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企业投资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2015-07-09河北省国富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汪伟立
河北省国富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汪伟立
试析企业投资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河北省国富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汪伟立
摘 要:本文通过设定相关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某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对企业投资活动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的绝对贡献和相对贡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投资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投资活动 地区经济 增长质量 影响
1 经济增长质量界定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企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存在互动关系,企业资本活动的进行有着资本形成效应、技术外溢效应、产业升级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和就业效应的规律,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普遍达成的共识。
经济增长质量作为经济增长的一部分,伴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也日益成熟。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学术界对经济增长质量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也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经济增长质量又被称为经济增长效率,就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刨除成本因素后所创造的净财富,这种净财富用生产函数的形式表示就是单位经济增长中剩余产品所占的比重。广义观点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一种规范性的价值判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学者赋予了经济增长质量不同的内涵。世界银行的温诺·托马斯等学者通过对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比较后发现,经济增长质量包含着机会的分配、环境可持续发展及治理结构等多方面因素,这也就是说两个国家或者地区即使经济增长速度相近,如果经济增长质量不同,那么两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享受的福利待遇是截然不同的。
本文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动态范畴,按照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的原则构建了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将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划分为5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22项基础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
2 企业投资活动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2.1 建立模型
为了分析企业的投资活动同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C—D函数的计量模型:,假设α+β=1表示生产的规模报酬是不变的。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L,可以得到“人均”的总量产出函数,如下式a,假设经济总量生产函数为,由于时间变量t的系数显著性比较差,因此整理公式为:,其中InPGDP是对数化的t时期人均GDP,InPFDI是对数化的t时期人均FDI拥有量;InPKI是对数化的t时期人均内资拥有量。
2.2 数据说明与整理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地区统计通报等资料为数据支撑,以某省2000~2005年企业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为样本对数据进行处理,见表2。
表2 某省2000~2005年投资与经济增长数据
将这些数据输入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概述
由计算结果得到的因素系数αk=0.832,因此企业投资活动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大小为0.832,因此可以认为该地区经济质量来源于企业的投资,企业投资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表现了一定的显著性。
3 结论
3.1 企业投资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
企业投资活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供给,对提高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它可以对地区资本产生挤入效应,带动地区内同类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投资,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水平的提高。
3.2 企业投资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结构的影响
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产业投向直接影响了地区产业结构,近年来企业投资方向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致使第三产业投资比例逐渐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改善地区经济增长结构。企业的投资活动对工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结构也有影响。
3.3 企业投资活动对地区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实践证明,投资规模与经济周期呈同方向变化,即当地区经济形势较好时,企业投资规模将会扩大;当地区经济形势下滑时,企业投资规模会缩小。这也就是说企业投资活动不利于地区经济的稳定性。
3.4 企业投资活动对地区福利变化和成果分配的影响
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将会吸纳大量劳动力,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解就业压力,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主要的投资方向,极少有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第一产业当中,这就间接地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如果企业将资金投向第一产业就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5 企业投资活动对地区环境资源的影响
企业进行投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势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如果企业投资产能过剩的行业将会大大增加企业环境成本,以水泥行业为例,水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多种多样,包括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耗水和水污染,有关调查统计,2013年我国水泥行业产生了1954亿元的环境成本。如果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或第三产业,采用更为有效的污染治理手段,就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反而会使兄弟行业学习和模仿从而优化环境。
4 对策和建议
4.1 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投资的吸引力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企业生存面临更多困难,特别是市场产能过剩、利润减少,为此要着力优化服务环境,加入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企业发展提供安静、有序、无干扰的生产经营环境。针对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专门下发文件,进一步规范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行政检查、行政收费、行政处罚和公共服务等行为,营造和谐的投资环境。
4.2 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认真研究利用企业投资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资源生态环境、重要原材料等制约因素,避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减少重复投资和不良的恶性竞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4.3 正确引导企业投资
将企业投资的重点转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能源、环保及原材料工业、城市设施改造、经济实用住房建设以及第三产业,对于一般技术水平的加工工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的投资要加以一定的控制;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或者国家明令禁止的投资项目,要严格制止;对于薄弱的产业要大力支持。
4.4 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技术创新链条,形成由技术到产业的创新驱动链
把产业结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抓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做到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向高端化、高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传统服务业的经营创新和稳健扩张。
4.5 转变观念,投资活动要考虑环境成本
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优劣主要是由增长动力决定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环保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时要警惕环境风险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将环境因素量化并纳入到投资策略中,因为重视环保是提升企业形象的一个途径,而企业形象对产品的销售、企业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另外,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环保产品将更受消费者欢迎。企业要以环保事业为己任,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环保责任,并超水准完成社会赋予的环保任务,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安全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辛春根.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
[2] 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06).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9(a)-177-03
作者简介:汪伟立(1973-),男,河北定州人,研究生,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投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