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探析
2015-07-09郝瑞辉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CSR)概念的梳理,结合企业存在的本质问题尝试着定义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对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提出“良知员工”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基础,进而从员工的“选、育、用、留、送”角度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良知员工
一、引言
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来,近两年接二连三发生的系列企业生产安全责任事件再次将企业社会责任(CSR)这个议题推向高峰。2013年青岛“11.22”东黄复线爆炸事故,国家安全局局长杨栋梁连发十五问,将其定性为“十分严重责任事故”,源于企业生产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属于严重的管理失范问题;2014年4月4日,奉化锦屏街道一座20年楼龄的居民楼一侧粉碎性倒塌,且是宁波地区近5年来的第三次;2014年4月10日,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其供水自流沟被污染而致水体苯超标,牵动兰州城区三百多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类似的企业责任失范现象举不胜举,上述都是一些显性的责任失范问题,已经出现问题并且造成危害;还有许多隐性的责任失范,在外在虽未表现出对社会大众有多大危害,但其行为已潜在的对其利益相关者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害。
企业社会责任的失范源于管理的失控。时至今日,管理者身为企业员工中的“高级”阶层,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阶层或领导阶层,而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落实要从公司的全体员工做起,从组织的“致良知”走向员工个人的“致良知”,进而企业领导员工的责任意识,员工促进企业的责任落实,形成良性循环。做好企业社会责任,员工需要做到“静下心、钻进去、走出来”,静下心去认真学习并深刻的理解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其次身为员工要学会立足企业的角度,诚信踏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去认真履行自己相应的责任义务;还要学会转换角色,走出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员如何看待并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就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如何更好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探析。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梳理及界定
本文按照从个人到组织的思路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进行梳理。1953年鲍恩认为制定政策、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是一个商人的义务。Harold Johnson提出企业不应只追求经济利益,还应照顾到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Prakash Sethi将企业社会责任扩展到社会责任绩效。Archie Carrol1在1991年公布了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
经济发展委员会认为企业有内、中、外三个责任圈,分别是企业经济功能、影响社会为自己服务的范围、改善整个社会环境的范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一个组织用透明和道德的行为对它的决策和活动在社会和环境中的影像负责,使之: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包括健康和福利;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期望,遵守现行法律并尊重国际行为准则;融入整个组织和落实到它的各个关系之中。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需要从企业的本质与功能这个角度说起,否则容易造成舍本逐末的现象,停留在讨论阶段。
基于社会价值观视角,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增进社会福利的有效方式。其方式是通过向社会提供商品与服务以及内嵌于商品与服务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应理解为: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增进社会福利过程中所从事经济、法律、道德、慈善等一系列活动的责任之和。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有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对内的即公司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其次是企业作为整体对外部应负的责任,而对内责任是对外责任的前提和基础。
三、人力资源角度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
1.“知行不一”
这方面主要体现为理论与实际有较大差距。虽然在社会责任方面有了丰富的理论,但在员工招聘时表面重视社会责任实则形同虚设如同“挂羊头卖狗肉”,最主要表现是对员工量才录用,有能力就行,其他不重要,甚至完全忽视品德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容易导致日后的重大责任事故,也是对员工不负责任的体现。主要原因是企业全体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到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放任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我行我素”。光有表面的理论指导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做到“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应该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二者应该是一体的,而现实中的很多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2.“主次颠倒”
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首先应该培养全体员工对内的责任,即对企业应负的责任,而非大肆的强调对外的责任,因为对内的责任是对外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全体员工对企业负责了,企业才能生产达标或超标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社会。很多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过度强调“良知公司”而非从“良知员工”做起。
3.“无的放矢”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用人、留人、送人环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用人机制方面没有明确的责任标准,往往使用一些含糊不清的词语,做不到清晰、明确、具体与可衡量,使员工很难找到符合社会责任的行为标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而随着需要层次的提高员工对社会所负担的责任也是不断增大的,因此想激发员工履行社会责任就要理解员工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四、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企业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企业目标的达成,战略愿景的实现,使命的完成主要依靠企业里的人,正确的事若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再好的企业愿景也只能是一纸空谈,因此应将人力资源作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去不断地培养完善。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当然也不例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职能如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选、育、用、留、送”五个方面,因此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对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一些建议。
1.选”人,坚持“责任胜于能力”的理念
坚持“责任胜于能力”这一理念,并将其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招募阶段。强烈的责任感源于端正的人品,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招聘时要坚持德才兼备、品德重于才能的理念,正所谓德为先,才其次: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德才全无是毒品。
2.“育”人,做到“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育”人,主要涉及人力资源的规划发展与员工培训,要用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去引导员工,为员工的责任行为提供导向;此外,对于新入职的员工或其行为出现与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意愿相背离的员工,企业要踏踏实实的进行培训,重视开设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员工培训课程,注重培训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力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良知员工”,唯有如此,“良知公司”便水到渠成。
3.“用”人,坚持“责任标准导向”
“用”人主要是发挥人力资源的聪明才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一点主要通过用人机制发挥作用,反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涉及到岗位设计、工作分析与绩效考核等方面。岗位设计要做到因职设岗,并在岗位说明、任职资格里着重注明相关岗位责任的重要性;在工作分析中应该去不断的总结提炼利于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因素,并设定最低责任标准;绩效即行为加结果,绩效考核方面,要将责任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建立完善相应的责任考核机制,从而为员工的行为提供明确的导向。
4.“留”人,打造“责任文化家园”
“留”人主要是将表现突出、优秀的一些人才留住,继续为企业工作。通常的留人方法主要涉及薪酬福利方面,如加薪升职,提高福利待遇等,而现在许多员工并非将薪酬福利放在第一位,这时就对如何留人提出新的挑战。为此可打造“责任文化家园”,通过对能够良好践行企业责任的模范员工、企业英雄行为的学习宣传,逐渐构建企业的责任文化;加上领导力的灵活运用,以情留人,用心留人,使每一位员工都情系责任文化家园,如此便可在企业内形成“人人责任关社会,社会责任人人担”的稳固企业社会责任系统。
5.“送”人,“用责任心送人”
“送”人主要涉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离职和退休。企业在对待离职人员时要认真负责,这不仅是对员工负责的表现,更是对社会负责的体现。对经培训仍不能正确践行本公司责任观的员工要及时“剥离”,这对个人与组织成长都是有利的。
五、结语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同层次进一步提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作为承担社会责任主体中的一员,应当带头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好员工,企业领导员工责任意识,员工促进企业责任落实,从而形成良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践行之道。
参考文献:
[1]孙继荣.《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3.
[2]李伟阳,肖红军.《走出“丛林”企业社会责任新探索》.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9.
[3]赵曙明,周路路,(美)罗伯特 马希斯,约翰 杰克逊:《人力资源管理(1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
[4]关一.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国内企业社会责任[J].经营与管理,2014.3.
[5]陈乃雯,余克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产出、热点与趋势——基于CSSCI期刊论文(1998-2012)的计量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4.3.
作者简介:郝瑞辉(1989- ),男,河北邢台人,石家庄铁道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