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①
——基于2005-2014年数据
2015-07-09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屠年松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李 彦 屠年松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①
——基于2005-2014年数据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李彦屠年松
摘 要:利用我国2005年7月~2014年10月的进出口月度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分析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的均衡机制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口额的制约作用较大,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后,从现实影响的层面分析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 进出口贸易 贸易方式 因果检验 现实影响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2005年我国实施了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传统的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打击出口”,即当本币升值时,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从而引起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最终使贸易收支情况发生恶化。然而,纵观近年来我国的贸易状况,事实并非如此。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实施重大改革,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水平进行调整。此后,人民币不断升值,截至2014年10月底,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1461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继续加大,外汇储备逐年增长,截至2014年9月,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3887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由此来看,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打击出口,这并不符合上述的传统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实证分析和现实影响两个层面分析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就我国进出口贸易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关于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通过检验“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否成立,来观察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所造成的影响。“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当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逆差。戴祖祥(1997)计算得出我国1981~1995年进出口需求相对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之和为1.33,认为汇率贬值有利于贸易收支改善[1]。刘昕昕(2005)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贸易收支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的人民币小幅升值有利于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2]。杨超等(2012)实证研究了1985~2009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不成立,总体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不显著[3]。何娟文(2014)运用边界检验(BT)方法以及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UECM)对我国进出口方程进行检验,估计结果表明短期内M-L条件不成立,但长期满足该条件[4]。由此可见,关于“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是否适用,由于分析方法和研究时段的不同,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
另一部分学者侧重于分析汇率变动对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顾国达(2007)等分析了汇率波动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的出口影响,结论认为汇率波动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影响最大,汇率波动将改变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5]。许梅恋(2008)研究发现本币升值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6]。王珊珊等(2013)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一般贸易出口和进料加工出口均有抑制作用[7]。
综上所述,上述研究仍需改进。一是选取的样本多为年度数据,没有充分考虑汇率制度改革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在1994年和2005年分别经历了较大的调整,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应采取分段分析,以剔除汇率制度改革对实证结果的影响。二是在研究汇率与不同贸易方式的关系时,鲜有学者关注到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所带来的现实影响。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的建立
2.1.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动情况
图1为我国2005~2013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由图1可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呈阶段性波动,进出口总额除了在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发生明显的降低外,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图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动情况
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出现下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逐渐放缓,REER趋于平缓,国内进出口总额也发生了明显的下滑。从图1中可以看出,出口额增速整体下滑的趋势一直保持到2009年,2009年出口增长率甚至为负数,进口额逐年增加,但2008年下半年后进口额增速迅速下降,这说明REER变动并不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决定因素。
2.1.2 建立计量模型
为了进一步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同时避免汇率改革的影响,本文利用2005年7月至2014年10月的月度时间序列,选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为解释变量,选取月度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如下的计量模型:
其中,IM表示进口当期值,EX表示出口当期值,REER代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2010年为基期)。REER是指经过调整一国相对物价指数,排除通货膨胀等因素下的货币购买力,其数值等于名义有效汇率除以平减物价指数或成本指数,因而更能准确反映出一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及本国货币竞争力。C1、C2为常数项,a1、a2分别代表IM和EX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幅度,μ1、μ2为随机误差项。
2.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REER月度数据来自国际清算银行,进出口总额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考虑到价格因素,对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方法。同时,为避免数据的异方差现象,对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令x=In(REER),y1=In(IM),y2=In(EX),可以得到:
2.2 平稳性检验
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之前,为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发生,应当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因此,本文利用Eviews7.2软件,通过ADF检验来判断变量的平稳性,结果如表1所示。
ADF检验的原假设是存在单位根或不平稳,检验结果表明,原序列Ln REER、LnIM和LnEX在1%的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即序列是非平稳的,而通过一阶差分处理后,三个序列的检验值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小于标准值,即拒绝了原假设,说明存在单位根且是平稳的。
2.3 协整分析
对于多个时间序列而言,单独序列的矩可能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但是这些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序列却可能不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协整分析。检验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可以通过回归方程后残差的平稳性来判断,而协整检验原则上要求时间序列是同阶单整的。由表1的结果可知,三个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REER~I(1),IM~I(1),EX~I(1)。因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和进口额、出口额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利用OLS法对模型1和模型2分别进行协整回归,可得:
LnIM=5.127+2.900 LnREER;R2=0.729 (5)
LnEX=6.285+2.684 LnREER;R2=0.762 (6)
表2说明,从2005年7月汇率改革至今,三个变量的协整分析的残差都是平稳的,IM、EX与REER在该时间区间内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
2.4 误差修正模型(ECM)
为了考察各变量间的短期性波动关系,可以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判断。ECM可以估计出因变量偏离均衡值的程度,将残差的滞后一阶项加入到原序列的差分方程中进行线性回归,整理可得:
△Ln I M= 0.010570 + 0.065242△Ln R EER-0.076310ECMt-1(7)
△Ln EX= 0.010925+ 0.061803△Ln R EER-0.034549ECMt-1(8)
方程中的误差修正项的估计系数均为负值,符合反向误差修正机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7.63%的比例对下一期的进口额产生影响,以3.45%的比例对下一期的出口额产生影响。相比之下,这种短期均衡机制对进口额的制约作用较高于对出口额的制约作用。
2.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考察进口额、出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来判断。基于AIC和SC准则,选择最佳滞后阶数为1。从表3中可知,进口额和出口额都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单向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由此可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之间不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也不是引起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3 现实影响分析
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值了近20%,而贸易顺差总体趋势却是不降反增,这说明可能是其他的政治、经济因素导致了贸易顺差增长。其次,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与不同贸易方式结构有关。长期以来,加工贸易总额几乎占到了我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加工贸易顺差是构成我国外贸顺差的最主要部分(见表4),加工贸易的特点也使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刚性特征:即出口增加的同时,进口也在增加。加工贸易的进口成本比例一般较大,在短期内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比较敏感。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出口的相互联系得到加强。
表1 各变量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2 残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表3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4 政策建议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扩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健康平稳地发展。
4.1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当前,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非交易、非流量尤其是市场预期因素的影响作用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的资产价格属性也进一步凸显,逐步减少外汇市场常态干预、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既定的改革方向。因此,未来对人民币汇率的分析评判,要更着重发挥市场因素,人民币汇率浮动应当更具弹性,充分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从而更显著地反映出市场供求的变动。
4.2 通过创新来促进贸易方式结构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少,缺乏国际竞争力。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种过度依靠低成本优势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相比之下,通过创新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开拓海外市场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为了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努力培育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生产的企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戴祖祥.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J].经济研究,1997 (7).
[2] 刘昕昕.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国际贸易收支关系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6).
[3] 杨超,杨小雪.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的进出口影响[J].现代商业,2012(14).
[4] 何娟文.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正确理解及其在中国的检验[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4).
[5] 顾国达,张正荣,张钱江.汇率波动、出口结构与贸易福利——基于要素流动与世界经济失衡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2).
[6] 许梅恋.人民币升值对降低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分析——基于不同贸易方式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
[7] 王珊珊,邹嘉锋.人民币汇率对中国不同出口贸易方式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7).
表4 2005~2013年加工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c)-110-04
基金项目: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26);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项目“中国与东盟国家和谐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李彦(1993-),男,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屠年松(1962-),男,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