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烫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肢体疼痛的护理

2015-07-07孙彩娟黄佩娟张冠容李学连关观梅黄秋鸣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7期
关键词:压豆耳穴股骨

孙彩娟,黄佩娟,张冠容,李学连,关观梅,黄秋鸣

(阳江市中医医院骨三科,广东529500)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烫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肢体疼痛的护理

孙彩娟,黄佩娟,张冠容,李学连,关观梅,黄秋鸣

(阳江市中医医院骨三科,广东529500)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肢体疼痛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烫熨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住院号末尾奇、偶数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入院当天予耳穴压豆(髋关节、肝、肾、神门等耳穴),第2天予中药四子散对肢体疼痛处进行烫熨,每天2次,每次20 min,共7 d。比较两组患者肢体疼痛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7天肢体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烫熨能缓解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肢体疼痛,疗效确切。

股骨骨折;骨折愈合;髋骨折;疼痛;耳穴贴压;熨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最常见骨折之一[1],占髋部骨折的31%~51%[2]。疼痛是骨折患者常见问题,是骨折患者共有、首发症状[3]。临床中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很差,稍一翻动就感疼痛剧烈,患者因疼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炼或拒绝翻身导致压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关节僵硬、睡眠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给护理带来挑战,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耳穴压豆与中药烫熨能避免镇痛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耳穴被刺激时,机体制造内啡肽的能力增加,内啡肽作用于脑啡肽受体达到镇痛作用。本院骨科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烫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肢体疼痛,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骨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纳入标准:(1)经X射线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闭合性骨折;(2)年龄25~90岁,本人知情同意;(3)根据数字疼痛评分法评分3分及以上。排除标准:具有以下任意一项者。(1)严重心脏病、脑血管意外、周围血管疾病及精神病患者;(2)合并感染、骨髓炎、骨结核及恶性肿瘤者;(3)耳郭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患肢疼痛处皮肤受损者;(4)不愿配合的患者、妊娠期妇女;(5)已服用镇痛药或已采用其他镇痛方法患者。按照住院号末尾奇、偶数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75.47±5.66)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75.8±5.9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如病情观察、牵引固定、抬高患肢及摆放功能位、讲解注意事项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烫熨法治疗。耳穴压豆:在患者入院后1 h由受过专业中医操作培训的护士遵医嘱用探棒选取耳郭上主穴髋关节、肝、肾三穴,配穴选神门穴,用直径1.5 mm大小王不留行籽置于0.5 cm×0.5 cm的胶布中央,取75%乙醇消毒患者耳郭表面待干,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贴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4次,食指、拇指指尖垂直按压,至有沉重胀痛感时,持续按压20 s,停歇10 s,再按20s,每次如此持续4个循环,每耳持续3 d[4],3 d后更换另一耳朵。中药烫熨法[5]:患者入院后第2天,遵医嘱采用中药四子散即莱菔子60 g、白芥子60 g、苏子60 g、吴茱萸30 g中草药混合加热至60~70℃时置小布袋中对肢体疼痛处进行来回烫熨,注意防烫伤,每天2次,每次20 min,共7 d。

1.2.2 疗效评价标准 由责任护士于入院时,第2、3、7天治疗前后根据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价患者肢体疼痛程度[6]。以数字1~10表示疼痛的严重程度,0代表无痛,10代表最痛,患者选择1个数字来代表患者自觉感受疼痛的程度,护士记录患者当天疼痛最严重的分数。根据疼痛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显效: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仍有轻度疼痛,但可忍受;无效:疼痛不见明显减轻且需使用止痛药。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7天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s,分)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入院时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住院第7天t P 1.5±1.0 2.3±1.0 3.617 0 0.001 0 30 30 --7.4±0.7 7.2±0.6 2.871 2 0.004 1 5.5±0.9 6.1±0.6 4.343 1 0.001 2 4.0±0.6 5.5±0.5 4.552 6 0.002 7

2.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3 讨 论

3.1 耳穴压豆治疗疼痛的机制 耳穴压豆为一种应用中医学理论非药物性镇痛方法,具有自控镇痛的效果[7]。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故人体骨折后肢体疼痛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部相应的点上,通过股骨粗隆部位取主穴髋关节穴,加之“肾主骨、肝主筋”的原理选肝、肾两穴,同时神门具有镇静、镇痛、安眠作用,故配穴宜选神门穴等耳穴进行压豆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安神止痛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耳穴被刺激时,机体制造内啡肽的能力增加,内啡肽作用于脑啡肽受体达到镇痛的目的;同时耳穴的刺激冲动传到相应的中枢神经部位后,与疼痛部位传来的冲动相互作用使疼痛减轻[8]。本研究中,观察组耳穴压豆治疗没有发现不良反应,且对少数兼有胃脘不适、恶心呕吐等骨折患者,耳穴压豆后也有效。

3.2 中药烫熨治疗疼痛的机制 中医学认为,骨折后筋脉受损,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淤积不散而致肢体肿胀,肿胀不消,经脉受阻,气滞血淤,营卫不和,发为肿痛[9]。中药由紫苏子、白芥子、吴茱萸、莱菔子4种药物组成,紫苏子性辛温;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莱菔子外用具有透皮、行气消胀之功效[10]。因此,将4种中草药混合加热后热熨肢体疼痛处,利用温热之力,将药性通过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达到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等作用,这种治疗操作方法,通过中药外治大大降低患者因使用口服止痛药对机体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骨折后肢体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轻,且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烫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肢体疼痛是一种有效、经济、方便、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周健,季卫平,杨力峰.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04,9(5):303-305.

[2]唐新文,王俊鸿,陈定启,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4):243-245.

[3]王苏琴,蔡淑萍.耳穴压豆配合中药湿敷治疗四肢骨折疼痛180例[J].福建中医药,2012,43(4):36-37

[4]邓宝贵,全小明,谭彩霞,等.电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人工全髋置换患者术后疼痛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12):58-59.

[5]张广清,彭刚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102.

[6]王宁华.疼痛定量评定的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38-2739.

[7]孙春红.耳穴贴压减轻膝关节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098-2099.

[8]管遵信.中国耳针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40-443.

[9]马民,陈利国.活血止痛散对骨折术后肿胀90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89.

[10]廖惠莲,陈敏玲,伍慧群.四子散热奄包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肢体肿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18):64-65.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7.050

B

1009-5519(2015)17-2681-02

2015-05-08)

孙彩娟(1977-),女,广东阳江人,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E-mail:scj3927682@163.com。

猜你喜欢

压豆耳穴股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