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培养
2015-07-07胡归
胡归
摘要:高中学生在做物理题时往往会出现各种错误情况,如何避免这些错误情况的发生?本文给出了几点培养高中物理审题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审题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26-1
学生在做物理题时往往出现这些情况,有的题目读了多遍,仍对题目无从下手;有的不能正确应用相关的知识去处理题目;有的对题目中的关系理不清;有的对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挖掘不够等等,特别是近几年高考中增加了和生产、生活、科技等相联系的题目,这些题题干一般较长,要求运用知识处理的能力较高,考生要能较好完成,必须做好审题与分析。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对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能够独立地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的联系;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给的问题。根据考试说明要求对于物理学科内综合题的处理应做好:审清题意,突出状态,分析过程,运用规律,优化方法,规范步骤。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要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还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本文根据本人的教学经历谈一点看法,恳请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含严肃认真、全面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审题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离开各种能力的培养,审题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状态,克服慌乱、畏惧的心理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家长、亲人对学生期望很高,这些殷切希望未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却变为学生的负担与压力,成为心理发展的阻力,另一方面,物理课本身就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教师若不及时变换教学方式,不研究学情,而一味地讲,一味地练,一味地考试,那么有趣的课程也使学生的兴趣会慢慢变淡;空间想象不到位,数学推理、计算不熟练,都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与热情;再加上现在教学中一次次考试、测验,对学生打击很大,分数左右学生情绪变化,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与失意,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物理课学习的活动状态、活动效率与效果,因此,重视对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也是审题能力培养一个方面。
二、对概念理解肤浅或理解偏差,根据错误的生活经验分析具体的物理现象是造成审题偏差的重要原因
高中学生已经从生活中和初中的物理课中接触了大量的物理现象,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些生活经验是正确的,是我们建立物理概念的基础,有些生活经验是错误的。而错误的生活经验往往会导致他们的思维障碍。如:生活经验告诉学生“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会使学生产生滑动摩擦力和运动方向始终相反的错误结论。又如:生活经验告诉学生“手握瓶的力越大,瓶越不容易掉下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手的握力有关”的错误观点。
物理概念既是对自然界物体运动规律认识的高度总结,又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对物理概念的内涵模糊不清,未能抓住其本质的特点加以认识,这也是学生审题困难的一大原因。学生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在运用物理概念进行物理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乱套公式、张冠李戴、思维混乱等。若理解深刻,把握准确,则有时解题会方便很多。
三、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掌握分析问题方法
学生极易按照习惯的思考方法处理问题,往往会使人陷入思维功能僵化,处理问题绝对模式化的困境。在高中讲了功的表达式W=FScosθ后若问“一个人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推一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走完一周后,推力做了多少功?许多学生马上回答做功为零。因为沿圆周一周位移为零。再联系W=Fscosθ所以做功必为零,忽视了F是变力这一重要因素。因此,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1.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
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那些斜述性语言中有些就是“关键词语”,能否准确地发现并理解关键词语,并作标注,是审题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
2.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隐含条件的挖掘能力
有很大一部分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对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的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被隐藏的可能是研究对象,也可能是变化方向、初始条件、变化过程中的多种情况、发生突变的拐点等等。要认真地审题,在确定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状态变化过程,选择运用规律等各个过程中,都要仔细思考除了明确给出的条件以外,是否还隐含着更多的条件,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题意。
3.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干扰因素的排除能力
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并不都是解题所必须的,有些正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出,题目就能迅速准确地得到解答。准确地发现哪些是与解题有关的条件,哪些是干扰因素,需要对物理概念、规律有较深刻的理解。因此,设置干扰因素是考查理解能力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近年来经常被高考命题专家们采用,从而排除干扰因素的能力也就成为审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