 -2013 年中石化污染物排放指标
由表5 可知,2013 年中石化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降幅为2.01%。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在不断下降,表明节能措施效果显著。中石化属于石油化工行业,使用新水、炼油能耗等的比重较大,2013 年中石化炼油能耗、乙烯裂解装置燃动能耗、工业新水用量相较前两年持续下降,表明中石化在能源管理方面有一定进展。2011 年节能量为113 万吨标准煤,2012 年为121 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08%,2013 年为108 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74 %,说明节能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效果并不稳定,还有待改善。2013 年的节水量为2007 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21 %,说明节水措施取得不错成效。从废水中石油类、COD、SO2排放量来看,2013 年同比减少分别为4.5 %、3.5 %、5.4 %,石油类排放量和SO2排放量呈减少趋势,而COD 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总的来说,减排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从工业取水量来看,2011 年同比减少1.95%,2012 年则同比增加0.36%,2013 年同比减少1.19%,虽然工业取水量有所波动,但大体趋势是减少的。三年的外排废水达标率均超过96%,说明废水处理到位。从二氧化硫排放量来看,2011 年为38.8 万吨,2012 年为37.29 万吨,2013 年为35.49吨,逐年减少,说明减排措施取得了成效。从单位成本的环保支出比可以看出,中石化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不断加大,由2011 年的0.341到2013 年的0.346,由此可以反映企业在履行社会环境责任上的投资力度。
(4)员工责任
中石化对员工责任的披露采用案例与表格相结合,其女性职工占比30.1%,经营管理岗位的女性职工为26.1%,少数民族为2.2%,推行健康、安全与环境(简称“HSE”)一体化管理,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控制能力,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事故,注重人才培育与管理。中石化员工责任信息披露情况如表6 所示。
表6 2011 -2013 年中石化员工责任信息披露情况
由表6 可知,企业在员工责任披露上主要采用定性披露,增加了人才管理、感动石化专题,但部分以前年度披露过的项目没有披露,员工的比例并未反映在员工责任板块。
(5)公益责任
在中石化发布的2013 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以案例的形式披露了社会公益方面的信息。中石化社会公益信息披露情况如表7 所示。
表7 中石化社会公益信息披露情况
如表7 所示,三年的篇幅上存在一定差异。2012 年7 月23 日发生聚丙烯颗粒漏撒事件,但中石化2012 年的社会责任报告的篇幅却对比其他两年还短。除此以外,笔者建议中石化应详细列示社会公益各项支出用途金额明细。
4、社会责任披露内容
中石化在披露方式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以定性披露为主,引入了图表和案例,增加了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清晰度。参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保护部分中对于企业信息的反馈以及利润分配政策尚未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但利润分配政策和方法在财务报告中体现;职工权益保障部分中关于员工治理公司权力以及工会的开展工作并未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体现;公司应对消费者、供应商和客户诚实守信,不做虚假宣传,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遵守商业道德和社会公益,妥善保管好消费者的信息等部分在报告中没有提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石化并未在报告中反映其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对员工的环保培训、排污费用以及定期指派专员检查环保实施情况,但排污费用在年度财务报表的附注以及经营业绩与展望中体现;制度建设与信息披露部分并未在报告中体现定期检查和评价公司社会责任制度履行存在的问题。
参照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安全生产部分信息如经常设备管理维护并未反映,但在企业财务报告中披露了企业经营社会设备的折旧减值情况;环境保护部分环保培训培养员工环境保护意识、排污费用、定期监督环保实施情况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没有明确体现,但中石化年报附录中体现企业支出的排污费用;促进就业部分中石化对员工的辞退情况、劳动合同的履行与签订、员工劳动时间与休假时间、建立工会以及工会活动的开展方面尚未明确披露。
根据中石化社会责任披露内容可以看出,披露的指标数量大,对大部分指标进行了披露,责任战略的倾向有所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运营理念。报告多运用图表和案例,对数据信息进行纵向对比,反映的内容较为直观。但内容参差不齐,各部分披露的数量不相同,股东和债券人保护方面的数据较少,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保障部分大多采用文字披露,报表使用者需要在文字中筛选指标,增加了使用者的阅读难度,同时缺乏横向的比较。
5、社会责任披露存在的问题
(1)信息还不完善
中石化参照G3、《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 号——社会责任》披露社会责任,虽然大类别基本涉及,但在细节上还有所欠缺。在对环境保护中所取得的进展没有相应的成本指标分析。披露的环境财务信息较少,主要在年报中的“营业业绩与展望”和“财务报表和附注”中披露其环保支出。环保方面的或有负债中披露了污染物清理费用,在税项中披露了资源税、石油特别收益金、原油与天然气矿物资源补偿费、液化天然气等增值税,预计负债中体现了预提油气资产未来的拆除费用以及本年度支出,财务费用中反映了油气资产弃置费用,但在年报中并未反映环保资产以及环境保护之后带来的相关收益,表明企业将环保支出定义为成本。披露方式主要采用大量的文字叙述,以及带有物量化的数据,没有采用货币性的表述方式。
(2)纵向对比多,横向对比少
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反映当年度的环境信息情况,大多只有相比前年的百分比数,而相邻年份之间没有对比,披露的项目数据在报告中很难集中体现,社会责任报告的格式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年份间没有横向绩效的对比,不同企业、行业之间也没有可比性。
(3)披露信息的主动性不足
中石化主要是基于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披露,披露信息的主动自愿性不足,由于我国的环境会计起步较晚,在社会责任方面主要由《劳动合同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3.0)》、《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 号——社会责任》等进行规定,社会责任披露没有明确的硬性条例,同时也缺乏外部激励机制,对于披露的信息没有较为明确的标准,大多采用GRI 标准第三版(G3)进行编写。大多数的企业会为了塑造的企业形象而在一定程度上隐瞒环保信息,并且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环保意识还不够强,认为环保就是支出,不会自觉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支出。
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1、披露依据的改进建议
目前我国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还存在不足,评价的条例大多采用文字论述,没有一定的数据规范,缺乏普遍的指标,中石化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参照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在西方具有优势,而我国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我国的市场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管理,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不能采用高级别的社会责任指标,因此在社会责任披露时,可以采用利益相关者的模式。樊行健、颜剩勇(2005)认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是建立在以合理经济责任(相关利益者利益)为基础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等[9],企业应当从股东、客户、伙伴、政府、员工、社会公益与环境保护等七个方面披露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8]。
2、披露内容的改进建议
基于之前的论述,在参照《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 号——社会责任》时发现,中石化存在部分指标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尚未披露。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 号——社会责任》,以下内容应该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体现:安全生产部分,设备管理,应该定期对设备检查,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应该反映主要设备的折旧金额(在财务报告中体现)、使用年限、是否良好运营。环境保护部分,应该披露企业环保培训次数以及培训人员数,在报告中公开企业排污费用(在财务报告中体现)、排污数量、以及减排情况,如何对污染物进行管理、如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披露污染物削减程度加以反映;环保方面的监测,应该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出具监测部门的检验结果。促进就业部分,对员工的辞退应该在报告中体现企业对员工失业保险费用的金额、辞退之后的相关补偿;合同签订情况应该体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甲乙双方的职责;劳动时间与休假时间应该公开的;建立工会以及工会活动的开展方面可以通过工会活动的次数、工会提出的建议、职工代表提出的建议在社会责任中反映。
根据《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以下内容应该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体现:股东部分,利润分配政策和办法应该披露企业的营业利润、通过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留存收益等数据(在财务报告中体现);职工保障部分,对建立工会以及工会活动的开展应该通过工会活动的次数、工会提出的建议、职工代表提出的建议在社会责任中反映;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保障部分,消费者健康与安全应该通过加强企业生产运营的流程、消费者反馈意见、产品质量的监测报告、顾客满意度、产品合格率体现;保障消费者信息应该通过建立客户信息系统保障消费者的信息不泄露,并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体现客户信息系统的严谨性与安全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合法性在报告中体现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标准以及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其他披露方法可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 号——社会责任》环境保护部分。
以下内容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较难体现:股东部分,由于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时间一般为年报之后,而与决策有关的信息披露不能较为及时的更新,只能通过以往的数据进行预测,但在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有体现。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保障部分,诚实守信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较难反映,企业是否诚实守信主要通过是否保障了消费者、供应商、客户的合法权益,没有出现欺瞒顾客的情况,这类的指标只能通过顾客的反馈情况间接反映;遵守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需要大量的具体事例,较难从社会责任报告中体现。制度建设与信息披露部分,在定期检查和评价公司存在的问题方面,由于社会责任报告的时间较为固定,一般的报告时间为一年,对于企业定期检查中反映的问题需要长期汇总,因此较难及时体现。披露过程需要增强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应将定量与定性披露相结合,提高定量信息的横纵可比性,增加披露信息的价值性。
3、披露指标的改进建议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体系,使得中石化缺乏横向比较,同业以及不同行业的比较更加困难,因此构建社会责任信息评价指标体系尤为重要。笔者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参照中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以及李小荣(2012)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表[3],披露指标中股东责任应包括企业经济绩效、社会经济贡献,具体体现为通过计算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资产保值增长率、纳税增长率等指标;通过能源供应、稳定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合作反映企业客户与伙伴责任,并比较每年的原油总产量增长率、油气管道增长率、油气产品供需比率、油气产品价格变动比、不合格产品率、消费者投诉处理完成率、客户满意度、产品安全赔偿率、合同履约率、信用等级等指标;环境保护方面企业主要可以分为环保投入、污染控制、能源开发,通过环保投入经费收入比、污染物削减率、新能源研发费用、占研发总额的比率可以体现企业在环境保护的履行情况;员工责任指标则主要包括经济责任、安全责任员工、成长责任,通过计算工资支付率、员工工资变动率、安全事故率、千人事故死亡率、员工培训耗用比率体现企业员工责任情况;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体现为社会捐赠情况,主要计算公益总投入增长率、公益捐赠比率、社会贡献率;政府责任通过纳税情况反映,计算企业纳税总额。从股东责任、客户责任、伙伴责任、政府责任、员工责任、社会公益与环境保护,构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
[1] 沈洪涛.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0 -25.
[2] 颜剩勇. 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9 -39.
[3] 李小荣. 我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19.
[4] 张艺璐. 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及实现机制的探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17 -22.
[5] 冯 梅,范炳龙.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评述与借鉴[J].生产力研究,2009,(22):164 -166,177.
[6] 陈 珊,罗 尧.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中石油为例[J]. 现代商业,2012,(29):257 -258.
[7] 石桂君. 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披露质量的研究[D]. 沈阳: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8 -17.
[8] 郭 勇.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6.
[9] 樊行健,颜剩勇. 对企业相关利益者和社会责任的财务分析的思考[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3):44 -49.
[10] 李立清,李燕凌.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2 -36.
[11] 花双莲. 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理论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28 -150.
[12] 罗喜英. 从环境会计看环境经营的有效性——以理光集团为例[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653 -658.
[13] 余晓梓,尹经纬,吕琳琳等. 中外企业社会责任探析[J].企业导报,2010,(8):167 -170.
[14] Abagail McWilliams,Donald S. Siegel,Patrick M. Wrigh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trategic Implication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1):5 -13.
[15] M. Babajide Wintoki,James S. Linck,Jeffry M. Netter. Endogeneity and the dynamics of in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2,(3):22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