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如何讲出诗味

2015-07-07张友菊

关键词:诗味古诗教学小学

张友菊

【摘要】 古诗教学一直是大部分教师的软肋,想教好难以教出诗味,想创新又囿于现实,于是在满足考试指挥棒要求的现实中游走,形成古诗教学的模式:初读释意——解词释句——体会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把古诗作为任务完成了,但古诗的蕴味荡然无存,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近年来,研究古诗教学的声音多了,出现有个性的古诗教学风格,但就“古诗教学如何讲出诗味”这个问题,仍是大家努力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 古诗教学 诗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70-01

0

古诗教学要有诗味,关键在于“讲”“读”和“赏”。

“讲”,首先要摒弃“教”古诗的概念,取而代之以“讲”古诗。这反映在教学中是观念的转化,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古诗,师生关系是“你教我学”;“讲”古诗,师生关系是对等的,可互动的。其次,“讲”古诗的深层含义在于:教师成为作者,以散文化、生活化的语言对古诗进行精炼的讲解。我们常说写文章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讲古诗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理解古诗,又怎能让学生被诗中的情所感动呢?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马空《诗品含蓄》)的意味呢?教师化身为作者绘声绘色地描述,勾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主动地感悟诗意。如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孟浩然的《春晓》,诗句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可用如下的语言讲解:

春天的早晨,一如这几天的早晨,我起得比往日都晚。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我平时可不是这么晚起床的呀,正奇怪呢,就听到远近的雀鸟今早叫得特别欢,这时才猛地想起,昨天晚上夜雨不断。从床上坐起来,听着雀鸟的吵闹,心里不觉想:昨晚的夜雨打落了庭院中多少花呀?

讲到这里,诗的概貌大致出来了。虽没看见满庭落樱,但对落花的叹息也适当地点出。这样讲把古诗由抽象变为具体。教师的讲不是逐词逐句地翻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诗意是在逐句翻译中缺失的。

曾听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长相思》一课,王老师用散文诗化的语言把自己融入到词中,与作者纳兰性德融为一体,用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引入词中与作者对话。在想象上阙的意境这一环节,王老师用了想象写情的做法,并用引读的方式深化感情,此处摘录一节:

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有的只是——

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学生朗读上阙)

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学生朗读上阙)

这样的课堂上,没有过多的解释,教师创设让学生对话、思维的情境,用语言渲染,构成了诗意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上,诗词的意思不知不觉中在讲、读中解决,你能说学生不懂诗的意思吗?你还怀疑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话把诗意讲出来吗?

其次,体会诗味的关键是读。“讲”是为了更好地“读”,“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讲”。《课程标准》(P17)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读”在古诗课堂中有重要作用。但怎样读才更有诗味呢?

诗词的朗读应有层进的梯度:1.初读——正音、正字,做到读得字正腔圆。2.理解地读。在教师的讲解辅助下,加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感受到情感朗读。3.有节奏有感情地读。读诗重在节奏,读出诗的音韵节奏,感受诗的韵律变化,对作者的感情变化才能体会更深。

如何才能做到读出节奏,感受韵律变化从而读出诗味呢?诗的音韵节奏从声调的高低变化体现出来的,声调的变化反映作者感情的变化。古诗用词平、仄相连,有音韵的跌宕、错落之感。粤语有比现代的普通话更丰富的声调,还保存着古代声韵的原貌,所以在古诗的教学中,有些诗在朗读过程中还可以引入用粤语读诗,体会作者用词的节奏美。如柳宗元诗《江雪》,诗用仄声韵,三个入韵的仄声字“绝、灭、雪”在粤语中读得短促、有力,配合诗句,更显出诗的意境。“千山鸟飞”是轻松悠然的,但加入“绝”字就使这种悠然之情嘎然而止。“万径人踪”“独钓寒江”句都是如此。而本诗正是由“鸟飞绝、人踪灭”来反映一种孤独、寂寞的境界,并用“渔翁独钓寒江”的意象来反映一种傲然、顽强、坚持的精神。用粤语读出节奏声调的起伏非常明显。难怪有学者说“唐诗的旋律是依靠平仄来支撑的。聪明的唐代诗人,为了更丰满地传达自己的生命体验,总是要把平仄安排得抑扬顿挫,使之恰好和他的情感活动模式相一致。而使用粤语朗读,则显然更能接近唐诗平仄安排的原味”。

再次,让学生学会赏析。从欣赏的角度去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审美的享受和体验。欣赏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因而对学生的期望不能定位过高。从让学生据诗画画,到查资料谈对诗的理解,都可以构成学生对文字、对文本的鉴赏。有了这样的过程,诗所描绘的意境会更深入人心。当生活中有类似情感时,可信手拈来恰当引用。

本文把古诗教学中的“讲”“读”“赏”抽离出来单独谈,其实这些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作用的。因诗的形式和承载物不同,决定了可以通过读去感受、理解,诗所承载的是情而不是理,也决定了我们能抓“情”赏析感悟。

[ 参 考 文 献 ]

[1]《全国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观摩研讨会会务指南》P20.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P1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7月第1版.

[3]《唐诗粤韵之美》(余福智)P5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出版发行.

猜你喜欢

诗味古诗教学小学
诗歌翻译时对诗味的理解与表达
美哉侗都 诗味乡愁
诗歌教学要教出“诗味”来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