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医院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2015-07-08何晓明
何晓明
一、PDCA在医院管理中的意义
1972年美国最早提出危急值的概念,也成为紧急值或警告值[1],是指当临床实验室检测出结果的数值,代表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迅速进行有效治疗和干预,否则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目前危急值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检验科,已将放射、超声、心电图及病理等科室符合危急要求的检查结果归入到危急值范围。PDCA循环作为科学的工作程序,最早由美国的统计学家哈特提出,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带到日本,并广泛应用于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又称为“戴明环”[2]。PDCA是一种质量管理的模式,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这样一个顺序不断重复循环的质量管理。这种质量管理模式能够将复杂的质量管理标准化、程序化,从而使质量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目前这种管理模式在医院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在危急值管理上,根据实际工作,将PDCA循环分成四个部分: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本文拟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登记及处置管理,探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中临床检验危急值登记及处置管理的方法,以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二、PDCA在医院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一)PDCA目标制定
根据卫生部(现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政策法规等要求,尤其是等级医院评审标准[3]明确提出建立并实施危急值管理制度,为达到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及患者安全需要,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4]。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危急值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制定出来,并且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的方式将危急值管理的目标传达给危急值管理部门所有的管理者与员工。传达过程不仅要包括目标的内容,还需要将目标所反应的理念与要求一并传达。各个科室应当根据部门的总体目标制定符合本科室情况的具体目标,科室目标应当包括三项指标:执行危急值管理协议和规章制度目标、危急值政策培训目标、危急值管理目标。另外,目标的制定还要考虑考核的问题,目标的内容应当能够用数量指标或者质量指标描述出来,便于考核。制定的目标还应当具有可实现性。例如,在制定执行危急值协议和规章制度目标中,医师需要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核实,并且将住院号与病历核对并保存在一起。
(二)PDCA目标实施
医务人员是医院中危急值管理的主体,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对于危急值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医院中所有的一线义务人员都应当加入到医院危急值工作中,承担危急值管理中的责任。在危急值管理体系中,一般都是以院长作为总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作为主导,临床参与的目标管理模式;在科室层,科室主任对于科室危急值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护士长与危急值管理专管员监管为危急值管理领导小组,临床医务人员全员参与的危急值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危急值管理领导小组围绕本科室的危急值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组织各层次、各专项的危急值管理培训,向医务人员宣传危急值管理政策,从而保证危急值管理政策能够在所有的医务人员身上得到落实,还应当与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保证危急值管理的各项政策与规定都能够顺利实施。
在医院中,危急值管理部分需要将上级的指令传达下去,所以还要严格保证这个过程的准确性。成立PDCA管理小组,由质量与安全监督办公室(后称“质监处”)、医务处、科室质控小组组成。小组成员各司其责,明确职责分工,通过检查以最大限度发现危急值登记、处置制度中存在的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督查实施,促使危急值报告登记、处置质量持续改进。定于每月上旬检查本月危急值登记及处置执行情况,抽取医院检验科周末或节假日一天所有的危急值,检查检验科危急值登记本登记情况与临床科室的登记本进行对照比较。
(三)PDCA目标考核
医院的危急值管理部门应当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危急值管理质量的状况进行检查与考核,检查与考核的内容包括全院各相关科室的危急值培训、危急值管理政策及危急值管理协议的执行等目标完成情况。检查与考核人员需要对考核记过进行计算,以分数的形式纳入到危急值管理的目标中,对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书面的形式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以便对政策做出调整。检查不准确或不完善的地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组织实施,在改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及操作流程,最后达到标准化。同时,需要将危急值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时反馈上去。
(四)效果与体会
在医院危急值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主要目的是达到这四个具体效果:一是保证危急值管理的培训工作到位,使得一线的医务人员对于危急值管理政策也有一定的了解,保证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能够准确的了解危急值管理政策并且严格执行;二是明确目标,通过对管理目标的培训,让所有的医务人员对于危急值管理部门的目标有一定的了解,将危急值管理工作变成医院全体人员参与的行为,提高其控制行为,保证目标的实现;三是将考核工作与医疗质量工作结合起来,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四是让病患者和家属有更好的获得感和参与感,减少对危急值的恐慌,提升就医者与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促进医院的发展。
三、实例管理分析
下表是PDCA管理小组在2013年和2014年实施管理方法前后的质量对比:
通过PDCA循环法的应用,医院危急值登记、处置制度的落实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缺陷率明显下降,计划实施期间,没有因危急值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引起不满或纠纷。
通过对比,PDCA管理小组还深入查找出医院危急值管理的缺陷:
①漏登次数或项目:以临床科室更为多见。有的是漏登某例病人危急值,有的是漏登某项危急值;②登记内容不全(漏项):如报告时间、报告人、住院号、被通知医师等;③登记内容错误:如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报告日期、接报人工号与所在科室、名字不相符、检验科室登记时间与临床科室记录时间差距大等;④处理医嘱不及时:较多情况是属于科室对危急值概念理解不一致造成,检验科室纳入危急值范围而临床科室认为可以不作为危急值处理;⑤病程记录:漏记或结果记录不准确;可暂作观察无需紧急处理但无说明;记录不及时,甚至严重滞后;⑥科室范围不准确:门(急)诊检查病人得出的危急值,结果出来时病人可能已收入相应临床科室甚至离院,但检验科仍登记报告至门(急)诊,报告结果未能紧跟病人所至。
针对上述问题,并具体提出改进策略和目标:①改进登记流程;②加强反馈;③落实处罚,对当事人正式提出警告或处罚。
四、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在进行变革,而引进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医院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将PDCA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医院各项管理之中,营造医院人人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氛围是明智之举。PDCA是一项能够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保证医院危急值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DigheAS,RaoA,CoakleyAB,etaL.Analysisoflaboratorycriticalva-luereportingatalargeacademicmedicalceterl[J].AmJClin
Pathol,2006,125(5):758-764.
[2]陈倩云,石兵,韩江等.PDCA循环法在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2012,33(2):249-250.
[3]杨敬.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0.
[4]蔡秋妮,张娜,钟玲娟等.护理人员对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认知调查[J].护理学.2011,26(3):54-56.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