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头孢菌素所致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护理

2015-07-07郝思琴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7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尿素氮灌流

郝思琴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院血透中心,江苏南京 210000)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头孢菌素所致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护理

郝思琴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院血透中心,江苏南京 210000)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头孢菌素所致尿毒症脑病给予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头孢菌素所致尿毒症脑病患者30例,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针对性护理,观察治疗前后精神异常改善情况,头孢菌素清除情况,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改善情况,血清肌酐、尿素氮、钾、钠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中嗜睡、烦躁、定向障碍、神志不清等精神症状发生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Glasgow评分,血清肌酐、尿素氮、钾、钠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头孢菌素所致尿毒症脑病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减轻精神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肾透析;血液灌注;头孢菌素类;尿毒症;脑疾病

尿毒症脑病为肾病终末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为血液中的中分子毒物蓄积,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紊乱导致的脑内血液循环障碍等病理生理改变[1]。由于尿毒症患者易合并感染,需长期使用头孢菌素抗感染,使药物蓄积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从而易合并脑病。血液透析为目前治疗尿毒症脑病的可靠治疗方法之一,但对尿毒症脑病患者血液透析效果不佳[2]。血液灌流为近年来针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一种特殊透析治疗技术,可通过吸附型血液净化技术,增加中分子毒素的排泄[2]。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30例头孢菌素所致尿毒症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 41~72岁,平均(53.7±4.4)岁。尿毒症患者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失眠、抑郁、幻听、昏迷、嗜睡、抽搐、癫痫等症状。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他啶9例,头孢吡肟8例,头孢曲松5例,头孢哌酮4例,头孢噻肟4例。发病时间均为用药后7 d内。

1.1.2 排除标准 (1)脑血管等意外因素引起的病变;(2)发病前出现肌酐、尿素氮不稳定者;(3)有癫痫及神经病史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30例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具体方法参照文献[3]。

1.2.2 护理方法

1.2.2.1 一般护理 根据患者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情况进行护理。严密观察昏迷患者心率、呼吸、脉搏等变化。出现抽搐者应及时设立病床护栏,防止坠床,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静脉推注地西泮5~10 mg。谵妄状态患者给予妥善固定,防止患者出现自行拔管或中心静脉导管脱管等。意识清楚者应给予心理护理,消除不良心理,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1.2.2.2 血液灌流护理 灌流初期应密切注意由于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血压下降。因此,灌流过程中30~60min测量血压1次。加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中的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冲液由5%葡萄糖500 mL、含肝素10~15 mg/500 mL的生理盐水2 500 mL、含肝素100 mg的生理盐水500mL、不含肝素的生理盐水500 ml组成。先旋开灌流器两端的端帽排除灌流器内的保存液,使预冲液充满动脉管,连接灌流器动脉端,待预冲液充满灌流器后连接灌流器静脉端与血液回路静脉管,固定灌流器于支架上。用含肝素10~15 mg/500 mL的生理盐水自下而上预冲灌流器及管路,预冲过程中轻拍灌流器、管路以排尽管路及灌流器内气体,再用含肝素100 mg的生理盐水缓慢预冲,排除管路、灌流器中空气,使灌流器达充分肝素化,最后用无肝素的生理盐水冲入管路、灌流器,排除含有肝素的生理盐水,固定灌流器于支架上待引血上机。

1.2.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改善情况,血清肌酐、尿素氮、钾、钠改善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患者精神异常改善情况 治疗后30例患者中嗜睡、烦躁、定向障碍、神志不清等精神症状发生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患者精神异常改善情况(n=30)

2.2 治疗后患者Glasgow评分改善情况 治疗后患者Glasgow评分[(13.5±1.2)分]显著优于治疗前[(5.8±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2,P<0.05)。

2.3 治疗后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钾、钠改善情况

治疗后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钾、钠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钾、钠改善情况(±s,n=30)

表2 治疗后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钾、钠改善情况(±s,n=30)

时间 肌酐(μmol/L)尿素氮(mmol/L)钾钠(mmol/L) (mmol/L)治疗前治疗后t P 715.5±80.2 210.4±50.3 35.912<0.05 39.2±6.3 19.7±1.2 10.195<0.05 8.3±0.8 4.0±0.2 3.549<0.05 112.6±2.1 136.6±2.6 20.168<0.05

3 讨 论

头孢菌素为高效、低毒抗生素[4-5],几乎均经肾小球滤过从肾脏排泄[6]。肾衰竭及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在体内发生蓄积,高浓度时可透过血脑屏障,对脑细胞代谢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症状[7]。动物实验证实,头孢菌素对大脑具有明显激惹性,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惊厥、瘫痪、昏迷等,故肾衰竭患者需根据肾功能受损程度调整用药剂量,尽早给予血液净化,促进药物排泄。

尿毒症患者给予头孢菌素治疗后因药物排泄速率减慢,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分泌、排泄作用减弱,使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并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中枢递质氨基酸的合成、转运,抑制中枢神经细胞Na-K-ATP酶,从而引起嗜睡、烦躁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8]。尿毒症患者血脑屏障及脑通透性受到破坏,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率低,使游离药物浓度过高,蓄积于脑内导致尿毒症脑病。

本组患者出现头孢菌素性脑病后立即停用抗生素,并酌情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加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中的管理,加强尿毒症脑病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经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精神症状、Glasgow评分显著改善,血清肌酐、尿素氮、钾、钠水平显著下降,提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减轻精神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邓海燕.联合血液灌流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协同护理方法[J].当代医学,2014,20(31):112-113.

[2]田垭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8):2281-2282.

[3]阮启荣.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533-2534.

[4]李振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常见非合理用药[J].医学信息,2012,25(5):314.

[5]高淑慧,高建.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分析与临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0):29.

[6]闫启光.32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8):1220-1222.

[7]朱雯.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36-38.

[8]杨俊生,覃学勇,刘莉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18例尿毒症头孢菌素脑病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65-3266.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7.049

B

1009-5519(2015)17-2679-03

2015-06-24)

郝思琴(1969-),女,江苏南京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E-mail:haosiqin22@126.com。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尿素氮灌流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