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山林女神》中的神话意象
2015-07-08翟莉燕红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翟莉燕红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项目呈现
H·D《山林女神》中的神话意象
⊙翟莉燕红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作为意象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之一,美国诗人H.D.(HildaDoolittle)擅长在诗中运用古希腊神话意象,给意象派诗歌增添了独特的古典韵味和神秘色彩,其诗作《山林女神》是意象派诗歌的经典作品,被誉为意象派诗歌的巅峰之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隐身于“山林女神”的形象之中,大海、树木、山岳、岩石全部都由山林女神这一神话意象统合在一起。本文从神话原型视角分析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探究原型意象给诗歌带来的神秘色彩和丰富意蕴,以揭示其思想、情感以及诗意之美。
山林女神神话意象原型批评
意象派诗歌作为第一个英美现代主义的诗歌流派,预示着现代派诗歌时代的到来。意象派诗歌本身没有鸿篇巨作,但在语言的精炼、意象和隐喻的革新方面,在韵律走向流动和不受羁绊方面,意象派诗歌都为英美现代派诗歌起了披荆斩棘的作用。①在意象派诗人中,H.D.的名气最大,且被认为最正宗、最符合意象派理论的各项标准。《山林女神》作为意象派诗歌的代表,其中的神话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神话色彩,本文将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分析诗中的意象,并对其神话意象内涵进行解读阐释。
一、意象派诗歌中的“神话”与“意象”
意象派(Imagists)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和高度凝练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以摆脱浪漫主义的伤感情调和无病呻吟,力求使诗歌具有艺术的凝练和客观性;文字要简洁,感情要含蓄,意象要鲜明具体;整个诗给人以雕塑感,线条明晰有力,坚实优美,同时又要兼有油画的浓郁色彩。埃兹拉·庞德对意象的定义最为精练:“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情感的复合体。”“正是这样一个‘复合体’的瞬间再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给人以摆脱时空的感觉;给人以突然成长的感觉,这是在阅读伟大的艺术品时所体验到的。”②庞德关于意象的第二次定义是:“意象并非一个意念,它是一个能量辐射的中心或者集束——我只能称之为漩涡。意念不断涌进、涌过、涌出这个漩涡。”这里庞德特别强调意象的一个新特点:即处于一种剧烈活动的状态。之后,他又补充道:“意象不仅仅是一个意念。意象是一个融合在一起的意念的漩涡或者集合,充满着能量。”这次,他把第二次描述意念激烈运动的措辞改为“充满着能量”③。
这种“充满着能量”与活力的意象只能来源于文化的最深处。希腊神话和《圣经》被并称为西方文学和艺术的两大渊源,孕育着丰富神话原型意象。文艺复兴以来,随着希腊文化的重新发掘,奇伟瑰丽的希腊神话重获新生,带给无数文人和艺术家不绝的灵感和创作激情。19世纪的西方学术界对神话的认识是以维柯的“诗性智慧”(Poeticwisdom)为代表,反映了浪漫主义幻想复归文学原点的需要。④与诗歌一样,神话是想象的创造,两者都是“诗性智慧”的产物。神话是古代人类用隐喻认识事物的特殊方式,是对现实的诗性解释。⑤按照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术语说来,艺术品是一个“自主情结”,其创作过程并不完全受作者自觉意识的控制,它归根结底不是反映作者的个人无意识的内容,而是根植于超个人的、更为深邃的“集体无意识”之中。自远古以来,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经验长期积累,“沉淀”在每个人的无意识深处,其内容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普遍的,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因而叫“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潜存于心理深处,永不会进入意识领域,于是它的存在只能从一些迹象上去推测;而神话、图腾以及不可理喻的梦境等往往包含人类心理经验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荣格认为它们就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并称之为“原型”,原型即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这些原型意象凝聚着人类从远古时代以来长期积累的巨大心理能量,其情感内容远比个人心理经验强烈、深刻得多,足以震撼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所以在我们见到艺术品中的原型时,会突然感到酣畅淋漓,欣喜若狂,象被排山倒海的力量席卷向前。这时,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人类,全人类的声音都在我们心中共鸣,这就是“伟大艺术的秘密”,也是艺术感染力的秘密所在。⑥
二、“山林女神”:穿越亘古岁月的神话意象
H.D.的这首《山林女神》完美地诠释了意象派的创作理念,以意象叠加的方式直接轰击读者的意识,创作出一种英语诗歌中前所未有的新境界,使读者耳目一新,产生崇敬仰慕之情。诗歌内容如下:
这首诗歌篇幅短小,全诗一共六行,算上题目只有27个字,其神奇的魅力从何而来?奥秘就在神话意象。读者要真正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就一定要进入诗人的意象,因为意象是整首诗的中心,诗歌的意义正是随着意象的延伸而展开。⑧“女神”是一个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运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形容那些生活中气质不凡,可望而不可即的女性。希腊女神却有着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意味,每一位女神都是美的象征,她们似乎一个比一个盛气凌人,可仔细思忖一下她们的故事,却多半都与感情有关。H.D这首诗歌的题目为Oread,即希腊神话中山林女神,也就是诗中最重要的神话意象。读者凭借“Oread”这个意象瞬间进入希腊的神话世界,可以说是神游千古。
乔纳森·卡勒(JonathanCuller)在讨论读诗的程式时,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说话者”(Speaker)或者是在诗中说话的“声音”(Voice),以便树立起“说话者”的形象。根据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名言,抒情诗就是听到的言语⑨,那么这首诗就是我们无意间听到的山林女神的言语。“Oread”这一标题帮我们构建了一个说话人的形象,即Oread(山林女神),她在一瞬间就把我们的想象带入到另一个时空,穿越到一个远古的时代,一个神话的世界。对神话世界的信仰也被称为“永恒哲学”⑩。神灵的存在不是抽象的,而总是跟一场风暴、一片海、一条河流或者一座山密不可分,同时也跟人类的强烈情绪密不可分,所有这些神灵似乎都可以在一瞬间就把凡俗的男女提升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存在层面,使他们以一种全新而超越的目光张望这个世界。这首短小精悍的诗歌以这位女神的名字为题,就是借助于诗歌这一古老的文学体裁,瞬间把人带入那奇异的“迷狂”的神话中,使我们在刹那间从日常事物超脱而进入神奇境界之中,倾听女神的语言。于是这个神话的意象就这样跨越了岁月的千山万水,把我们带入一个久违的神话的世界,与我们的心灵进行了沟通。读诗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成为一种体验,借助女神的威名,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偶然事件的混乱无序中超脱出来,进入到“超验”的体验中。当我们读着:“翻腾吧,大海——/扬起你尖顶的松树,/把你的障天密叶,/向岩石撞击,/你把岩石甩向我们,/用冷杉把我们淹没。”⑪这朴实无华的语言,在组合瞬间就充满了神奇魔力,使我们的生命强度瞬间超越了凡俗的平庸。因为在平庸的日常世界中,“大海”不会扬起“尖顶的松树”;“障天的密叶”不会“撞向”岩石;“岩石”不会“甩向”我们;“冷杉”也不会把我们“淹没”。诗歌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为我们的灵魂注入激越之情。她仿佛傲然地站在画面之外,从瞬息万变的大海波涛中看到了大气磅礴的松林和冷杉,而滔天碧绿的海浪正是应和着诗人那灵魂深处的心潮起伏。于是,自然风光便把古代神话与现代的精神连为一体,使这首富有现代气息的意象派诗歌平添一层神秘的色彩。
三、“大海”与“山林”的意象叠加
诗歌在第一句“翻腾吧,大海——”使用了“呼语法”,通过这种方法,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件,就将在诗歌中得以实现,就如同《西风颂》中,雪莱的说话人请求西风那样说出“哦,你吹舞我如波如叶如云吧”,诗歌中的这种表达通常意味着强烈的情感流溢,这种情感导致说话人的激情言语,试图请求非生命对象(即大海)服从说话人的愿望,从而使这种局面成为现实。这种“呼语法”成为诗歌中的一个仪式,诗歌的说话人以这种方法使自己超凡脱俗,呈现出其力量的形象,以此来建立其预言家的声音属性。⑫这首意象派的诗歌没有沿用浪漫主义诗歌中常见的语气夸张的抒情,而是通过借用了山林女神的意象,使我们阅读诗歌的过程犹如神灵附体,借女神之口说出魔咒一般语言。我们的灵魂正渴求着这一刹那的心醉神迷,感受到内心深处涌动的洪流波涛,并在一瞬间获得了灵魂飞升的欢欣。
这首诗主要描述的对象是大海。大海是诗中最重要的贯穿始终最为突出的意象,在对大海的描述中,诗人又别出机杼地在海涛中引入松树、冷杉的形象,因为这些形象直接与“山林女神”相联系,这样“山林松涛”与“大海的浪潮”合为一体,于是海浪的波涛成为“绿色的浪潮”。通过这种蒙太奇一般意象叠加的手法,其结果是一种融入、或者交融,使山岳、松树、冷杉与大海的形象叠加展现。大海浩瀚奔腾,势不可挡,而松树突兀挺拔,出云垂涧;⑬大海和松树交相辉映,气象万千,气势磅礴;海浪呼唤着松涛,松涛顺应着海浪,这“心潮逐浪”卷起层层“绿色”波涛,象征着人类的生命连绵不绝,奔涌向前。通过这样意象的叠加,诗人非常生动地诠释了意象派的创作原则:即把“意”与“象”的融为一体,成为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形象的结晶。此时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意象已经融为一体,这种情感来源于心灵的深处的欢乐、痛苦、情绪、激情,并震荡着的心灵的底层。在那些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中,奇妙地联系在一起,读者通过阅读让自己沉浸进去,使自己与之同一,直到最后,让那“让一池冷杉把我们淹没”。
四、自然与神话的意象并置叠加
海洋与海浪:西方国家主要靠海洋文明发展壮大,因此海洋这个原型意象在西方文学传统中有着鲜明和丰富特征。海浪的运动奔涌澎湃,像血液的搏动一样起伏冲击,本身就是个体生命的象征,成为“生命之流”。海洋还是一个神秘的所在,受到人们的顶礼崇拜,柯勒律治的《老水手之歌》中就如此吟唱大海,“海上没有一点风浪/海一声不响瞪着他的大眼睛/仰望着月亮”⑭。海洋也被认为是爱情的象征,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爱神阿佛洛狄忒就是从大海浪花里出生的,对她的崇拜多流行于海岛和港湾,因而别号又叫港湾女神,海岛女神等,也被认为是女海神。⑮可见,诗歌将海的意象与爱情联系在一起,有着深远的原型基因。把大海作为爱情的原型意象可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爱情观。她将坚贞的松林比作有着爱情意象的大海,并且让海浪翻腾、倾泻和淹没,可以看出诗人对美好的爱情的向往,渴望拥有轰轰烈烈而又坚贞不渝的爱情。H.D.早年与庞德订婚,由于家庭反对而解除婚约。1912年她与意象派诗人阿尔丁顿相遇并结婚,但到1937年他们离婚。可见现实中的诗人的感情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只有在诗歌中才能把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抒发出来。诗人将大海与自然界的松林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心中美好的情感可以如松涛一般自由,纯净。
山与岩石:在西方文学中传统中,一直到中世纪,山仍然是属神的世界,不可侵犯,不可攀登,一直到了但丁,才真正为了远眺景色而攀登高峰,他也许是自古以来这样做的第一人。⑯在远古的时代,石头因其迥异于人类的“他性”,为它带来了神圣感。那些早期的人类注视一块石头时,便能感悟其间渗透了最原始的生命存在需求的情感意味,石头成为最常见的“显圣物”⑰。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山”这个具体的字眼,却在这岩石中隐含了山的形象,与大海成为一对遥相呼应、相互交融的崇高意象。因为岩石是构成山岳的材料,表现了山林女神的坚定不移的精神气质,恰如希腊神话中山林女神奥利特,这位因受到天后赫拉的妒忌而失去的美妙歌喉的女神,因凝重而崇高,再现出山岳的气度和脱俗的风貌。
松树与冷杉:这首诗歌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松树与冷杉的意象。在欧洲,几乎所有的文明都认为人类最古老的圣所就是自然的森林,并且都崇拜树神。⑱在古代神话中,整个世界被描绘成一棵巨大的树支撑着,称为“宇宙之树”,它植根于世界之底,伸展至天堂之上。在《圣经》的《创世纪》中有树的原型:上帝建立了伊甸园,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以此表明树木和人类在鸿蒙原初时代就有密切的联系,树木应是自然界中人类最亲密的伙伴。⑲自然界中,一棵树饱受创伤的大树,历经岁月沧桑,但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进行自我复生,将凡俗男女无法拥有的奇妙生命力具象化,变为可见之奇迹。因此,生生不息和坚韧挺拔的树木是永不枯竭的生命力量的象征。四季常青松树、冷杉象征着永不枯竭的生命力,象征着永恒与不朽的生命,表达出诗人对这种强大的生命力以永恒不朽的赞美与追求。
这首诗虽然篇幅极为短小,却以独特的眼光重新观察了世界,通过运用神话意象与自然意象使我们体验了激越的感情,使我们的精神与神话和自然融为一体。由此,借助于神话意象和自然意象的融合,诗人为我们揭开宇宙与心灵之间的帷幕,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可以从茫茫尘世之中上跃升起来,将精神与情感伸张于无限开阔的宇宙空间,获得对生命与自然的审美体验。通过诉诸于这些具体而充满原型意味的饱满可感自然意象,诗人的心声得以表达出来,不是通过社会思考与历史回忆的抽象说明,也不是外在于自身的客观物象的单纯摹写,而是心与境相遇,物与我相契。这种意象不仅仅诉诸于视觉,也诉诸于听觉,以及种种生理与心理感觉,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切肤而钻心的内在感觉,给现实或记忆中的事物染上浓重的主观色彩,并赋予诗人的冥想以鲜活的可感性。
①⑧阮炜等.20世纪英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②塞尔登,拉曼.文学批评理论[M].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08—309.
③朱谷强,刘筱华.埃兹拉·庞德对李白诗歌的西化[J].外国语文,2010(12):35—39.
④叶舒宪.神话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9.
⑤⑥张龙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53—54,59—61.
⑦黄宗英.英美诗歌名篇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15.
⑨⑫⑰卡勒,乔纳森.文学理论入门[M].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79,81,19.
⑩阿姆斯特朗,凯伦.神话简史[M].胡亚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5—6.
⑪⑬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⑭梁实秋译注.英国文学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171.
⑮库恩.希腊神话[M].朱志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28.
⑯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5.(引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94.)
⑱弗雷.王培基等译.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0.
⑲帕克·维多利亚.圣经故事[M].王之光,胡维佳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4.
作者:翟莉,硕士,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燕洪菲,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名称:对杜利特尔·希尔达诗歌中原型意象的研究,项目编号:14CX0605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