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干部教育培训

2015-07-08潘娟

重庆行政 2015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干部培训

潘娟

一、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从国家战略层面讲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自李克强总理提出以来席卷了包含教育在内的所有领域,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互联网+”不仅使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更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1]它实际上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链接一切的六大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教育进入了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被改变。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而是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带来了教育技术的革新,更引起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教育内容持续更新,教育方式不断变化,教育评价日益多元,翻转课堂、手机课堂、慕课、微课、弹幕教学、轻应用平台等都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互联网+”时代,教育除以往网络教育所具有的网络化、多媒体化、跨时空等特点外,其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数据化特点体现得更加明显,这四点也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努力改变的方向和目标。

(一)个性化。“因材施教”是无数教育家总结的经验,是教育的内涵和规律,互联网教育更是应该天然地支持个性化。“互联网+”时代,扁平化的知识拼图可以让学生按需学习,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切入和跳出,按需学习。记录学生学习的所有数据不再是难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能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然后根据数据调整教学内容、方法、资源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真正的“因材施教”有了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

(二)移动化。网络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移动互联网的形成为学习移动化提供了基础。智能手机、可穿戴数字设备的出现给移动学习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契机。移动客户端、手机课堂等,移动互联网,学生可以真正实现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学习。

(三)社会化。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在日前的智慧城市与智慧学习高层论坛上说,“教育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不仅是生理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是三观。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人的社会性一定要促使他通过同伴的交往和师生的交往,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人的生命意识需要同伴的交往、师生的交往才能习得,很难孤立地在网上获得。”“互联网+”让学习从每个个体化的学习行为变成群体化的分享,云平台出现以后,这种分享不仅可以面对面地在小组、班级中实现,也可以跨时空,在不同的学校、地区甚至国家实现,全球化学习共同体不再是梦想。

(四)数据化。“数据改善学习有三大核心要素: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教授迈尔·舍恩伯格和大数据发展评论员肯尼思·库克耶在《与大数据同行》一书中写道:“在未来,学习绝不会是按照一本给定的教科书、一门科目或课程,以同样顺序和步调进行,而将是有数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教师不再需要凭借主观判断选择最适合教学的书籍,大数据分析将指引他们选出最有效、支持进一步完善和私人定制的教材。” [2]借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把教学建立在精确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能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二、 “互联网+”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变革

“互联网+”带来的是教育思维的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使我们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发生深刻变革。

(一) 转变和深化教育培训理念

从某种层面上讲,“互联网+”更多是一种思维,一种精神,可以不断地开拓我们的视野和工作。“互联网+”,强调互联网思维方式,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始终围绕用户需求和体验进行设计,聆听用户反馈并实时做出回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在我们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中,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情境教学、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理念已经形成并有所实践,比如我们实施的2+X教学、两段式教学、行动学习法、学员大讲堂等,都在于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促进其主体作用的发挥。“互联网+”会进一步深化这些理念并落实到教育培训中。

(二) 拓展教育培训环境,构建“因材施教”的一体化培训平台

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多为面授,辅以网络平台自学。“互联网+”,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构建模拟情境,让学员沉浸其中并感受到自身在虚拟世界中的主动性,突破了被动的观察者的惯例,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参与虚拟世界的各种活动。虚拟现实的沉浸性取决于用户的感知系统,当虚拟世界给予用户多方位的感知刺激时,包括力觉、触觉、味觉、嗅觉甚至运动感知和身体感知等,便会引起用户的思维共鸣,造成心理沉浸,从而感觉到如同进入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这在一些无法复制的历史场景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中有良好作用。如我们可建立全景仿真教育与演练系统,针对培训内容开发的包含不同类型子系统的教育演练系统,由三维数字化图形软件和360度全自动机器人拍摄系统组成,结合初始调研数据,综合运用三维虚拟现实动态仿真技术、地理信息数据等,对要构建系统涉及的行业、区域等使用全自动360度全景相机拍摄保存现场全景图,运用三维软件进行三维搭建、运动仿真,对情境进行真实物理模拟,如现场绘图、三维重建和过程模拟等,拓展教育培训环境,丰富教育培训手段。

《2010~2020 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到201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备、资源共享、规范高效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我们的培训不再只局限于传统面授培训+网络自学,而可以借助互联网、各种移动终端,多渠道提供培训资源,创新“互联网+”时代的虚(虚拟的线上培训)实(现实的面授培训)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虚”有赖于构建一体化的网络培训平台,学员在不断变化,学习需求在不断变化,知识更迭迅速,技术更新日新月异,这个平台系统只有实现动态更新、实时维护才能满足培训需求;学员初始能力不同,为满足其个性化学习,平台要实现选择机制和个性化定制,提供不同层级的内容和策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 改革传统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除却党校、行政学院等的集训、调训,更多在于其个体的自主学习。手机、网页、微博微信公众号、APP、轻应用平台(如易企秀)等都丰富了学习、培训的方式方法,智能手机成为诸多运用的首选媒介,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更是断言,最终改变课堂的技术或许是手机。以下几个例子可以为我们思考“互联网+”改变传统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方式提供借鉴:

通过手机+二维码分享教学资源,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将要共享给学员的资料生成二维码,学员只需扫描一下就可各自阅读。如果是在线资源可以通过360浏览器或火狐浏览器生成,即在要分享的页面的地址栏右边会有一个生成二维码的图片,截取这个二维码图片放入课件中,学员通过扫描即可以阅读。如果是本机资源要分享,可借助二维码生成器(如草料二维码)把自己的课件、资料传递给学员。

通过微弹幕和问卷星辅助课堂互动,及时了解学员反馈信息,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弹幕教学即在上课的过程中,学员通过平板或手机,随时可发表疑问、提出看法,这些内容会即时显示在课件上,授课教师根据学员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同时问卷星还有测评功能,能及时统计学员的反馈数据。使用APP组织互动教学,APP教学丰富了学习资源的思路。中央党校推出的学习中国APP就是一款很好的应用。

(四) 促使教育培训资源深度整合与分享

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多以区域划分,各自为阵,资源重复建设多,优质资源少,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网络自学部分提供的资源有些效果不佳,有的不能满足学员需求,导致学员为了继续教育学时不得不走形式地学,却又学而无趣无用。“互联网+”时代的干部教育培训应该改变这种资源建设和运用方式。一是建立全国党校和行政学院系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整合已有优质资源,同时联合各省市分批开发通用培训资源和地方特色培训资源库;在资源形式上,要有选择性地充分运用各种新技术呈现资源,如运用多媒体技术、三维虚拟技术,以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方式,设计制作多样化线上线下资源,并向多个终端加强推广,提升传播效果,目前推出的学习中国APP就反响良好;制作网络课程、多媒体教材、微课等,将培训内容和资源立体化、形象化。二是引进地方高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的优质资源。三是运用好免费的在线课程资源,一些与地方院校通用性的课程如经济、法律、应急等可以运用已经开发好的慕课,相应平台有Coursera、好大学在线、网易公开课等,同时也可将我们的特色课程分享到慕课平台上。

(五) 大数据追踪分析教育培训效果,教学决策与学员评价有据可循

教育培训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干部的业务能力、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的培训是否有效,是否促进了干部的实际工作,提升了干部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这在以往大多通过定性考量的方式体现,且不能考量其中各因素的相关程度,如年龄、岗位、级别等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量的分析,继而辅助教学决策,也为干部成长历程提高精确的数据。首先,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数据库,给每个个体建立电子学档,记录每位干部的教育培训所有数据,这个数据库将伴随着干部的一生;其次,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教育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分析,例如分析其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等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分析培训对其工作的促进性;再次,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信息汇聚、信息集群推送、数据分析决策,进而改良教学,看不同层级不同行业部门干部的差异性,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优化,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为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参考。

教育技术学专家黎加厚教授认为,大数据改变了教学决策方式,教师对学员的学习活动指导,从事后补救走向动态预警式干预,教学也从经验型走向询证教学。同时,他认为,大数据不仅仅是在数据库里把学习记录下来,而是从课程出发,从教材开始,到学习活动设计,到学习过程,形成“互联网+”教学生态链。基于大数据,学员的形成性评价也不再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干部教育培训多以专题形式进行,一般一名教师一次课,在短短3小时内不可能对每位学员进行到位的评价,项目组的教师也只能对学员在该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班主任也不可能全程参与每位学员的学习过程,每位学员的培训历程不一定被完整记录,因此在以往形成性评价是比较困难的。电子档案袋、一体化培训平台、大数据让学员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落到实处。

当然,“互联网+”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比如给我们的教育管理、服务、监管部门等减轻了负担,在此不再赘述。尽管“互联网+”给干部教育培训带来了蓬勃生机,但在这种强有力的冲击下,也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对教师的挑战,“互联网+”,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活动设计、教学实施、学习评价等各方面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设计“互联网+”的教案、活动、课程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二是对学员的挑战,学员必须处理好技术与知识、碎片化学习与学习深度、开放培训生态下的信息污染与自我净化等多重矛盾。三是对整个干部教育培训生态的挑战。“互联网+”会解构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与体系,重构新的教育培训生态,这是一个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互联网+”都在逐步深刻地影响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成为进一步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的必然选择。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互联网的“加、减、乘、除”,更要发挥好其幂数效应。

参考文献:

[1] 学者热议:李克强提的“互联网+”是个啥概念?.人民网. [EB/OL]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305/c1007-266

44489.html.

[2]“互联网+”时代,教育什么样.人民日报. [J/OL]http://

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4/16/c_134155345.htm.

[3] 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 人民网.[J/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609/c40531-27124144.

html.

[4] 黄威威,崔伟. 构建“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学习时报. [J/OL]http://www.rmlt.com.cn/2015/0508/385743.shtml.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互联网+干部培训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