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要多一些史实,少一些结论
2015-07-07孔华明
孔华明
摘要:本文从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入手,阐述教师授课时应从史实出发,分析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中国为什么会战败等问题,以帮助学生真正、正确地认识鸦片战争。要让学生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而不是从教师口中或课本中找出现成的结论。
关键词:鸦片战争;细节;史实;结论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72-1
现今的历史教学一直存在着两个困惑:一是历史教师怎样去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二是中学历史课堂传递给学生怎样的知识和“信息”。新课改后我们常常提到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等等问题,然而2007年来这方面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只不过把教学目标换成了三维目标;把“使学生”改为“学生要”的字眼等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只玩了文字游戏,只是换汤不换药。
下面笔者以《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不去“坑害”学生。
一、透过细节看鸦片战争
受学时和教材篇幅的限制,中学历史教材对历史的叙述大多比较概括、简练。这虽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容量,但这样做也抽取了历史中最丰富、最鲜活的东西——历史的“血”与“肉”,只剩下一堆干枯的历史“骨架”,嚼之无味。
受教材这种“特色”的影响,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成了“骨架”,一节课充斥着大量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惟独缺少了丰富的史实、丰满的人物。
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史实说话。一切重大的历史现象都是由无数的具体史实构成的,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关注历史的细节,才能触摸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更好地理解历史。
在《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教学中,从历史的细节入手,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前中外差异,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鸦片战争,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1.从“两份国书”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受命出使中国,向乾隆皇帝递交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一封信;乾隆皇帝也给英王乔治三世回了信。阅读和分析这两封信函,可以看出中英两国的不同。
2.从“两张礼单”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马嘎尔尼出使中国,带来了英国国王送给乾隆皇帝的礼品: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地球仪、铜炮、火枪等;乾隆皇帝也给英国国王回赠了大量的礼品,如丝绸、宣纸等。观察“两张礼单”的内容,可以看出中英两国的不同。
3.从“对世界的认识”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夜郎自大,对世界一无所知,也不愿意去了解世界。反倒是英国人,伴随着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对中国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通过一个个细节,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可触摸的历史,一点一点的推动和深化学生对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理解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
二、思考历史,摘下有色眼镜看鸦片战争
1.对于“侵略”的思考。
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是,不能把英国的一切要求都不加区分的归结为“侵略”。
鸦片战争前,英国希望发展、扩大和中国的贸易,这是工业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则不需要这种贸易。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不能把英国的一切贸易要求都斥之为侵略要求。
2.关于国门被打开。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特别是到了满清政府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更加突出。而这时世界正在不断发展,特别是欧洲经济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差距拉得更大。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的国门时,采用了“鸦片”和“大炮”这两种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国的封闭的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随着中国的国门逐步被打开,一些外国的文明与技术,特别是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
在鸦片战争教学中,如果只盯住“侵略”二字,对一切问题、现象的分析、判断都从这两个字出发,这是一种思想的偏执,这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这样教历史,学生可能就只记住了两个字:“仇恨”,这恐怕不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今天的中国已经走上民族振兴的道路,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我们完全准备好了吗?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完全了解吗?如果能从鸦片战争的学习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鸦片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古老的封建制度在的中国的瓦解。
所以“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学生对历史的体会就会更深刻一些、更理性一些,也就不会被“坑害”了。
为了历史的尊严,为了历史教育的目的,一定要“多讲一些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