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出口贸易结构特征及优化策略

2015-07-09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徐欣煜

中国商论 2015年18期
关键词:苏州市优化策略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徐欣煜

苏州市出口贸易结构特征及优化策略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徐欣煜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贸易也在快速发展。从数额上看,由2003年的4382.28亿美元逐年增加到2013年的22090.04亿美元。但我国的出口贸易又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存在一些弊端。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了苏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原因主要是因为江苏省是全国第二大进出口贸易大省,而苏州市又是江苏省的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市。因而,研究苏州市的出口贸易结构对于江苏省乃至国内其他省份优化出口贸易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将从产业结构,出口贸易方式,市场结构和主体结构四个方面来探究苏州出口贸易发展,最后根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政策及建议。

关键词:苏州市 出口贸易结构 优化策略

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苏州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也逐步成为国际化、工业化和“新苏南模式”的典型。近年来,苏州出口贸易发展得越来越快,2013年的出口总额约为1757.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将近6倍。

1 苏州市出口贸易结构的演变进程及特征

出口贸易结构包括一国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中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方式、主体结构等,它们共同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发展效果。

1.1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江苏省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2001年江苏省的出口贸易额仅为288.8万美元,而到了2013年,其出口贸易额增长至3288.57万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近11倍。而作为江苏对外贸易的引擎,其出口贸易额占江苏省的一半以上,2013年的数据显示,苏州市的出口贸易部1757.1亿美元,占江苏省的53.4%。

1.2 苏州市对外贸易产业结构

2003~2013年苏州主要产品出口类别的出口额数据如表1所示。多年以来,机电设备和纺织原料及其制品是苏州市出口最多的两类制成品。2003年,这两类商品的出口额占当年苏州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5.20%和12.69%。虽然这两类产品在以后的年份里逐年快速增长,但在2003~2013年这十年的时间里,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品出口占比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而技术附加值高的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占比则逐年递增。2013年,这两类商品出口比例变为79.02%和8.99%。另外,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比由2003年的54.83%增长至2013年的56.66%。这说明,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方面,苏州市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有国际竞争力。

表1 2003~2013年苏州市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1.3 苏州市对外贸易市场结构

苏州市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为日本,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其主要的传统出口贸易伙伴比较稳定。但2001年之后,对日本市场出口比重逐渐下降,而对欧盟地区和美国的出口比重却在上升。2001年,苏州对日本、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这四大出口地出口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的比例为26.3%、21.6%、18.3%和7.5%。这四大出口市场合计占苏州对外出口总额的73.7%。2013年,苏州出口美国408.6亿美元,出口欧盟310.9亿美元。两者合计占出口总额的40.9%。出口日本163.5亿美元,出口香港为252.3亿美元。在四大出口市场中,日本由第一位已经滑落到最后。美国成为苏州对外出口最主要的国家。而四大主要出口地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已经下降到64.6%。其主要原因是苏州对外贸易市场主体在不断优化。2013年苏州对东盟、南美和非洲等地出口额为258.1亿美元,占全市全年出口总额的14.3%,且出口到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比例在逐年攀升。

1.4 苏州市对外贸易方式

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其他贸易等类型,出口贸易方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产品和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一直以来,加工贸易是苏州市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中国加入WTO之后,苏州直接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贸易也随之迅猛发展。

表2 2000~2011年江苏省出口贸易方式(单位:亿美元)

由表2可以看出,2003年,苏州的加工贸易实现出口总额261.47亿美元,这一数字占苏州市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80.13%。一般贸易占比19.71%。十年内,苏州的加工贸易虽然增长了近7倍,2013年苏州加工贸易额为470.88亿美元,但加工贸易额占当年苏州对外贸易出口额的比例却下滑到56.36%,而一般贸易占比上升至26.80%。十年间最为显著的是其他贸易增长了近580倍。但加工贸易却仍然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目前已经形成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1.5 苏州对外贸易主体结构

一直以来,在苏州出口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外资企业,因为外资企业经济实力雄厚且技术优势明显。除此之外,其出口额以较快的速度逐年上升,相比而言,国企和私营民营企业的出口占比则在逐年下降,据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和内资企业投资出口额分别占当年对外出口额86.30%及13.70%。十年之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和内资企业投资出口额虽然都增长了,但内资企业投资出口额增长的速度却要明显的快于外资企业。2013年,外资投资企业出口额为1212.4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比例为69%,内资企业出口544.7亿美元,占比31%。数据显示,虽然外资企业出口额一直占苏州市对外贸易出口额的一半以上,但其比例在不断地下降,这说明内资企业外贸活动日趋活跃。

2 苏州市对外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2.1 优化对外贸易产品结构

苏州市对外出口的产品多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虽然这对拉动苏州的就业及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其高耗能及高碳排放长期会阻碍苏州的经济发展。况且加工贸易比重严重偏高会影响苏州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竞争力。因此,在“节能减排”及全国都在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苏州外资加工贸易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摆脱“打工仔”的形象。

2.2 优化对外贸易市场结构

苏州市对外贸易出口市场比较单一。从出口贸易市场依存度来看,苏州出口过度依赖发达国家,这很不利于苏州经济的稳定发展。出口市场集中度偏高会使得苏州的经济很容易受到这些市场经济政策或者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另外,单一贸易市场使苏州遭受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虽然苏州对欧、美、日及中国香港的出口的依赖度开始下降,出口市场结构也不断地改善,但却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市场集中率过高的问题,苏州应该在加大对主要出口市场的出口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2.3 优化对外贸易主体结构

苏州市是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导向的,政府在资源配置中是向外资倾斜的,外资企业实际上是享受了“超国民待遇”。虽然近几年,内资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越来越活跃,但却没有改变外资经济的主导地位。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力度,使得本土企业能享受到与外资企业同等的待遇。其次,本土生产企业要从简单加工向加工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转型,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隋月红,赵振华.出口贸易结构的形成机理[J].国际贸易问题,2008(3).

[2] 舒兵.江苏省加快出口转型升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3] 王世文.金融危机对苏州出口增长趋势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09(9).

[4] 于凤艳.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省出口贸易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6).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c)-114-03

猜你喜欢

苏州市优化策略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苏州市打好“组合拳” 用好“杀手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